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基本放大电路是组成各种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
晶体三极管又称为双极型晶体管(BJT)—【因为空穴和电子都参与导电,是两种极性的载流子】、半导体三极管等
三个区域分别称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对应电极分别称为发射极、基级和集电极。
发射区有非常多的载流子(重掺杂),作用是发射载流子
基区作为控制区,能控制从发射区流到集电区的载流子的数量。
图中发射极上的箭头表示发射结加正向偏压时,发射极电流的实际方向。
晶体管按结构工艺分类:有NPN和PNP型;
按制造材料分类:有锗管和硅管;
按照工作频率分类:有低频管和高频管;
按照容许耗散功率大小分类:有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
1.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放大能使微弱的信号变成在电子学应用中足够强的有效信号。例如,音频放大电路能给扬声器提供一个较强的信号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与电流放大系数
发射极电流是电路中最大的电流,集电极电流稍小,基极电流是很小的。
一个很小的基极电流控制了大很多的发射极电流。通常,从基极到集电极的电流增益是基本确定的。这个特征值
在考虑基区多子扩散运动和集电区少子运动的情况下有:
式中,
集电极电流
可以得到:
晶体管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
由于发射极是两个回路的公共端,故称此电路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也称共射电路
为了使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在输入回路中加基极电源
1.输入特性曲线
共射极连接时的输入特性曲线描述了当管压降
NPN型硅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3.1.7
硅管死区电压约为0.5V,发射结电压
锗管死区电压约为0.1V,发射结电压
2.输出特性曲线
共射极连接时的输出特性曲线描述了当输入电流
晶体管有3个工作区
1)截至区
显然,晶体管在截至区没有电流放大的能力,相当于开关断开状态
对于NPN型硅管而言,当
2)放大区
输出特性曲线的近似水平部分是放大区,也称线性区
3)饱和区
饱和区是指输出特性曲线中
饱和时,发射结与集电结均处于正向偏置。饱和状态下的
等效电路模型
在模电中,大多情况下,应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而在开关电路或脉冲数字电路中,晶体管主要工作于饱和状态或截止状态。
1.电流放大系数
1)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2)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3)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4)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近似分析中认为
2.极间反向电流
1)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
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
3.极限参数
使晶体管得到充分利用而又安全可靠的参数
1)集电极最大容许电流
2)集电极最大容许耗散功率
两个原则: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N端接负极正偏,P端接正极正偏
输入信号能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放大电路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分析。静态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工作状态。
将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拆分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直流通路:
置交流输入信号源为零,视电容为开路
交流通路:
置直流电源为零,对交流信号,电容容抗为
1)计算静态值
求出集电极电流
求
1)图解法
利用线性特性与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模型
发射结电阻:
当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qq_20602929/article/details/513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