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你出身平凡家庭;你毕业于普通大学;你没有田晓霞这样的妻子或者普京这样的丈夫;在权力、金钱乃至能力积累上,你才刚刚上路。你很年轻,你渴望成功,那么,"别人"凭什么帮你?
"别人"不是"自己人"
台湾心理学家黄光国在成名作《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情感性关系三类。
黄光国的理论模式(1988)如下图所示:
另一位本土心理学家杨中芳(2001)改进了黄光国的理论模式。她与杨宜音在系列研究中,注意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与"礼"是分离的。有时你知道按"礼"(面子)应该给某人"情"(人情),但心中并无这种"情"(人情)的存在。因此,杨中芳将黄光国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划分为"应有之情"(义务的、规范的情感,也称"人情")和"真有之情"(真正的、自发的情感,也称"感情")。理论架构体系如下表所示:
"别人"不帮你才正常。"别人"往往意味着:"工具性关系"(黄光国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或者"外人"(杨中芳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对于此类人际关系,仅需要采取"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双方完成交易即可。
让"别人"成为"自己人"
如何更好地让"别人"成为"自己人"?一些常见心理学原则可以归纳,比如:
相信世界上存在愿意帮助自己的"别人"。并且尽可能地让这些人群越来越有层次感、战斗力,最终构成一个完善的"人际金字塔"。
每一层各有多少人呢?你需要多少朋友?如果按照邓巴数字(Dunbar‘S Number),给出个具体答案,最顶层只有7人。那种你在机场遇到,不打招呼不好意思的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150人左右。如下图所示,这是根据人类学家邓巴研究给出的一个理论模型图。
求人办事,如果担心"丢面子",即使生活压得你踹不过气,还是不主动寻找"别人"的帮助,那么,你有可能总是在闷闷不乐、感慨怀才不遇,从此怨天尤人,认为世界上就是没人愿意帮助自己。当因为某些机遇,成功发家,这个时候,却颇为记恨那些当初没有帮你的"别人",那是"别人"的错还是你的错?
对"别人"持有善意
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善意和幸福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们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并拥有更多的幸福回忆。令人诧异的是,不仅仅是实际的助人举动,仅通过为期一周的对善举的记录,人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和感恩。(研究全文请参考附录1)
如果人性是趋乐避苦、追求积极体验而非消极体验,当他人的痛苦是我们忧伤的原因时,我们会努力去消除他们的痛苦、以便使自己感到好受一点。所以,伸出援手,会让自己更快乐。
同样,当我们能够预见自己做了什么后、他人可能产生的愉悦,这种想象中的属于他人的愉悦,在自己的内心中可能也能达到同样的强度。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主观想象的他人的愉悦(想象当你给别人一个惊喜时,就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样,快乐就加倍了(助人的快乐和想象中他人的快乐)。反之,当他人没有因我们的"善举"达到期待中的那般快乐时,这条规则也同样适用。(以上观点与实验来自咕咚对文章旧稿的评论)
小结
对"别人"持有善意,主动去帮助别人,在给"别人"变成自己"自己人"机会的时候,同时也给了一个让"自己"变成别人的"自己人"的机会,将让我们的"人际金字塔"更厚实,人生更幸福。
延伸阅读
通过上一篇文章"别人"凭什么要帮你?,你可以发现,本土心理学家尝试立足于中国文化,为你提供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思维框架。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杨中芳与杨宜音等的"外人"、"自己人",这些心理学术语是不是听上去格外亲切?希望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人际行为。
这篇文章为你介绍本土心理学的另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人的人际和谐与冲突模式。该理论由台湾本土心理学家黄囇莉在1996年左右提出,为第三代本土心理学家的代表性成果。
三种辩证观
现在,请让你跟随我回到中国高中政治课堂上。如果你的记忆力不错,你会背诵出有关辩证法的要点:
马克思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基本规律、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两个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形式;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然而,黄囇莉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梳理,发现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结构并不支持马克思的辩证观。她发现,世界上存在三种辩证观,
一种是以马克思哲学为代表的辩证观,可以将其称之为永恒进步辩证观(或称冲突辩证观)。如同高中政治课本所言,冲突永远客观存在,冲突促使人类进步——世界总是在朝更高更好地方向前进。
第二种则是以大乘佛学为代表的辩证观(或称超越辩证观)。和谐也好,冲突也好,都是世间的幻象,和谐与冲突并不存在,人类应从冲突中解脱出来以顿悟。
第三种则是以中国儒道为代表的和谐化辩证观。马克思认为,每一存在都有正、反两面,世界是沿着正、反、合、正、反、合的路径前进。和谐化辩证观则认为正也好、反也好,并不是对立的,正、反双方在本体上是平等、互补的,类似于中国阴阳的结构。同时,并不是矛盾或者冲突而是和谐化推动世界进步。
和谐化辩证观何以成为中国人的共同思维与共同价值观?根源有三:
(一)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亲缘关系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伦理本位的礼治思想。
(三)中央集权的政教体系产生了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和谐的虚虚实实
马克思的螺旋图也好,佛学的世间幻象也好,都不如"阴阳"更能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结构。从和谐化辩证观出发,黄囇莉认为,中国人的和谐存在"实"与"虚"两类。如同"阴阳"一样,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从而形成了两大类和谐类型:一类是实性和谐与实中带虚的和谐;另一类则是虚性和谐与虚中带实的和谐。
那么,什么是实性和谐?什么是虚性和谐?
