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缓冲区
引言:我们先来看一个程序:
int main()
{
char ch1;
char ch2;
scanf( "%c", &ch1);
ch2 = getchar();
system( "pause");
return 0;
}
可以看到,当输入a之后程序就停止了,我们不禁思问,ch2为什么不能输入???
这时因为当输入a之后,又输入了一个回车,getchar()将回车接受了,因此程序结束
程序输出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即时处理,一个一个处理。这方式会给系统造成负担。
一种是先缓存起来,到一定数量在处理。这种方式方式就是缓冲区处理,能够提高效率。
缓冲区 分为三种类型:全缓冲、行缓冲和不带缓冲:
1、全缓冲
在这种情况下,当填满标准I/O缓存后才进行实际I/O操作。全缓冲的典型代表是对磁盘文件的读写。
2、行缓冲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输入和输出中遇到换行符时,执行真正的I/O(流)操作。这时,我们输入的字符先存放在缓冲区,等按下回车键换行时才进行实际的I/O操作。典型代表是键盘输入数据。
3、不带缓冲
也就是不进行缓冲,标准出错情况stderr是典型代表,这使得出错信息可以直接尽快地显示出来。
针对开篇介绍的程序,作如下修改,就可达到预想功能:
int main()
{
int c;
char ch1;
char ch2;
scanf( "%c", &ch1);
while ((c = getchar()) != EOF &&c != ‘\n‘)
{
;
}
ch2 = getchar();
printf( "ch1=%c,ch2=%c\n", ch1, ch2);
system( "pause");
return 0;
}
这就是缓冲区的最简单的例子。
本文出自 “11132019”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1142019.blog.51cto.com/11132019/1752998
标签:缓冲区
原文地址:http://11142019.blog.51cto.com/11132019/175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