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学期是从2月22日开始的,到现在也已经两个多月了。如果是在2015年,两个月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很多事情——那个时候每天过得如同打仗一样,忙碌,混乱,精彩,也躁动。如今的两个月其实并没有发生很多故事,但人总是在悄然进步的,虽然进步缓慢,总还是有所成长。
在学业方面,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忙于为了学分上各种课程。按照是否有用选课而非是否好过,于是有很多课程要求严格,有各种实验,各种阅读材料,各种大作业。似乎回到了研一时候的感觉,还要挤出时间泡实验室,阅读小导师给的论文和资料。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每周一次组会的汇报,总觉得自己能汇报的东西太少,导师布置的东西总是看不完。我发现自己逐渐陷入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对于时间管理产生了莫名的强迫症,哪怕有一丁点的时间浪费也觉得有罪恶感。三月之初,大导师的一次谈话,给我带来了选择方向之惑,蹉跎了两周,才又在小导师的指导下回到正轨。路线基本是选定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打牢知识的基础。我拼命地看论文,看资料,想要弥补专业知识上的空缺。另一方面,我又心中惶惶,担心工程能力太差,即使有好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可以说在这两个月里,我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我忍不住责怪自己,为何本科和硕士期间没有好好学习,留下了太多漏洞,没有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大概就是这种典型的焦虑型人格,一方面对自己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便很容易在100%和0%这两个极端间跳跃。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种心态是非常不好的。我开始调整。思考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必要这么紧张。读博的阶段好像一场马拉松,保持匀速坚持不停下才是最重要的。我跑得慢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应该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说起跑步,今年院运会拿了个三千米第一,结果反而对于参加校运会患得患失起来。院运会的第一当然有幸运成分——真正厉害的人并没有上场。我渴望参加校运会,但我很清楚按照实力来说,大概还轮不到我。我心里憋着一口气,想好好练习,从13分50提高到13分。我按照网上的训练教程,每天冲8个400米,并计时。关键就在于这个计时——去年练这个的时候,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保证每个400在1分40到1分50之间。然而今年和另外两个跑得很厉害的女生一起训练了一次,我才发现,她们比我快得多,每个400跑1分30多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压力,告诫自己每个400要跑到1分40以内。结果,每次要开始跑这个400的时候,我的心里习惯性地产生一种恐惧:我跑不到1分40以内怎么办?这个想法极大地损害了我专注训练的积极性,我开始不敢跑了。其实说实在的,我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跑8个400还能保持在1分40以内,实际上我现在基本上最多只能保持在1分45以内,甚至再多几秒。然而回想去年,我这个训练成绩已经有进步得多了——去年经常会跑到1分50以后。所以我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比,为什么非要自己做本来做不到的事情呢?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我开始不再计时,只是尽自己全力跑。这样一来,我根本没有跑到多少的压力了,只是尽情地跑——这本来就是我喜欢的事情,拼命地跑,肆意地跑,跑到最后停下来时汗水流淌和肌肉酸痛的感觉。所以8个400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我反而乐在其中了。
学习,和跑步是一样的。我从来不是个很能跑的人,我的爆发力不行,100米跑不进17秒。3000米成绩也不算特别好,毕竟我身材粗壮,体重过大,和其他瘦削高挑的年轻学妹没法比。可是一个人不能因为不如别人就不去做一件事。就我自己而言,从3000米勉勉强强跑进17分,到轻轻松松搞定14分,这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是我突破了自己的证明。是的,不要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学习也是一样。我和实验室的那个大牛的距离太远了,可能怎么追都追不上,但是和研一研二吊儿郎当的我比起来,这几年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工程能力上都提高了一大截。学习和跑步一样。学习其实是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一开始跑多快,而是最终能够跑多远。我曾经很羡慕那些短跑跑起来像风一样快的人,但我现在不再纠结这件事情了。我依旧坚持跑步,虽然不一定能够参加校运会。我可以看到自己心肺能力一天天增强,腿上肌肉线条渐渐显现。我可以看到自己阅读学术文章不再像以前那样吃力,因为我已经了解了这个领域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我可以想象自己3000米跑到13分的样子,我也可以想象在A会上发了文章的样子。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梦想,只不过需要时间,以及匀速的坚持。
5月已经开始了。我在五一假期的末尾写下这篇文章,激励自己在新的一个月份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希望这一个月能够有一些自己的东西,能够充实一下这个名义上的技术博客。到了5月底总结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写下一些真正的进步。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1ce/p/545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