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过来人谈在美国大学里的中国研究生

时间:2014-07-20 00:34:23      阅读:25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数据   问题   工作   时间   设计   学习   

每年都有很多中国学生出国读研。刚到美国的你是非常兴奋的,在bbs上描绘了一遍又一遍美国的蓝天白云,心中充满凌云壮志。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有种无形的东西,逐渐消耗着你的锐气。这种无形的东西,或许是学业的繁重,或许是导师的指导方式,或许是不理想的实验进度,也或许是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以至于入学一、两年后别人问起你美国生活如何时,你不再像刚出国那样眉飞色舞地说美国花好稻好,而是平淡地说,“就那样了”。在美国读研的中国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现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美国有几千所大学,中国留学生大多分布在前100名大学。听到“前100名”,你也许会不屑地想,“这么差的大学也去啊?”但请不要用中国“前100名”的概念去理解美国前100名大学。你也许不愿去中国第100名大学读研,但美国第100名大学倒能和中国前20名的大学比比呢。

在能授予博士学位的院系,哪怕助理教授都能带博士生。留学生一般不能在校外打工,只能当助教或助研。当助教就是给本科生带实验、上讨论课、批改作业、答疑、监考,工资是学校给的,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在导师实验室从事科研。当助研就是导师用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把你的劳动买下来,你不用给本科生上课,而专心科研。科研经费多的导师能让你长期做助研,而科研经费少的导师只能委屈你长期做助教,甚至因为科研经费少而无法买仪器药品。

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而要和导师长期占据的领域以及导师申请到科研经费的课题有关。这是因为,课题组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在导师长期占据的领域“耕作”容易获得好的“收成”。另外,导师申请到什么课题的经费,就要从事相关的研究,通过发表相关论文向分配经费的机构交差。至于具体的实验思路,有的导师让你在既定的科研方向上提出自己的设计,有的导师让你照着他的设计去完成。

美国的研究生是两极分化的。有的美国学生聪明绝顶,具有极大的原创性和探索性。别看他东摸摸、西摸摸,不象是在正儿八经地“设计论文”,但是厚积薄发,一发表就是个“大家伙”。这和美国人的基础教育有关: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课业负担不重,而更注重兴趣和创新。很多美国学生从小就会拆装电视机、修汽车。

但是美国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厉害的。你从国内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到了美国州立大学,而你的有些美国同学可能是从比这所州立大学更差的大学本科毕业的,他们基础不扎实,做实验没概念,需要漫长的训练和摸索才能有点提高。无论美国学生的质量如何,他们做实验不以发文章为导向,而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不能解释的现象,不是及时绕过这些“死胡同”,而是死死地重复实验、搞清楚为什么,哪怕最后得到的鸡肋数据并不能发文章。

中国留学生在这种氛围里,科研方法也被潜移默化。很多国内的学生做实验并不做完整,而是看到差不多够了就写文章,并号称“后续研究正在进行中,有待下回分解”,但过了很久都没看到他的后续报道。为了解释自己的实验现象,不是从实验证据出发推导,而是一笔带过地说“我们观测的现象和文献吻合”,但往往此现象非文献中的彼现象。

我的美国博导就不允许这么做,他总是说文献里的解释不一定对,得在自己的实验条件下重新做实验,得到自己的判断。于是,做实验不是“一笔带过”,到了数据“够了”就心急火燎地写论文,而是把研究不断深入。比如用红外光谱观测到了实验现象,觉得如果加上核磁共振和量子计算数据会更好,就从头学习核磁共振和量子计算,并把新学到的东西用在具体课题的研究中。这样做出的研究才上乘,但很耗时。再比如,一个研究表面化学的学生发现碘甲烷在金属表面能和氧反应生成甲醛,按照中国的科研方式,就可以写文章了。但国外的学生还会研究碘乙烷,看看能不能生成乙醛。如果也能生成乙醛,那么这个结果和碘甲烷生成甲醛类似,得两个工作合在一起,只发一篇论文。而如果生成了其它物质,这很有趣,他会继续就碘乙烷的表面转化开展详细研究。这还没完,他还会研究产生的甲醛、乙醛在金属上的转化,把几个工作的数据都斟酌好,上下左右都能兜得拢了,才把几篇论文投出去。