"实性和谐"是指两人之间统合无间、和合如一的和谐状态。"实中带虚"的和谐则是指和谐中潜藏着可能导致不合的因素,不过当前这些不合因子尚未被交往的双方察觉或触动而已。
这些可能引起不合的因素可能是来自(1)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2)需求的未满足(3)个体的自主性受到抑制(4)自我主张未能得到表达。为了避免察觉或者触动不和因子,人们会采取种种和谐化机制来处理人际关系,避免从实性和谐转换为"虚性和谐",或者尝试将"虚中带实"的和谐转换为"实性和谐"。 "虚性和谐"则是表面上维持和谐,台面下却暗藏着不和。与实性和谐相比较,此时此刻,那些不和因子,已经被交往的双方察觉或者触发。身处此种和谐状态下的人们,会尝试使用各种和谐化方式,试图化解不和,将虚性和谐转换为"实中带虚"的和谐。当实在无法做出这种转换的努力,中国人则会尝试扩大自己对不和的忍耐,维持表面上的和谐。
同样,还存在纯粹的"虚性和谐"。这种和谐则是指,只在形式上维持表面和谐,台面下却暗自较劲,此时,台面上的和谐只是一种工具性或形式性,目的在于掩饰或有利于台面下的动作。或者是在等待更佳时机,来撕破脸皮,揭露双方不和的真相。一旦虚性和谐的平衡被打破,比如由虚性和谐朝实性和谐的转换不成功,或者内在斗争持续进行,不和突破底线,那么,双方就从虚性和谐这种内隐的、静态的冲突形成外显的、动态的冲突。
六种人际和谐类型
实性和谐分为三种,分别为"投契式和谐"、"亲和式和谐"、"合模式和谐"。这些实性和谐的共同特点是:关系中的双方是彼此信任、支持、相互接纳、主动付出。三类分别解释如下:
1、"投契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你觉得跟他(她)很投缘,跟他(她)在一起,感觉轻松自在没有压力,没有束缚,也没有负担,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有意气相投、相知相契的感觉。那么,你们双方就是"投契式和谐"。这种关系多见于朋友、同事等同辈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本真取向"——双方都以自然、真实的自我呈现,而且不论好坏,都可以彼此接纳、尊重。
2、"亲和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他(她)是你生命中最在意的人之一,你希望与他(她)的关系是长长久久、不要破裂,你愿意尽力为他(她)付出。虽然有点负担,但跟他(她)在一起,仍感觉很温馨、很甜蜜,颇有和乐融融之感。那么,你们双方就是"亲和式和谐"。这种关系多见于家人、夫妻等亲密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情意取向"——优先考虑对方的需要,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即使有所牺牲,也是心甘情愿。
3、"合模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他(她)跟你之间有明确的名份或角色关系,对于因此名分或者角色而带来的责任与义务,你们彼此有清楚的共识,并以此相处,以致两人配合良好,而且相处和顺。这种关系多见于同事、合伙人、上下级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顺适取向"——谨守双方角色边际,但也考虑到感情因素,以促使双方共事或者相处愉快。
同样,三种虚性和谐分别为"区隔式和谐"、"疏离式和谐"与"隐抑式和谐"。这些虚性和谐共同特点为:对对方缺乏信任,经常挟带防御之心与对方加以区分、隔离,且多以淡漠、消极、被动或拒斥对待。分别解释如下:
1、"区隔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你跟他(她)只有部分的交往,相处还算平和,至于其他部分则谈不上融洽。跟他(她)在一起时,你总是界限分明,对于不和或者容易引发冲突的部分,则尽量避开,不去碰触。这种关系多见于刚刚认识的人、上下级或者同事、合伙人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领域取向"——尽量把关系单纯化,不相干的事情则小心谨慎,不要去碰触。
2、"疏离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你实在无法认同他(她)的价值观,或者他(她)的为人处世、做事方式,你也难以苟同。跟他(她)在一起时,你总有不合或者不顺的感觉,所以你现在跟他(她)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敬而远之。这种关系多见于邻居、亲戚或者工作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形式取向"——只以基本的日常礼仪与对方交往,往往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保持淡淡的甚至貌合神离的关系。
3、"隐抑式和谐":
如果有一个人,他(她)实在不可理喻,经常误解与为难你,甚至做出伤害你的事情。你对他(她)也有很多不满或者抱怨,却只能忍隐下来。跟他(她)接触的时候,你总觉得非常不舒服,常常忍不住想发作,跟他(她)大吵一顿。这种关系多见于家人、工作关系或者上下级关系。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你与对方往往会采取"抑制取向"——总是要尽力压抑住对他(她)的气氛或不满,否则忍不住会顶他(她)、刺他(她)一下,或者吵架。
