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n引入的传递性依赖机制,一方面大大简化和方便了依赖声明,另一方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关心项目的直接依赖是什么,而不用考虑这些直接依赖会引入什么传递性依赖。但有时候,当传递性依赖造成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清楚地知道该传递性依赖是从哪条依赖路径引入的。
例如,项目A有这样的依赖关系 : A-->B-->C-->X(1.0)、A-->D-->X(2.0),X是A的传递性依赖,但是两条依赖路径上有两个版 本的X,那么哪个X会被maven解析使用呢?两个版本都被解析显然是不对的,因为那会造成依赖重复,因此必须选择一个。maven依赖调解的第一原则:路径最近者优先。该例中X(1.0)的路径长度为3,而X(2.0)的路径长度为2,因此X(2.0)会被解析使用。
依赖调解第一原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这样的依赖关系:A-->B-->Y(1.0),A-->C-->Y(2.0),Y(1.0)和Y(2.0)的依赖路径长度是一样的,都为2。那么到底谁会被解析使用呢?在maven2.0.8及之前的版本中,这是不确定的,但是maven2.0.9开始,为了尽可能避免构建的不确定性,maven定义了依赖调解的第二原则:第一声明者优先。在依赖路径长度相等的前提下,在POM中依赖声明的顺序决定了谁会被解析使用。顺序最靠前的那个依赖优胜。
学习笔记——Maven 如何处理传递性依赖,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z0412/p/386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