此外,他们不十分强调论文的数量,也不肤浅地把在高档次杂志上发表论文当作质量高,而是强调做了什么科研工作,对推动这个领域带来什么学术上的贡献。美国人很会吹牛。会吹的人,同行更能认识你的工作,对你有好的印象和评价。中国留学生如果在导师和同行面前不善于表达,会很吃亏。 免费留学评估表 免费移民评估表 免费签证评估表 留学关键词 博士毕业没有固定要求,导师说你能毕业,你就能毕业。一般是五、六年毕业,也有快的三年、慢的八年毕业的。有的学校要求发表一篇论文,有的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只要完成博士论文就行了。博士论文主要记录你在博士期间做了啥。当然,这不是事无巨细的“航海日志”,而是从学术的角度,形成有体系化的新发现和新观点。一般有个引言章节,一个实验方法章节,然后用几章篇幅介绍你在博士论文框架下的几个研究工作,最后一章是结束语。 博士论文不等于几篇科研论文的集合,得有系统性。并且有些边角料数据不能写进科研论文的,倒能写进博士论文,比如初步尝试、为了采集数据而编的程序等。做好博士论文和发表科研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但不完全是这样。如果发的论文不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这就不组成不了好的博士论文。好的博士论文必须是系统的。

那么,在美国的研究生勤奋不勤奋?中国教育强调勤奋,记者报道科研工作者,老是说他每周工作近百小时,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一种宣传的思维定势。并且,中国人老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美国人。比如有些国内的老师常说美国的研究生干活很勤奋,灯火不熄,暑假里也不休息。但实际上美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大楼中央空调24小时开着,很多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晚上人走了都不关灯。一直等遇到了能源紧张和经济危机才有所收敛。 暑假里虽然有人干活,但实验室有中央空调,并且暑假里研究生干活可以拿几千美元工资。勤奋程度和大学和课题组的要求有关,有些导师要求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周末只能休息半天。即便你不愿这么做,你已经上了“贼船”,难道还打道回府不成?更何况组里其他人都很用功,别人一篇篇地出文章,无形中给你很大压力。

要问我对在美国读研的科研有什么总体感想,我想说虽然科研的结果都是发表论文,但美国科研和中国科研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并非以论文为导向急功近利地出文章确保毕业,而是以科研课题和完成博士论文作为导向,开展系统性、原创性的实验。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科研课题,从中领会科研的方法、思路,训练科研素质。中国留学生虽然基础相对扎实,但到了美国,在科研上并非个个突出。毕竟,本科考试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定能做好科研。虽然在美国得到系统的训练,自身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不乏有人因为发表论文少、没有在高档次杂志上发表论文而回国任教无门。这就像大浪淘沙一样,虽然残酷,但这是一种现实存在。 更令人害怕的是,如果你违抗导师的命令,毕业时就会因为得不到好的推荐信而找不到好工作。勤奋程度和学生自身也有关,我见过的韩国留学生都是极为勤奋的,但要说美国人干活特别勤奋,我不认为那是普遍现象。且不说公司里的美国人朝九晚五,就是在大学里,美国人干活也懒懒散散。大多留学生做“正常人”,每天十点钟在路上走着、带着饭盒去实验室的研究生不少。美国老板更强调效率和结果。我的博导总是说“不要让别人看到你的汗水”,他说无论实验多么难,花了多大精力,都不要显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似地强调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如果你表现出轻松地完成课题,别人更会觉得你聪明呢

过来人谈在美国大学里的中国研究生,布布扣,bubuko.com

过来人谈在美国大学里的中国研究生

标签:数据   问题   工作   时间   设计   学习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kungfupanda/p/385563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