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BAT解密: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路(9)- 业务层技术剖析

时间:2016-04-30 06:41:46      阅读:20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互联网的业务千差万别,不同的业务分解下来有不同的系统,所以业务层没有办法提炼一些公共的系统或者组件,但抛开业务的差异,各个互联网业务发展最终面临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就是复杂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业务层面对的主要技术挑战是“复杂性”。


幸运的是,面对业务层的技术挑战,我们有一把屠龙宝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管什么业务难题,用上屠龙宝刀一试都迎刃而解。这把屠龙宝刀就是“拆”

复杂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系统越来越庞大,业务越来越多,降低复杂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将整体复杂性分散到多个子业务或者子系统里面去。

以一个简单的电商系统为例:

技术分享

如上图,我们这个模拟的电商系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功能都在1个系统里面

第二阶段:将商品和订单拆分到2个子系统里面

第三阶段:商品子系统和订单子系统分别拆分成了更小的3个子系统

以上只是样例,实际上随着业务的发展,子系统会越来越多,据说淘宝内部大大小小的已经有成百上千的子系统了。


虽然说“拆”是屠龙宝刀,但也不能乱拆,拆到合适的粒度是一门艺术,拆的太粗复杂度没有降低,但也不是意味着拆的越细越好,主要原因如下:

1)子系统太多,运维成本会增加,包括系统资源增加、问题定位复杂度增加

2)子系统太多,开发成本可能会增加,例如做一个需求可能要10几个系统配合

3)子系统太多,子系统的交互又会越来越复杂,单个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但整体的复杂度还是会升高。

我们之前有业务一开始上来就拆了40多个子系统,开发过程中很蛋疼(测试和分工),上线后更蛋疼(上一个功能要10多个系统一起上版本),后来受不了了,1年以后开始将很多系统合并,慢慢的将系统数量减为不到20个。


我个人的经验就是7+-2原则,也就是说将系统拆分为5 ~ 9 个人能够维护的粒度,也就是说假如你的团队有20人,拆分成3 ~ 5个系统是比较合适,即使再拆的更细,最低要保证3个人负责一个系统的粒度,如果出现一个人负责1个系统,甚至一个人要负责多个系统,就说明拆的太细了,会带来很多问题。

为何按照这个原则来拆分呢?科学研究证明,人脑同时关注的目标大约就是7+-2个,对于一个9个人负责的系统来说,每个人都可以覆盖到系统的所有方面,如果20个人才能维护一个系统,说明1个人可能要关注20个点,但人很难关注这么多的点的。

其次为何至少要3个人负责一个系统呢?这是从团队管理的角度出发的,如果2个人甚至1个人负责一个系统,首先是人员没有足够备份,一个人请假或者变动,整个系统的效率就要受到影响;其次如果1个人负责一个或者多个系统,思考难免有遗漏,容易出问题。


除了拆分的粒度需要关注外,运维的配套也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不管怎么拆,系统数量肯定是比以前多了很多,如果按照原始的人工敲命令的方式进行运维,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系统数量,就会出现运维每天16小时都在执行升级部署和问题处理。

基本的运维配套如下:

1)部署: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部署,避免运维人员执行shell命令或者脚本的方式去部署

2)日志采集:需要统一的日志采集系统,将多个系统的日志聚合在一个地方,方便出问题的时候快速定位问题

3)监控:需要建立统一的监控平台监控各个子系统




BAT解密: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路(9)- 业务层技术剖析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yunhua_lee/article/details/51283414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