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名词解释(2)

时间:2016-04-10 12:39:17      阅读:36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1)Itanium

      奔腾和安腾都是Intel的,奔腾面向家用机器,安腾是下一代服务器CPU,全新架构主要支持64位系统。

      奔腾,酷睿和赛扬,这三个都是INTEL的CPU系列的代号。奔腾是早前的高端产品,现在基本下线了,酷睿是奔腾之后的高端接班人,赛扬是低端产品,主攻低端消费市场的。

      Pentium E处理器,其实就是把CORE的缓存容量降低了一半,主频也相应降低了一些,就是便宜版的CORE。而现在流行比较平民的Celeron双核则是在Pentium E的基础上,再砍掉一半的二级缓存。

      1.赛扬

      1998年4月推出了一款廉价的CPU-Celeron(中文名叫赛扬)。最初推出的Celeron有266MHz、300MHz两个版本,且都采用Covington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1900万个晶体管和32KB一级缓存,工作电压为2.0V,外频66MHz。Celeron与PentiumⅡ相比,去掉了片上的L2 Cache,此举虽然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正因为没有二级缓存,该微处理器在性能上大打折扣,其整数性能甚至不如Pentium MMX,市场反应冷淡。

      2.奔腾

      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是CPU,即中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完成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在它的指挥和干预下完成的。计算机配置的CPU的型号实际上代表着计算机的的基本性能水平。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是多功能奔腾级以上的芯片。

      3.酷睿

      英特尔处理器的名称,英文名是Core,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分双核、四核、八核三种。

      4.安腾Itanium

      安腾(Itanium)处理器:64位开拓者。

      Intel安腾2处理器专为要求苛刻的企业和技术应用而设计。

      经过特殊设计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能够满足高性能工作站市场领域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的要求。未来更快的时钟速度和更大的缓存配置将为计算、图形处理和超强I/O负荷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逻辑驱动器

      在基本主启动记录 (MBR) 磁盘的扩展磁盘分区中创建的卷。

      逻辑驱动器类似于主磁盘分区,只是每个磁盘最多只能有四个主磁盘分区,而在每个磁盘上创建的逻辑驱动器的数目不受限制。逻辑驱动器可以被格式化并指派驱动器号。逻辑驱动器一般是称呼硬盘的若干个分区。新硬盘开始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分区。为了更好地利用硬盘空间,我们通常将其整体空间分成若干个区域,我们在操作系统上看硬盘,比如说Windows的"我的电脑"中,我们看到有"本地磁盘(C)"、 "本地磁盘(D)"、"本地磁盘(E)"等,看起来好像有多个硬盘(多个物理驱动器也会表现为上述的形式),其实在逻辑上它们是在一块硬盘上的,这些硬盘分区,我们称之为逻辑驱动器。

      

    (3)NTFS与FAT32      

  1.NTFS: New Techonlogy File System 新技术文件系统。
  2.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文件分配表 它的意义在于对硬盘分区的管理。    

    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用来记录文件所在位置的表格。它对于硬盘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假若丢失文件分配表,那么硬盘上的数据就无法定位而不能使用了。

  不同的操作系统所使用的文件系统不尽相同,在个人计算机上常用的操作系统中,
  DOS 6.x及以下版本和Windows 3.x使用FAT16;
  OS/2使用HPFS;
  Windows NT则使用NTFS;
  MS-DOS7.10/8.0(Windows 95OSR2及Windows 98自带的DOS)及ROM-DOS 7.x同时提供了FAT16及FAT32供用户选用。

     3.为什么叫FAT32
  Windows95 OSR2和Windows 98开始支持FAT32 文件系统,它是对早期DOS的FAT16文件系统的增强,由于文件系统的核心--文件分配表FAT由16位扩充为32位,所以称为FAT32文件系统。

  4.逻辑盘
  在一逻辑盘(硬盘的一分区)超过 512兆字节时使用这种格式,会更高效地存储数据,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一般还会使程序运行加快,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更少,因此是使用大容量硬盘存储文件的极有效的系统。

  (一)FAT32 文件系统将逻辑盘的空间划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引导区(BOOT区)、文件分配表区(FAT区)、数据区(DATA区)。引导区和文件分配表区又合称为系统区。

  (二)引导区只占一个扇区,保存了该逻辑盘每扇区字节数,每簇对应的扇区数等等重要参数和引导记录。之后还留有31个保留扇区。而FAT16文件系统的引导区只占用一个扇区,没有保留扇区。