理解中国人的和谐的虚实转换及其类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如果你是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等肩负辅导使命的专业人士,"人际和谐与冲突动态模式"将有助于你理解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从而避免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陷阱;如果你是心理学爱好者,你可以尝试用它来思考一下婆媳关系、上下级关系的虚实转换,或许,你会发现一些新的思路,马克思的冲突论并不符合你我的文化基因——难道真的需要否定之否定吗?难道真的是矛盾才促使事务发展吗?
备注:由于篇幅原因,本文更多谈及的是中国人的和谐观,中国人的人际冲突机制及从和谐到冲突的转换,则尚未介绍。
延伸阅读:
1、黄囇莉.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囇莉、许诗淇 (2006):〈虚虚实实之间:婆媳关系的和谐化历程与转化机制〉,《本土心理学研究》,25期,3-45。
3、黄囇莉个人简介
Published: 05 Oct 2006
在评价中国人婚姻成功与否时,华人使用的评价体系不同于西方所使用的评价体系。目前,在西方婚恋理论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爱情的三元理论,将爱情分成激情、亲密与承诺三个成分,然后根据这三个成分的多少,将爱情划分为八个种类。
但是,一个普通中国人会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婚姻或者恋爱的成功与否呢?
昨晚,我以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身份,问及老爸老妈,让他们尝试评价若干对夫妻或者恋人。通过对他们的访谈,结合前些日子的研究积累,梳理出一个框架。
在这些访谈者的评价之中,很少牵涉到爱情的成份,几乎更多倾向于将婚恋理解为一个动态匹配、动态人际交互的过程。激情或者说浪漫在他们谈及婚恋时很少出现。"配不配"、"是不是自己人"是老爸老妈等访谈者经常使用的本土词汇。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宏观背景上来说,西方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供年轻人自愿认识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在不同年代、不同历史长流中,表现出为不同载体。比如,贯穿美国历史的志愿者组织、社区文化,往往成为美国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公共空间。
在中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供中国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公共空间。中国人的相互认识,更多通过"王婆"之类的"媒婆",通过女性们之间的"八卦",通过"相亲"之类的方式,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熟人"来相互认识的过程。由于这种"熟人"社会的特点,"熟人"直接作为婚恋的"中枢",因此,中国年轻之间的"婚恋"生活往往并不是从浪漫开始,而是一个将"外人"变为"自己人",最后变为"另一半"的人际互动过程。
在中国本土文化之中,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种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慢慢地采取"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理解策略,从自己所处的小圈子,逐步延伸到"差序格局"之外的圈子。这种衍生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但是也是很有力量的。美国年轻人在结婚之前交往的男女朋友的数量可能大于中国人的交往的男女朋友的数量。但是,中国人平均认识的男女朋友结婚的可能性或许大于美国年轻人。
外人
对于圈子之外的人,中国本土人往往将其称之为"外人",这就是中国人婚恋生活中的第一部曲。在"外人"阶段,父母、朋友等"自己人"教给年轻人所采取的婚恋应对策略往往是,"要防对方一手","人心隔肚皮"、"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具体到女性之上,则类似于"处女情结"、"贞节坊"之类的影响无处不在。中国古典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三言二拍"与"红楼梦"之中,多处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明。
用我爸爸妈妈的话来说,他们在评价某人婚姻失败时,会经常使用这种本土化词汇"外人"。爸爸妈妈会强调,"他们两个一点都不亲近,走在大街上,跟一对"外人"似的,很少有什么亲密关系。回到家中,也是"客客气气",很少"吵架"。
