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从这本书中,从活出奥斯维辛的弗兰克尔用生命书写的心声中,我了解到了人性最后的自由,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我也联想到《项塔兰》中的一段话:“即使镣铐加身,一身血污,孤立无助,我仍然是自由之身,我可以决定要痛恨拷打我的人,还是原谅他们”“当镣铐是你仅有的,那份自由将带给你无限的希望。要痛恨,还是要原谅,这抉择足以决定人一生的际遇。”
自由从自我救赎开始,不要放弃对自己的责任!
弗兰克尔作为意义治疗法的创始人。从自身的经历讲起更具说服了,但重点,还是作者在苦难的生活中没有向大多数人一样消沉,作者面对苦难那份乐观让每个读者感动,肃然起敬。九死一生之后,能够反思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大众心理,并把审视深化,升华,系统提论述生命的意义,难得!不过,作为创始人,弗兰克尔没有在理论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笔墨,寥寥数语包含的信息确实太多,读此书的后半部分,很费力。
我最着迷的,是作者既恳切又超然的视角。他立足自己的内心,极力诚实不欺;同时又以医生的专业冷静态度,超越当时严酷的环境,不自怜不抱怨不倾诉。这种文笔/态度,既让人感到他坚韧的内心和卓越纯净的头脑,也让人充分明白他的非人处境,他无须倾诉,感情已经丰沛淋漓。这样的境界,其实在文学上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样一个人,只能用钻石形容,也可以用上毛主席的优美词语: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每条都符合!
书中有一段,写到作者在冰天雪地中,空着肚子,穿着漏水的破鞋,满脚冻疮,被狱头打着骂着,走向筑铁路的工地。他满脑子的怨念:今晚的“晚餐”会不会多几颗豆子,等会儿会不会被拨去另一个陌生残忍的管工手下,脚下这双 “鞋”还能支撑多久。。。他突然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如此琐碎卑微,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毫无裨益,于是脑筋一转,开始从职业角度看待分析自己的处境,从专业的距离研究自己的精神状态。这样的转变,其实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相信这样的游离,是他在集中营里养成的习惯,而这本书的底子,就是这样打下的。
有的时候,他游离于当前环境,在心里跟挚爱的妻子对话,让爱充满胸臆。那种时候,妻子还在不在人世,已经没有分别。能够运用想像力从现实中抽离,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
真的很感动。因此他说的理论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故事+不矫情+大白话=精神治疗法理论。
其实很多事情发生超出了我们选择的范围,可是我们只能面对。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它的态度,这个选择很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尊严。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xy07/p/538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