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籍:《周鸿祎自述》
取这个标题,是因为一部喜欢的电影「和莎莫的500天」,而且确实从打定养成阅读的习惯到现在已经500来天了。
今天写篇文章来回顾一下这500天。
我之前是有其他别的喜好,早些时候,觉得韩剧有意思。后来第一次看AV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女人哪是这样的啊!”,有句话说「韩剧是女人的AV」,那类推,当男人们看韩剧的时候肯定在想“他妈的!男人才不是这样的!”,那这样,韩剧就假得无聊了,我也不看了。然后又喜欢上看综艺,觉得蛮好笑的,但看多了,主持人抛的梗我全熟悉了,这样看综艺的时候就很尴尬了…… 渐渐的剧和综艺对我的吸引力变得非常小,我觉得它们太无趣了。但总得找个消遣法啊,那就阅读去吧。
打定阅读后,就琢磨着找份书单,幸亏这时候看了知乎周刊·读书这件小事,我很好地习得了里面知乎网友的读书经验,把它应用在我的身上,比如「不用找别人要书单」、「读书是件私人的事」、「读书就像吃饭,怎么吃饭就怎么读书」、「所谓书单来自你欣赏的作者」等,想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可以去看看这个周刊,会有收获的。
我本身是不爱多说废话的人,和默默地看书一拍即和,没费多大劲去坚持看书什么的。一个人呆在书籍的小天地,不被人打扰,体验非常好!于是一本本的开始看,上厕所看,睡前看,食堂排队看,早上睡醒看两页,坐车看……
我看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我总是隔段时间便冒出个问题,比如“应试教育为什么老被骂?”、“什么是女性主义?”,“民主是什么?”,“告诉我怎么和父母相处”,有疑惑我就找来相关的书看,《上学真的有用吗?》、《吾国教育病理》、《为何家会伤人》、《第二性》等等。我一直到现在看书都是这样的,脑袋里装着太多问题,不得不找相关的书来看,要不然就被问题折磨。我个人觉得这样看书非常有效率,而且收获明确。
我个人喜欢两种风格的书。第一,语言简洁,逻辑合理,干货满满,传达作者个人精神志向的书。比如《暗时间》,《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什么叫传达作者个人精神志向呢?我是这么定义的,读这本书时,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对这个问题域的热情,不管是批判、赞扬、偏见,只要有情感投注在里面,这本书就不会无趣。第二,情感饱满的书,描写情绪、情境状态一针见血的书。不管那种情感状态多不合理,多可笑荒唐,多不值一提,多低劣,只要这个作者比其他人写得更入木三分,更诱发共鸣,就服!比如《月亮和六便士》、《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还有各种诗集都喜欢。
读得多了些,感觉也就来了。现在看一本书我很快就能找到作者想表达的点在哪里,我现在储备的知识能帮助我吸收这本书的百分之多少,我是否喜欢这个作者的文章。更推之,渐渐了解自己性情,喜欢读的书,喜欢的作者,无感的书,总之,一切自然而然,也算小有收获。
我一直在豆瓣标记自己读过书,起初目的是为了量化自己读书记录,督促自己坚持下去。现在看来,已经收获读书的习惯了。
开通博客,开始写一周读书的文章后,阅读又和写作发生了微妙的反应,自己开始写文章,酝酿一篇文章,思索怎么写。渐渐,在阅读的时候,更懂点作者的心思了,哪句话作者可能说得太满,哪件事作者讲述时省略了细节,哪里作者在乱搭因果关系。所以,阅读和写作更配哦~
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不阅读,你就只能接受亲朋好友的价值观了」,当时给我一击,读好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现在,我更觉得阅读是向人类的所有经验知识学习。你会发现,当你面对一个问题时,已经有过往的千千万万人面临过,解答过,他们会帮助你。所以,身处人类洪流中的你,并不孤独。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ayi/p/535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