  (三)文件分配表区共保存了两个相同的文件分配表,因为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簇链)及空闲空间的管理都是通过FAT实现的,FAT如此重要,保存两个以便第一个损坏时,还有第二个可用。文件系统对数据区的存储空间是按簇进行划分和管理的,簇是空间分配和回收的基本单位,即,一个文件总是占用若干个整簇,文件所使用的最后一簇剩余的空间就不再使用,而是浪费掉了。

      5.关于簇

  从统计学上讲,平均每个文件浪费0.5簇的空间,簇越大,存储文件时空间浪费越多,利用率越低。因此,簇的大小决定了该盘数据区的利用率。FAT16系统簇号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从0002H到FFEFH个可用簇号(FFF0H到FFFFH另有定义,用来表示坏簇,文件结束簇等),允许每一逻辑盘的数据区最多不超过FFEDH(65518)个簇。FAT32系统簇号改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大致从00000002H到FFFFFEFFH个可用簇号。FAT表按顺序依次记录了该盘各簇的使用情况,是一种位示图法。(位示图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当其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盘块空闲;为"1"时,表示已经分配。有的系统把"0"作为盘块已分配的标记,把"1"作为空闲标志。(它们的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用一位的两种状态标志空闲和已分配两种情况。)磁盘上的所有盘块都有一个二进制位与之对应,这样,由所有盘块所对应的位构成一个集合,称为位示图。)
  每簇的使用情况用32位二进制填写,未被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写零;坏簇相应位置填入特定值;已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填入非零值,具体为:如果该簇是文件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FFFFFF0FH,如果该簇不是文件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该文件占用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正好将文件占用的各簇构成一个簇链,保存在FAT表中。0000000H、00000001H两簇号不使用,其对应的两个DWORD位置(FAT表开头的8个字节)用来存放该盘介质类型编号。FAT表的大小就由该逻辑盘数据区共有多少簇所决定,取整数个扇区。

  FAT32是FAT16的升级版本,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用户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硬盘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还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硬盘利用效率。虽然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比不上NTFS格式,但它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兼容性好,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识别该格式,包括DOS6.0、Win9X、WinNT、Win2000和 WinXP。

  FAT32: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从windows98开始,FAT32开始流行。它是FAT16的增强版,可以支持到2TB。(FAT32使用的簇比FAT16小,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硬盘空间)。

  缺点

  但FAT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当文件删除后写入新资料,FAT不会将档案整理成完整片段再写入,长期使用后会使档案资料变得逐渐分散,而减慢了读写速度。硬盘碎片整理是一种解决方法,但必须经常整理来保持FAT文件系统的效率。还有就是FAT32分区因为设计缺陷,无法支持超过4GB的单个文件.
  磁盘结构

  主启动区 文件 分配表 #1 文件 分配表 #2 根目录 其他所有资料...剩下磁盘空间

  一个FAT文件系统包括四个不同的部分。

  1.保留扇区

  位于最开始的位置。第一个保留扇区是引导区(分区启动记录)。它包括一个称为基本输入输出参数块的区域(包括一些基本的文件系统信息尤其是它的类型和其它指向其它扇区的指针),通常包括操作系统的启动调用代码。保留扇区的总数记录在引导扇区中的一个参数中。引导扇区中的重要信息可以被DOS和OS/2中称为驱动器参数块的操作系统结构访问。

  2.FAT区域

它包含有两份文件分配表,这是出于系统冗余考虑,尽管它很少使用,即使是磁盘修复工具也很少使用它。它是分区信息的映射表,指示簇是如何存储的。

  3.根目录区域

它是在根目录中存储文件和目录信息的目录表。在FAT32下它可以存在分区中的任何位置,但是在早期的版本中它永远紧随FAT区域之后。

  4.数据区域

  这是实际的文件和目录数据存储的区域,它占据了分区的绝大部分。通过简单地在FAT中添加文件链接的个数可以任意增加文件大小和子目录个数(只要有空簇存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簇只能被一个文件占有,这样的话如果在32KB大小的簇中有一个1KB大小的文件,那么31KB的空间就浪费掉了。
  NTFS:微软Windows NT内核的系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NTFS也是以簇为单位来存储数据文件,但NTFS中簇的大小并不依赖于磁盘或分区的大小。簇只存的缩小不仅降低了磁盘空间的浪费,还减少了产生磁盘碎片的可能。NTFS支持文件加密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高安全层次的保证。

