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今天在做题的时候,突然出现一道题,就是不借助中间变量,将两个整形变量的值互换,开始有点懵,这怎么换?后来还是用两个变量不停做加减变换,差不多有十几分钟,才终于凑出来了一种方法,一时兴起,我又从网上找了一下相关的资料,说是竟然有四种方法,我就看了一下,顺便学习一下。
在我们初学阶段,一般是定义一个新的变量,借助它完成交换。
例如:
int a,b;
a=1; b=2;
int t;
t=a; a=b; b=t;
这种算法易于理解,对初学者来说,一般都是用“空瓶子来回倒换”帮助理解的,而且是赋值语句的经典应用,在初学排序时经常会用到。网上说在实际软件开发当中,此算法也是简单明了,不会产生歧义,便于程序员之间的交流,一般情况下碰到交换变量值的问题,都应采用此算法。
但是,还有另外几种算法是不需要中间变量便能实现这种功能。
先说我自己琢磨出来的,网上说是属于算术运算实现的功能:
1.算术运算
int a =1, b = 2;
a=b-a; //a=1
b=b-a; //b=1
a=b+a;//a=2
这种被称作是算数运算的算法我是凑出来的,但是网上有这样的解释:
2.位运算
int a=10,b=12; //a=1010^b=1100;
a=a^b; //a=0110^b=1100;
b=a^b; //a=0110^b=1010;
a=a^b; //a=1100=12;b=1010;
此算法能够实现是由异或运算的特点决定的,通过异或运算能够使数据中的某些位翻转,其他位不变。这就意味着任意一个数与任意一个给定的值连续异或两次,值不变。
以上三种在java中可以实现,但是下面一种似乎不再java里实现了,它涉及到C语言中的指针
3指针地址操作
因为对地址的操作实际上进行的是整数运算,比如:两个地址相减得到一个整数,表示两个变量在内存中的储存位置隔了多少个字节;地址和一个整数相加即“a+10”表示以a为基地址的在a后10个a类数据单元的地址。所以理论上可以通过和算术算法类似的运算来完成地址的交换,从而达到交换变量的目的。即:
int *a,*b; //假设
*a=new int(10);
*b=new int(20); //&a=0x00001000h,&b=0x00001200h
a=(int*)(b-a); //&a=0x00000200h,&b=0x00001200h
b=(int*)(b-a); //&a=0x00000200h,&b=0x00001000h
a=(int*)(b+int(a)); //&a=0x00001200h,&b=0x00001000h
通过以上运算a、b的地址真的已经完成了交换,且a指向了原先b指向的值,b指向原先a指向的值了吗?上面的代码可以通过编译,但是执行结果却令人匪夷所思!原因何在?
首先必须了解,操作系统把内存分为几个区域:系统代码/数据区、应用程序代码/数据区、堆栈区、全局数据区等等。在编译源程序时,常量、全局变量等都放入全局数据区,局部变量、动态变量则放入堆栈区。这样当算法执行到“a=(int*)(b-a)”时,a的值并不是0x00000200h,而是要加上变量a所在内存区的基地址,实际的结果是:0x008f0200h,其中0x008f即为基地址,0200即为a在该内存区的位移。它是由编译器自动添加的。因此导致以后的地址计算均不正确,使得a,b指向所在区的其他内存单元。再次,地址运算不能出现负数,即当a的地址大于b的地址时,b-a<0,系统自动采用补码的形式表示负的位移,由此会产生错误,导致与前面同样的结果。
有办法解决吗?当然!以下是改进的算法:
if(a<b)
{
a=(int*)(b-a);
b=(int*)(b-(int(a)&0x0000ffff));
a=(int*)(b+(int(a)&0x0000ffff));
}
else
{
b=(int*)(a-b);
a=(int*)(a-(int(b)&0x0000ffff));
b=(int*)(a+(int(b)&0x0000ffff));
}
算法做的最大改进就是采用位运算中的与运算“int(a)&0x0000ffff”,因为地址中高16位为段地址,后16位为位移地址,将它和0x0000ffff进行与运算后,段地址被屏蔽,只保留位移地址。这样就原始算法吻合,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此算法同样没有使用第三变量就完成了值的交换,与算术算法比较它显得不好理解,但是它有它的优点即在交换很大的数据类型时,它的执行速度比算术算法快。因为它交换的时地址,而变量值在内存中是没有移动过的。(以下称为地址算法)
这就是目前所知道的关于不使用第三变量便能实现两个整形变量值间的转换的算法。
--------------------------------------------------------------------------------
黑体字为引用KangKermit的专栏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uleMouse/p/529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