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以三层为例子:
在Bll层中创建Dal层的某个对象
IUserDal userDal = DalAbstractFactory.CreateUserDal();
即层之间的关联降到最低,这样我们很容易想到引用一个第三方来作为中间介质。
这就引出了接口,在层中要创建其他层的某个对象时,用接口来接收这个对象,(这个接口是这个对象的接口,如对象为UserDal,接口为IUserDal)
这就实现了等式左边与Dal层的解耦,关于右边,我们不能直接创建该对象的实例。这样还是耦合,所以引入工厂的概念,
实质还是通过一个第三方来帮我们进行这个动作,即创建对象。
这样就实现了等式两边均解耦。
但回过头来想,解耦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降低代码的维护成本与可读性吗,可读性先放在一边。
那么两层之间是解耦了,但在工厂中是直接创建对象的,虽然代码很少,只是创建对象,但项目一大,有很多对象,依然维护起来很麻烦。
我们想,有个什么办法把工厂里创建对象这个动作也给封装下呢,使到时候要修改的时候,修改一小块地方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想到了利用配置文件
将对象所属的程序集(dll)与命名空间放在配置文件的appSettings节点中,
然后利用反射(Assembly)来加载程序集,与创建对象。
其实就是将我们本来在工厂中手动的两动作(添加dll引用+new一个对象)变成了动态的了。
我们将这个工厂模式称为抽象工厂。
小结:
解耦,说白了就是当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作为一线劳动力的我们,为自己在维护代码时省麻烦,于是在一开始设计框架的时候,设计的好一点,这个好估计是当初那么一代代程序员掉坑爬出来后的精神感悟吧。
然后再关注下代码本身,将面向对象的特性展现了一大部分。即继承,封装,多态。这里只是一小部分,框架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特性展开的。不过有一点是这样的,个人的一点体会:不是为了用到这些特性,将他们放到框架中,
而是为了更好的框架建立,而需要用到这些特性,所以才有了这些特性,才被我们在使用。
有什么不合适之处请大伙儿指出,共同进步。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oeymary/p/515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