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ppblog.com/cxiaojia/archive/2012/08/20/187776.html
我添加了一些内容,以充实整个算法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是二叉查找树的一个进化体,也是第一个引入平衡概念的二叉树。1962年,G.M. Adelson-Velsky 和 E.M. Landis发明了这棵树,所以它又叫AVL树。平衡二叉树要求对于每一个节点来说,它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不能超过1,如果插入或者删除一个节点使得高度之差大于1,就要进行节点之间的旋转,将二叉树重新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这个方案很好的解决了二叉查找树退化成链表的问题,把插入、查找、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都维持在O(logN)。但是频繁旋转会使插入和删除牺牲掉O(logN)左右的时间,不过相对二叉查找树来说,时间上稳定了很多。
平衡二叉树实现的大部分过程和二叉查找树是一样的(学平衡二叉树之前一定要会二叉查找树),区别就在于插入和删除之后要写一个旋转算法去维持平衡,维持平衡需要借助一个节点高度的属性。我参考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 C语言描述》写了一个C++版的代码。这本书的AVLTree讲的很好,不过没有很完整的去描述。我会一步一步的讲解如何写平衡二叉树,重点是平衡二叉树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旋转算法。
第一步:节点信息
相对于二叉查找树的节点来说,我们需要用一个属性表示二叉树的高度,目的是维护插入和删除过程中的旋转算法。代码如下:
//AVL树节点信息 template<class T> class TreeNode { public: TreeNode():lson(NULL),rson(NULL),freq(1),hgt(0){} T data;//值 int hgt;//以此节点为根的树的高度 unsigned int freq;//频率 TreeNode* lson;//指向左儿子的地址 TreeNode* rson;//指向右儿子的地址 };
第二步:平衡二叉树(AVL)类的声明
声明中的旋转函数将在后边的步骤中详解。代码如下:
//AVL树类的属性和方法声明 template<class T> class AVLTree { private: TreeNode<T>* root;//根节点 void insertpri(TreeNode<T>* &node, T x);//插入 TreeNode<T>* findpri(TreeNode<T>* node, T x);//查找 void insubtree(TreeNode<T>* node);//中序遍历 void Deletepri(TreeNode<T>* &node, T x);//删除 int height(TreeNode<T>* node);//求树的高度 void SingRotateLeft(TreeNode<T>* &k2);//左左情况下的旋转 void SingRotateRight(TreeNode<T>* &k2);//右右情况下的旋转 void DoubleRotateLR(TreeNode<T>* &k3);//左右情况下的旋转 void DoubleRotateRL(TreeNode<T>* &k3);//右左情况下的旋转 int Max(int cmpa,int cmpb);//求最大值 public: AVLTree():root(NULL){} void insert(T x);//插入接口 TreeNode<T>* find(T x);//查找接口 void Delete(T x);//删除接口 void traversal();//遍历接口 };
第三步:两个辅助方法
旋转算法需要借助于两个功能的辅助,一个是求树的高度,一个是求两个高度的最大值。这里规定,一棵空树的高度为-1,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树的高度为0,以后每多一层高度加1。为了解决指针NULL这种情况,写了一个求高度的函数,这个函数还是很有必要的。
代码如下:
//计算以节点为根的树的高度 template<class T> int AVLTree<T>::height(TreeNode<T>* node) { if(node!=NULL) return node->hgt; return -1; } //求最大值 template<class T> int AVLTree<T>::Max(int cmpa,int cmpb) { return cmpa>cmpb?cmpa:cmpb; }
第四步:旋转
对于一个平衡的节点,由于任意节点最多有两个儿子,因此高度不平衡时,此节点的两颗子树的高度差为2。容易看出,这种不平衡出现在下面四种情况:
(1)6节点的左子树3节点高度比右子树7节点大2,左子树3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大于右子树4节点,这种情况成为左左。
(2)6节点的左子树2节点高度比右子树7节点大2,左子树2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小于右子树4节点,这种情况成为左右。
(3)2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比右子树5节点小2,右子树5节点的左子树3节点高度大于右子树6节点,这种情况成为右左。
(4)2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比右子树4节点小2,右子树4节点的左子树3节点高度小于右子树6节点,这种情况成为右右。
从图2中可以看出,1和4两种情况是对称的,这两种情况的旋转算法是一致的,只需要经过一次旋转就可以达到目标,我们称之为单旋转。2和3两种情况也是对称的,这两种情况的旋转算法也是一致的,需要进行两次旋转,我们称之为双旋转。
第五步:单旋转