有时候,"吵架"对于中国婚恋生活来说,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元素。这种元素,反映到中国本土民俗心理之中,就是"小两口吵架,床头吵,床尾合"。因为有分歧,有争议,在深受中国本土文化熏陶的长辈们看来,这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对方不是"外人"。这也是解释中国式家庭暴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心理背景。
自己人
第二个阶段,则可以称之为"自己人"阶段。这种阶段,与西方婚恋理论所强调的纯粹的浪漫之爱或者说激情之爱也不一样。当通过各种互动,相互"装"的过程,使对方真正明白了"自己",也是自己真正明白"对方",此时此刻,婚恋双方就变为"自己人"了。
对于"自己人"与"外人",中国人会使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自己人",中国人往往会更强调"交心"、"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家里一本帐","好得就跟穿一条裤子似的"。婚恋中的AA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难解释,原因就在于此,都是"自己人"了,为什么还需要分开理财呢?那种"亲兄弟,明算账"的阶段,往往停留在"外人"阶段。
绝大多数在外人看来是模范婚姻的夫妻,他们都处在"自己人"阶段,即使由于性格、沟通方式、经济原因,小两口家庭内部会冲突,甚至有时是比较频繁的"吵架",但是他们的婚姻很难散伙。一旦"小两口"家庭碰到重要问题的时候,他们会立即团结起来,共同对外。比如,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情景是,当官的丈夫,在外包"二奶",在家庭内部,他们会非常猛烈地进行争吵。然而,当要对当官的丈夫进行"双规"的时候,这种情况,不少"官太太"会立即停止对丈夫的攻击,转而一致对外,去帮助丈夫隐瞒事实真相。
另一半
最后一个阶段,则可以称之为"另一半"阶段。这是中国式婚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本土评价一个人婚姻是否大成功的标志。老爸老妈在评价成功的婚姻、充满激情的婚姻、令人羡慕的婚姻的时候,他们会强调,他们夫妻两人好得就像"一半"跟"另一半"似的。
对于充满大男子主义的中国男性来说,某些狐朋狗友,也属于"自己人"的心理范畴。虽然说,这些"自己人"往往会在需要"患难见真情"的时候消失掉,但是至少在这些充满大男子主义的男性来说,"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也成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很少具备西式的"骑士精神"或者说真正对于女性尊重的"贵族精神"。
在一部长长的中国历史之中,从最早的战国时代到三国、到民国,多名在中国人心目中,符合"英雄"定义的中国男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对于刘备来说,小乔也好,大廖也好,虽然也属于"自己人"的心理范畴,但是同样的,关羽、诸葛亮、赵云等等,更属于"自己人"范畴。当面临同样属于"自己人"的心理决策的时候,究竟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类似的传奇故事,已经演绎了太多。我们只能说,他们的婚恋还不是最成功的婚恋,只能说是婚恋中的第二阶段。
当到了"另一半"的婚姻境界,此时此刻,对于双方来说,不存在"吵架"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一个螺旋式的循环。在"外人"阶段,因为双方共同利益如此之少,相互的自我卷入程度如此之低,吵不起来;而到了"自己人"阶段,则"吵架"是沟通方式的一种。也容易被中国本土主流社会规范认同,对于夫妻吵架这种事情,强调的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最后到了"另一半"的境界,则是不可能吵架了,谁忍心让自己的左手去打自己的右手呢?
类似于更爱江山还是跟爱美人的心理两难决策情景,也不存在了。因为江山也是需要跟自己的"另一半"来共享的。
这种"另一半"的婚姻境界,同样也受到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深深影响。我们很难去想象类似于西方影片中所宣传的激情之爱或者说浪漫之爱。中式的"另一半"的爱情方式,更多是一种中和的、平淡的、含蓄的、越久越真的爱情方式。卡门式的爱在中国很少存在。不少中国人内心深处向往的是类似于钱钟书与杨绛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历经坎坷,相濡以沫,然而到了老年,仍然是笑看红尘,平平静静写《我们仨》那种回顾往事的态度。
[No000061]"别人"凭什么要帮你?&理解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外人、自己人与另一半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ary/p/No00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