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比如dropbox,uDrop这类应用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发展状况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
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主要技术
MID就是(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其概念首先由因特尔提出。作为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的新产品形态,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
联网设备)瞄准的是那些想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访问互联网的消费者。与笔记本电脑相比,它有着4~6英寸大小,消费者能将它放在口袋里,尽管笔记本电脑正向着小型化发展,但7英寸的最小尺寸在移动性方面显然不能满足需求;而今天的手机受制于比较小的显示屏以及处理能力,无法提供最好的互联网体验:性能表现欠佳、互不兼容、通信不稳定等。 就在2008年北京举行的IDF上,英特尔将UMPC的概念进行了延展,将其扩展为UMPC/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s,移动互联网设备)两个分支。英特尔正构想着一个充满各种尖端设备的计算环境,包括UMPC、MID(移动互联网设备)。英特尔亚太区超移动部门总监黄承德表示,UMPC和MID的界定不在于硬件、规格和软件,而在于应用。他表示,UMPC强调的是全功能的小型随身计算机,面向移动商务人士;MID针对的则是一般的消费者。
而且,英特尔就与系统制造商成立了MID创新联盟,其中包括Asus、BenQ、Compal、Elektrobit、HTC、Inventec及Quanta。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这些公司已经在Menlow平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把产品推向市场上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从网络的角度来看,需要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宽带移动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EVDO,WCDMA等,随着以OFDM为核心的LTE技术的成熟及其商用,将会更好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终端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的支持,创新发展的智能终端技术将是丰富移动互联网应用,提升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黏性的重要手段。此外,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过程中还需要移动Web2.0 技术,移动业务实现的辅助技术,由于这两类技术对大众而言相对生疏,因此重点介绍如下:
(1)移动Web2.0 技术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从网络的角度来看,需要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宽带移动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EVDO,WCDMA等,随着以OFDM为核心的LTE技术的成熟及其商用,将会更好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终端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的支持,创新发展的智能终端技术将是丰富移动互联网应用,提升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黏性的重要手段。此外,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过程中还需要移动Web2.0 技术,移动业务实现的辅助技术,由于这两类技术对大众而言相对生疏,因此重点介绍如下:
Web2.0是目前互联网发展的主流技术,而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移动互联网则是基于移动Web2.0 技术。顾名思义,移动Web2.0 技术是在Web2.0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丰富互联网应用的移动 Ajax 技术,实现应用聚合的移动 Mashup 技术,支持桌面应用且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移动 Widget 技术和促进用户参与用户定制的WiKi技术。
(2)移动业务辅助技术
为了支持新型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面对移动网络无线资源稀缺,无线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应用技术,如移动视频与压缩技术、 移动定位与搜索技术等。
移动互联网支持的无线接入方式,根据覆盖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个域网(WPAN)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和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 WPAN主要用于家庭网络等个人区域网场合,以IEEE802.15为基础,被成为接入网的“附加以公里”。其中,蓝牙是目前最流行的WPAN技术,其典型通信距离为10m,带宽为3Mbit/s;其他技术,如超宽带(UWB)技术侧重于近距离高速传输;而Zigbee技术则专门用于短距离的低俗数据传输。