单旋转是针对于左左和右右这两种情况的解决方案,这两种情况是对称的,只要解决了左左这种情况,右右就很好办了。图3是左左情况的解决方案,节点k2不满足平衡特性,因为它的左子树k1比右子树Z深2层,而且k1子树中,更深的一层的是k1的左子树X子树,所以属于左左情况。
为使树恢复平衡,我们把k2(此处可能是作者笔误,应该为k1)变成这棵树的根节点,因为k2大于k1,把k2置于k1的右子树上,而原本在k1右子树的Y大于k1,小于k2,就把Y置于k2的左子树上,这样既满足了二叉查找树的性质,又满足了平衡二叉树的性质。
这样的操作只需要一部分指针改变,结果我们得到另外一颗二叉查找树,它是一棵AVL树,因为X向上一移动了一层,Y还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Z向下移动了一层。整棵树的新高度和之前没有在左子树上插入的高度相同,插入操作使得X高度长高了。因此,由于这颗子树高度没有变化,所以通往根节点的路径就不需要继续旋转了。
代码如下:
//左左情况下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 SingRotateLeft (TreeNode<T>* &k2) { TreeNode<T>* k1; k1=k2->lson; k2->lson=k1->rson; k1->rson=k2; k2->hgt=Max(height(k2->lson),height(k2->rson))+1; k1->hgt=Max(height(k1->lson),k2->hgt)+1; } //右右情况下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SingRotateRight(TreeNode<T>* &k2) { TreeNode<T>* k1; k1=k2->rson; k2->rson=k1->lson; k1->lson=k2; k2->hgt=Max(height(k2->lson),height(k2->rson))+1; k1->hgt=Max(height(k1->rson),k2->hgt)+1; }
(我觉得SingRotateLeft和SingRotateRight函数应该在结尾处添加:k2 = k1;)
第六步:双旋转
对于左右和右左这两种情况,单旋转不能使它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要经过两次旋转。双旋转是针对于这两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同样的,这样两种情况也是对称的,只要解决了左右这种情况,右左就很好办了。图4是左右情况的解决方案,节点k3不满足平衡特性,因为它的左子树k1比右子树Z(此处为作者笔误,应该为:右子树D)深2层,而且k1子树中,更深的一层的是k1的右子树k2子树,所以属于左右情况。
为使树恢复平衡,我们需要进行两步,第一步,把k1作为根,进行一次右右旋转,旋转之后就变成了左左情况,所以第二步再进行一次左左旋转,最后得到了一棵以k2为根的平衡二叉树树。
代码如下:
//左右情况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oubleRotateLR(TreeNode<T>* &k3) { SingRotateRight(k3->lson); SingRotateLeft(k3); } //右左情况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oubleRotateRL(TreeNode<T>* &k3) { SingRotateLeft(k3->rson); SingRotateRight(k3); }
第七步:插入
插入的方法和二叉查找树基本一样,区别是,插入完成后需要从插入的节点开始维护一个到根节点的路径,每经过一个节点都要维持树的平衡。维持树的平衡要根据高度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旋转算法。
代码如下:
//插入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insertpri(TreeNode<T>* &node,T x) { if(node==NULL)//如果节点为空,就在此节点处加入x信息 { node=new TreeNode<T>(); node->data=x; return; } if(node->data>x)//如果x小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插入x { insertpri(node->lson,x); if(2==height(node->lson)-height(node->rson)) if(x<node->lson->data) SingRotateLeft(node); else DoubleRotateLR(node); } else if(node->data<x)//如果x大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右子树中插入x { insertpri(node->rson,x); //如果高度之差为2的话就失去了平衡,需要旋转 if(2==height(node->rson)-height(node->lson)) if(x>node->rson->data) SingRotateRight(node); else DoubleRotateRL(node); } else ++(node->freq);//如果相等,就把频率加1 node->hgt=Max(height(node->lson),height(node->rson)); } //插入接口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insert(T x) { insertpri(root,x); }
(我觉得insertpri函数结尾处:node->hgt = Max(…),此处应该在Max(…)后加1:node->hgt = Max(…) + 1)
第八步:查找
和二叉查找树相比,查找方法没有变法,不过根据存储的特性,AVL树能维持在一个O(logN)的稳定的时间,而二叉查找树则相当不稳定。
代码如下:
//查找 template<class T> TreeNode<T>* AVLTree<T>::findpri(TreeNode<T>* node,T x) { if(node==NULL)//如果节点为空说明没找到,返回NULL { return NULL; } if(node->data>x)//如果x小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查找x { return findpri(node->lson,x); } else if(node->data<x)//如果x大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查找x { return findpri(node->rson,x); } else return node;//如果相等,就找到了此节点 } //查找接口 template<class T> TreeNode<T>* AVLTree<T>::find(T x) { return findpri(root,x); }
第九步:删除
删除的方法也和二叉查找树的一致,区别是,删除完成后,需要从删除节点的父亲开始向上维护树的平衡一直到根节点。
代码如下:
//删除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eletepri(TreeNode<T>* &node,T x) { if(node==NULL) return ;//没有找到值是x的节点 if(x < node->data) { //如果x小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删除x Deletepri(node->lson,x); if(2==height(node->rson)-height(node->lson)) if(node->rson->lson!=NULL&& (height(node->rson->lson)>height(node->rson->rson)) ) DoubleRotateRL(node); else SingRotateRight(node); } else if(x > node->data) { Deletepri(node->rson,x);//如果x大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右子树中删除x if(2==height(node->lson)-height(node->rson)) if(node->lson->rson!=NULL&& (height(node->lson->rson)>height(node->lson->lson) )) DoubleRotateLR(node); else SingRotateLeft(node); } else//如果相等,此节点就是要删除的节点 { if(node->lson&&node->rson)//此节点有两个儿子 { TreeNode<T>* temp=node->rson;//temp指向节点的右儿子 while(temp->lson!=NULL) temp=temp->lson;//找到右子树中值最小的节点 //把右子树中最小节点的值赋值给本节点 node->data=temp->data; node->freq=temp->freq; Deletepri(node->rson,temp->data);//删除右子树中最小值的节点 if(2==height(node->lson)-height(node->rson)) { if(node->lson->rson!=NULL&& (height(node->lson->rson)>height(node->lson->lson) )) DoubleRotateLR(node); else SingRotateLeft(node); } } else//此节点有1个或0个儿子 { TreeNode<T>* temp=node; if(node->lson==NULL)//有右儿子或者没有儿子 node=node->rson; else if(node->rson==NULL)//有左儿子 node=node->lson; delete(temp); temp=NULL; } } if(node==NULL) return; node->hgt=Max(height(node->lson),height(node->rson))+1; return; } //删除接口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elete(T x) { Deletepri(root,x); }
第十步:中序遍历
代码如下:
//中序遍历函数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insubtree(TreeNode<T>* node) { if(node==NULL) return; insubtree(node->lson);//先遍历左子树 cout<<node->data<<" ";//输出根节点 insubtree(node->rson);//再遍历右子树 } //中序遍历接口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traversal() { insubtree(root); }
第十一步:关于效率
此数据结构插入、查找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logN),但是插入和删除需要额外的旋转算法需要的时间,有时旋转过多也会影响效率。
关于递归和非递归。我用的是递归的方法进行插入,查找和删除,而非递归的方法一般来说要比递归的方法快很多,但是我感觉非递归的方法写出来会比较困难,所以我还是选择了递归的方法。
还有一种效率的问题是关于高度信息的存储,由于我们需要的仅仅是高度的差,不需要知道这棵树的高度,所以只需要使用两个二进制位就可以表示这个差。这样可以避免平衡因子的重复计算,可以稍微的加快一些速度,不过代码也丧失了相对简明性和清晰度。如果采用递归写法的话,这种微加速就更显得微乎其微了。
如果有哪些不对的或者不清晰的地方请指出,我会修改并加以完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ragonir/p/500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