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中,前序和中序都比较简单。
前序遍历只需要首先对每一个父节点输出,然后再处理左子,将左儿子压栈,由于是前序遍历压栈前都先输出该节点(弹栈的时候就不用输出,当然也不能在弹栈的时候输出),当最左子节点入栈后,开始通过弹栈处理右子节点,对于叶子节点或者没有右节点的子节点就不需要处理,对于每一个非空右子节点,其处理方式和根节点一样。总之就是压栈时处理左子节点,弹栈再处理右节点。
{
stack<BinTree*> s;
BinTree *p=root;
while(p!=NULL||!s.empty())
{
while(p!=NULL)
{
cout<<p->data<<" ";
s.push(p);
p=p->lchild;
}
if(!s.empty())
{
p=s.top();
s.pop();
p=p->rchild;
}
}
}
中序遍历和前序遍历的不同是,节点输出的顺序是,先左节点,然后父节点,最后右节点,相对前序遍历,只需要将压栈前输出节点改为每次弹栈时输出节点,其他一样。
{
stack<BinTree*> s;
BinTree *p=root;
while(p!=NULL||!s.empty())
{
while(p!=NULL)
{
s.push(p);
p=p->lchild;
}
if(!s.empty())
{
p=s.top();
cout<<p->data<<" ";
s.pop();
p=p->rchild;
}
}
}
解法一
在三种遍历方式当中,后序遍历是最复杂的,因为每次弹栈之后要先处理该节点的右子节点,所以在压栈的时候,就要把左右子节点压栈,因为先入栈的后出栈,所以要先将右子节点入栈,再将左子节点入栈,这样在在到达最左子节点前,每次压入左右子节点后,最上面的就是左子节点,每次对最上面的节点重复上面的操作,知道最后压入的是最左子节点。然后开始输出操作,每次先看栈中最上面的一个若是叶子节点,则直接输出弹栈,若不是叶子结点,则判断上一个输出的是不是该节点的子节点,如果不是其子节点,则说明上一个输出的是该节点的左兄弟节点,这时候就要将该节点的左右节点按照前面的方式压栈处理。本方法的核心在于,每次压栈时右节点上面放的是左节点,若刚刚输出的是左兄弟,则有兄弟的儿子节点肯定是未考虑的,于是先处理该“右节点”的子节点。
上图中数字代表压栈顺序,在最左子节点(7)入栈后,栈顶元素是叶子节点,于是可以直接输出并将其弹栈,这时记下刚输出的节点(7),然后接下来栈顶元素为(6),因为节点(7)不是(6)的儿子,也即刚刚输出的不是该节点的儿子,于是该节点不弹出,而是将其右子节点,左子节点分别压入栈,和之前一样,直到压入最左子节点。这时候如下图的8,9分别被压入,(9)在栈顶,执行和之前一样的操作,当8输出并弹栈的时候,栈顶就是(6),这时候对于节点(6),刚刚输出的节点(8)是其子节点,于是就可以输出(6)了。一直这样做,直到栈中没有元素为止。
void postOrder3(BinTree *root) //非递归后序遍历
{
stack<BinTree*> s;
BinTree *cur; //当前结点
BinTree *pre=NULL; //前一次访问的结点
s.push(root);
while(!s.empty())
{
cur=s.top();
if((cur->lchild==NULL&&cur->rchild==NULL)||
(pre!=NULL&&(pre==cur->lchild||pre==cur->rchild)))
{
cout<<cur->data<<" "; //如果当前结点没有孩子结点或者孩子节点都已被访问过
s.pop();
pre=cur;
}
else
{
if(cur->rchild!=NULL)
s.push(cur->rchild);
if(cur->lchild!=NULL)
s.push(cur->lchild);
}
}
}
解法二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不过相对解法一需要额外的O(n)的空间复杂度。
{
stack<BinTree*> s;
stack<BinTree*> printS;
s.push(root);
BinTree* pCur;
while(!s.empty()){
pCur = s.top();
s.pop();
printS.push(pCur);
if(pCur->left != NULL) s.push(pCur->left);
if(pCur->right != NULL) s.push(pCur->right);
}
while(!printS.empty()){
pCur = printS.top();
printS.pop();
cout << pCur->val << endl;
}
}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hihz_fy/article/details/5133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