WLAN主要用于商务休闲和企业校园等网络环境,以IEEE802.11标准为基础,也就是众所周知的Wi-Fi网络,支持静止和低俗的移动。其中802.11g的覆盖范围约100m,带宽为54Mbit/s。Wi-Fi技术成熟,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已在机场、酒店、校园等公共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WMAN是一种新兴的适合于城域接入的技术,以IEEE802.16标准为基础,常被称为WiMax网络,支持中速移动,视距传输可达到50km,带宽可至70Mbit/s。WiMAX可以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动性,但在互联互通和大规模应用方面上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WWAN是指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如3G)实现互联网接入,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广、支持高速移动性、用户接入方便等优点。基站覆盖范围可达到7km,室内应用带宽可达到2Mbit/s,但在高速移动时仅支持384kbit/s的数据传输。目前三种主流3G制式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应用,其共同目标是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此外,现在以GPRS、EDGE等数据通信技术为代表的2.5G移动通信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WWAN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
企业对该技术的需求
去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开发人员需求量200多万,可实际从业者不到70万,估计今年整个互联网人才缺口在400万
■当务之急是让创业企业雇得起适用人才,挤出人才市场上薪资、头衔虚高、浮夸的泡沫
今年3月曾有一桩新闻:雅虎公司宣布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裁员350人。这则略带伤感的消息,却换来一个疯狂的后续——裁员消息发出两小时后,相应的微信群里一下子涌入300余家互联网企业和猎头公司,其中至少包括200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投资人。
“血拼”抢人才,在“互联网+”行业利好的大背景下,已经演变成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招不到人,也招不起人。”对大量互联网初创企业来说,这波互联网人才的“跳价行情”显得难以承受,却又不得不拼命去挖人。有专家表示,这个行业还太年轻,人才定价机制尚不完善,当务之急是挤出薪资、头衔虚高、浮夸的泡沫,让创业企业雇得起适用人才。
初创团队“招不起人”
“美美左右”是上海一家初创移动互联网企业,从事上门美容服务,目前正在洽谈天使轮融资。业务进入了正常轨道,可公司却面临着一大难题——招不到人,特别是技术人才。“一个今年刚毕业的实习生就要价7000元,而一个毕业三年、做过项目的技术开发员月薪在1.2万元左右,而且还不一定称职。”“美美左右”CEO刘界表示,“对于我们这种没有收入的初创型公司来说,要价太高了。”
“移动互联网行业存在大量人才缺口,高端人才尤其紧俏。”知名人力资源专家杨平英说,去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开发人员需求量200多万,可实际从业者不到70万,估计今年整个互联网人才缺口在400万。在卖方市场,企业招人成本直线上升。沪上一家进入B轮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目标人才锁定行业前5%的精英,“去年招从业五六年的后端软件工程师的价格,今年只能招到应届毕业生里的精英了。”
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HTML5尚未言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也许对HTML5很失望,并声称豪赌HTML5是Facebook犯下的最大错误。但是Zillow的首席执行官Spencer Rascoff认为:“移动的发展趋势是,App越来越多地扮演着移动网站的书签的角色。”未来原生应用用户粘性更高,未来依然有一席之地,但是移动web技术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二、移动支付无处不在。虽然NFC(近场通讯)支付方式尚未普及,但是那些能够与传统支付方式匹配的替代方案正在流行。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首席运营官Keith Rabois表示:“3500万美国人已经开始使用Square移动支付服务。如果从美国3.4亿总人口数中剔除11.1%未成年(无法支付)的人口,Square的渗透率还要更高。巧合的是,我在从机场到会场的出租车上就体验了一把Square,出租车司机通过他的Galaxy SIII完成了收费。”
三、视频将成为移动应用的主流。视频网站之父——youtube,如今有25%的内容被发送到移动设备上,随着移动宽带网络的不断普及,这个数字还在不断飙升。Youtube产品管理总监Shiva Rajaraman透露:在韩国,移动宽带普及率高达91%,Youtube的移动流量占到接近50%。种种迹象表明,移动宽带化、离线回放和更好的视频压缩技术都将是移动发展的趋势。
四、智能联网家居需要简单而有价值的方案。那些先行一步的数码发烧友的家中往往都堆满了数码设备、线材和错综复杂的网络协议、界面。“大多数消费者真的不想变成系统集成商,”摩托罗拉移动融合消费解决方案总经理Bill Brown表示:“关注那些即插即用,并且能相互无缝互操作的产品模块,而不是复杂的集中化的家庭服务器。”
五、移动开发者需要考虑软件的带宽开销。那些“吃流量”第三方应用将被省流量的应用取代。“你需要一个每加仑(汽油)跑50英里的app,而不是10英里”T-Mobile的首席技术官Neville Ray说道:“随着我们的移动软件功能越来越复杂,开发者需要克制对云端数据的过分依赖,可能的话甚至要照顾离线应用场景。”
原文地址:http://10973694.blog.51cto.com/10963694/17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