  NTFS能更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支持文件夹压缩,具备更好的安全性。
如果设置多重引导系统,则系统盘必须为FAT32,否则不支持多重引导。

  Windows系统提供了分区格式转换工具Convert.exe.Convert.exe是Windows系统附带的一个DOS命令行程序,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直接在不破坏FAT文件系统的全体下,将FAT转换为NTFS。它的格式一般为convert e:/FS:NTFS。所有的转换将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完成。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专门的转换工具:硬盘无损分区工具。

  NTFS系统下,如何保护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由于NTFS文件分区格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果不希望自己在硬盘中的文件被其他人调用或查看,使用权限控制方式加密是非常有效地方法。
      设置方法非常简单:以管理员身份登录,使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加密的文件夹,选择"Properties",切换到Security选项卡。在"Group of user names"项中设置允许访问的用户只有Administrator和自己。删除其他所有的用户。保存设置退出即可。

  此外,你还可以详细的给每个用户设置权限,包括设置读取权限、写入权限、删除权限等,这样使用起来就更加灵活。你还可以设置权限,控制一个磁盘,
或者磁盘分区只为自己使用,这样其他人就不能看到你的任何东西了。

  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加和大文件的不断出现,使得文件系统对大文件的支持和对文件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NTFS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FAT32格式所能
  支持的最大文件只有2GB,而NTFS则突破了这个限制。这样使得DVD格式的电影能完整的被复制到磁盘上而不用担心突破限制。
  NTFS格式在文件管理上也有优势,它所产生的碎片明显要少于FAT32格式,能使文件按照更好的次序排列在磁盘上,使系统的性能保持稳定。
  NTFS的文件访问权限设置也十分强大,可以方便的为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对文件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起到了很好的保障。加密功能是NTFS格式的一大亮点,
  可以方便快捷的对文件进行保护,其压缩功能也可有效的节约磁盘空间。

  优点:
  NTFS支持文件加密和分别管理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安全保证。
  NTFS具有更好的磁盘压缩性能,可进一步满足小硬盘用户的需要。
  NTFS最大支持高达2TB的大硬盘,而且它的性能不会随着磁盘容量的增大而降低。

  NTFS分区格式是跟随Windows NT系统产生的,它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对硬盘的空间利用及软件的运行速度都有好处。

  NTFS格式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该磁盘文件格式不能被除它自己之外的其他操作系统所识别。

 

    (4)windows NT

      Windows NT,新技术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 New Technology)的简称,是美国微软公司1993年推出的操作系统核心。 Windows NT是基于OS/2 NT的基础编制的。OS/2是由微软和IBM联合研制,分为微软的Microsoft OS/2 NT与IBM的IBM OS/2。 由于双方在协作后来不欢而散,IBM继续向市场提供先前的OS/2版本;而微软则把OS/2 NT改名为Windows NT,并在1988年11月开始了对于“WinNT”(即第一代的Windows NT 3.1)的产品研发。 在研发初期,“WinNT”曾一度被认为将会是原先OS/2的3.0版本。

 

    (5)游标模式

      《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即后述《设计模式》一书),由 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 和 John Vlissides 合著(Addison-Wesley,1995)。 这几位作者常被称为"四人组(Gang of Four)"。

   迭代器(Iterator)模式,又叫做游标(Cursor)模式。GOF给出的定义为: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container)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从定义可见,迭代器模式是为容器而生。很明显,对容器对象的访问必然涉及到遍历算法。你可以一股脑的将遍历方法塞到容器对象中去;或者根本不去提供什么遍历算法,让使用容器的人自己去实现去吧。 这两种情况好像都能够解决问题。

  迭代器模式在客户与容器之间加入了迭代器角色。迭代器角色的加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容器内部细节的暴露,而且也使得设计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代器模式给容器的应用带来以下好处:

  1) 支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一个容器角色。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效果上会有差别。

  2) 简化了容器的接口。但是在java Collection中为了提高可扩展性,容器还是提供了遍历的接口。

  3) 对同一个容器对象,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遍历。因为遍历状态是保存在每一个迭代器对象中的。

   迭代器模式的适用范围:

  1) 访问一个容器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 支持对容器对象的多种遍历。

  3) 为遍历不同的容器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多态迭代)。

   STL就是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标准模板库。

 

名词解释(2)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enAngel/p/537371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