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呢,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对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无论你是大一大二也好,无论你是大三大四也好。无论你以后是否读研也好,你始终都是要就业的。关于就业呢,首先要谈的是择业。
理想状态下,择业问题对于大部分毕业生而言归根结底就三个:1.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2. 从事高薪的工作 3.去名企。说白了就是情怀、钱和逼格。(最理想状态下,大家希望能找到满足这三的工作)我个人而言是倾向于前者。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于大学的专业呢,大家真的不必过分纠结。如果你不喜欢你自己的专业,真的没必要去坚持。有些人担心虽然专业不好,但大学期间也努力学习了,不想就这么丢掉。其实应该看开点。我们从下到大学了这么多知识,现在还能记住多少(尤其是高中知识)。那些知识学过了,就不算白学,它们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它们应有的使命就够了。当然了,如果你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么就更好了,努力去学就行了,最忌讳的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很多研究生这一现象尤甚,读研期间学的技术方向很屌,所以找工作的时候也非要找这一方向的。其实这样并不好。我认识一个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但是人家就是要找前端的工作,最后拿到了BAT某家前端的special offer。务实很重要。
当然了,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很多职业认识不清,甚至有很多职业都不知道。我有一些同学的打算就是找本专业相关工作,找不到就去找销售之类的工作,实在找不到工作去考个公务员,或者考个教师资格证当老师。其实单就计算机专业而言还是有很多职业方向的。最响当当的一个就是技术路线,俗称码农或程序员。同学们想到的首先是开发。开发又分为web开发,移动端开发或者前端,后台的开发等等。这个技术选型要早点确定,指望着在快找工作了再去确定,确实有些晚。开发路线这里我就不过多表述了。基本大家都了解。
除此之外关于技术路线还有两类:测试和运维。很多人都喜欢开发看不上测试,其实没必要这样。如果你的目标是去大公司工作,那么去大公司面试测试可能比面试开发通过率更高。不过很多人还是很有情怀的,宁折不弯。比如我一个学长当年在找工作的时候面的阿里的开发,最后阿里给了测试的offer。最后他就给拒了,然后在一个小公司做了个开发。当然我不是说人家选择就是错的了,很多时候不同人的价值观不同,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路线是最重要的。PS:女生找个测试的工作不错。再说运维这个工作,其实任务量也很繁重的。基本上你要熟悉Linux系统的使用和管理,shell和python脚本的编写,各类软件运行环境的搭建和部署,数据库也要了解。此外对硬件方面还有要求,比如对于网络系统结构(比如网络的拓扑结构)要有深刻理解,精通各种那个组网。对网线呀,交换机呀,路由器呀、硬盘呀这些设备要熟悉。感觉考个CCNA的证书比较贴合(个人之见)。我到大四了,才发现我们专业(网络工程)就教学内容而言更倾向于培养运维人才。。其他的技术岗位,比如算法相关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更适合研究生来搞。
除了技术路线外,互联网公司还有两大类岗位需求:产品和运营。以我个人对这两种岗位粗略的认识:产品岗主要是给产品构思功能(然后给开发提需求),不停地优化产品细节,增强用户体验。运营岗主要是利用各种手段增加用户数,比如策划线上活动,还包括线下的推广,比如地推。一般线下的运营人才都有强大的沟通谈判技巧。【不知道我对这两个岗位的认识对不对】总体来说,很多在校生对这两个岗位都是不熟悉的。运营岗可能和大家熟知的营销、策划甚至销售都有点关系,但是产品岗则是在大学里几乎找不到一个对应专业的。正是因为这样,造成了很多在校生对产品岗了解不多,甚至闻所未闻。但也正是由于没有对应专业,所以几乎大学里任何专业的学生只要肯花时间学习都能成为一个产品人。从别人那里安利了两本产品人的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结网》。另外我要推荐一个电台节目——“IT公论”。这个我自己真的有在听,前面两本书其实没有读过。我个人是程序员,IT公论也是被一个程序员推荐的。里面有些内容技术性很强,非码农可能不一定能懂,但是更多的内容我感觉更适合产品岗的同学们来收听。
总结一下就是:程序猿、运营喵和产品汪。
好了,择业问题,告一段落。在确定了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之后,然后就要早做学习规划,努力了学习了。具体怎么学的,千人千面,不能照搬照抄,这里也不做过多讨论。然后就到了招聘季,或临近招聘季。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判断力和勇气。比如当时我们学校,是辅导员鼓励大家去网申腾讯暑期实习的。后来我通过了。我有一个技术也很不错的同学,和我技术选型也十分类似。C/C++,Linux,学了环境编程,网络编程之类的,计算机专业基础扎实(学霸),这些技能点是很对鹅厂胃口的。当然我在面试之前也是不知道到底对不对胃口的。。而我这个同学直接连网申都没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觉得面腾讯太难了,很难通过(这可能是小学校学生的通病,不自信,我们学校确实很少很少BAT。)。我就觉得很可惜。所以选择常常是很需要勇气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南昌读书,面试通常要去武汉。我有其他同学也通过了腾讯笔试,但是通知了去武汉面试以后,就打退堂鼓了。当然如果我们也是武汉本地院校的话,这些同学可能也会去试着面一次的,但是由于在外地,一下子就觉得如果面试失败那么成本就高了。这个成本包括经济上的(火车,住宿之类),也包括心理上的。比如可能有人议论“哎呀,这个人还跑那么远去武汉面试,最后还是不过。这人太盲目自信了”。很多年轻人做事总是需要有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才去做,这是一定一定一定要改正的,年轻人其实什么都没有,但是有的最多的就是时间,去尝试一下,即使失败了,也就浪费一点时间而已,并且即使失败也能增长经验,并且不要怕丢人。所以年轻人做事、做选择一定要有勇气。不要把自己的懦弱美其名曰:“有自知之明”。有时候“自知之明”不一定就是好事。面试很多时候也是看运气和缘分的,可能碰巧面试官的问的都是你知道的,或者你很对面试官胃口,这都有可能。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有的同学面腾讯挂了,但是面百度就过了。这都是有可能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guodongxiaren/article/details/5054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