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光棍节,如何理性地聊“研究生单身问题”?

时间:2016-05-07 15:01:46      阅读:20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今天是个要“剁手”的日子,零点疯抢过后就是各种脱单计划。
 
对于笔者来说,其实,今天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原位拉伸试验,然后把gleeble的试样取回来继续磨金相,打硬度......
 
直到回到实验室,听到师姐大喊一声“就等你了!走,咱跟情侣抢座去!”
 
 
于是,我们这群“叔叔阿姨”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五道口最浪漫的餐厅,和那些成双入对庆祝“光混节”的小情侣一起度过一个集体生活。
 
 
此时此刻,在这个“帝都大霾”的夜晚,很多情侣和疑似情侣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浪”的时候,作为博士生的笔者不得不想起我们这群人的处境。无论是刚刚领了证的师兄,还是异地恋的师弟,亦或是每周都定时吐槽相亲经历的师姐,研究生的感情生活和婚恋问题都显得有那么几分特别。
 
 

又或许,在这个“良辰好景”中,来说说我们这群人,才显得格外地“应景”。

 

 
 
 
一 · 高学历的是是非非
 
 
 

 

请相信我,女博士绝不是那种在“电影”“音乐”“照片”“游戏”等一众文件夹中,毅然点进“论文”的主。

 
男博士更不是。
 
其实,无论硕士还是博士,他们都只是在接受学历教育,在高校或是科研院所里继续深造而已,“高学历”只是代表着这个群体在自己所处专业的受教育程度。而在其他方面,他们绝对正常,也绝对平常。然而,在婚恋问题上,研究生群体却因为自己的学历背景而困扰。
 
 
“高学历”所带来的是另一种标签化的效果——在世俗的生活中,它往往有和金钱名誉地位产生了某种联想,而在婚恋中,起着各种微妙的联系。既然这个社会家长们的普遍认识都是“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读大学”,那么选择博士作为伴侣,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一种“优质的体现”。
 
何况很多以博士作为伴侣的往往也是看中了这支“潜力股”,也难怪一位公管的博士同学的女友就算是要自己搬家,也要紧跟着我这位不能陪她买布衣柜同学了。这么看,还真是万金油啊!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就算是可以追TFBOYS最新的靓歌,在婚恋问题上,“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还是会毫无悬念的占据上风。其实,这不是什么封建思想,在当下社会,“门当户对”已经包含了家世出身之外的学历、观念、职业、收入等多重维度。它更准确的应该被解释为“寻求稳定婚姻状态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最优搭配”。
 
在这其中,“学历”,又往往同收入薪酬、职场前景、生活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在寻找“匹配资源”时往往也处于“稀缺”的状态。这也就产生了社会上经常讨论的“女博士”话题。
 
但是,跟女博士谈恋爱的人,绝不是第四类人。
 
“高学历”的困境除了“配置过高”,难以寻找到符合心理预期的合适婚姻对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群体的缺少足够多的恋爱指导,在“高学历”背后往往可能对应着“恋爱低能”。
 
相比于在工作岗位的适龄青年,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同事可以提供人生指导,碰到好心的“广场舞大妈”甚至还会全程包办。但是,在校园中,研究生的交际面往往只是同龄人,能手把手教你“当年如何搞定师母”的导师似乎比华南虎还少。
 

与本科生的恋爱不同,交际时间的下降使研究生的恋爱指数呈断崖式下降。一位助教同事就曾抱怨“本科时,活动很多,有很多机会和精力去结识不同的人,但是读博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学习上,每天见到最多的就是导师和同实验室的研究生。”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是一个多么需要关怀的群体啊!

 

 
 
 
二 · 帝子降兮北渚
 
 
 

 

真命天子和完美女神的相遇,似乎也只出现在情人的眼中。那些烂大街的美丽邂逅似乎永远要有一个安静的街道、柔美的阳光,有清风拂过发丝,还要伴以数量就那么恰到好处的行人,男主和女主在芸芸众生间回眸一笑,似朵花开的声音,最好再来点缤纷的花瓣或是落叶。

 
 
凡此种种,在校园中都一应俱全。不过,男主和女主的身份永远是那么固定的几种模式——师兄与师妹、师兄与本科同学的师妹、师兄与隔壁宿舍的师妹、师兄与社工同伴的师妹,还有“诡异”的师姐与师弟。
 
 
毫无疑问,对于研究生来说,大量的情侣都是同学和因同学的关系而相识的。对于很多已经工作的毕业生来说,谈到校园好处最多的一条就是“在大学里接触年龄、层次相仿的异性的机会多很多”。在工作单位,确实适龄的婚恋对象较于高校要少很多,甚至有些单位要靠老职工的“介绍”才能解决问题。
 
 
从这里看,研究生群体似乎幸福许多——高年级的稳重师兄、贤惠持家的师姐、贴心蠢萌的师弟还有“傻白甜”的师妹,可谓是应有尽有,就连笔者这种5字班老腊肉不怕被指“畜生”想找一个5字班的小鲜肉也不是没有机会。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研究生情侣中同学比例占多数的另一面,暴露的恰恰是研究生交际圈的单一。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日常接触的基本是实验室的同门和同班的同学。像笔者这种钢铁焊接材料的实验室,师妹基本是走一个才来一个,同班同学中男女比例也比本科生时更加跑偏。此外,研究生生活的单一也让研究生的交际雪上加霜。在本科生时,有很多社团组织、跨专业课程能否让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碰撞,但是适合研究生的社团在高校是寥若晨星,研究生似乎只能靠院系联谊舞会来救急。
 
 
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研究生的婚恋问题更加缺少技巧,而目的性又强。一些寡恋爱经验者在研究生阶段也更加不愿意“玩一下”的体验式恋爱,而准备直奔主题。“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瞎(shua)忙(liu)活(mang)”的意识更加强烈。但是以此极不匹配的就是缺少方法论的指导,使得研究生群体缺乏自信心。知乎上,恋爱心理板块那一堆问“女博士真的好嫁吗”的帖子就可见一斑。
 
 
一方面是年龄增长的强大结婚动机,另一方面是少得可怜的恋爱实操教学。研究生,这个“高学历”群体就在这种拧巴中,上下求索。
 
 

于是,男闺蜜和红颜知己就这么在校园泛滥开来。

 

 
 
 
三 · 绝对理性的感性阈值
 
 
 

 

笔者的高中同学在东北最好的大学毕业后,到了家乡的一所一本高校工作,由于是985博士毕业,又有8篇SCI,直接拿到了副教授。结果,一把学校的福利房装修好,第一件事就是结婚。经过了9次相亲失败后,终于在笔者父亲的撮合下,与一位他所在大学的研究生喜结连理。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狗血。去年是笔者第一批本科同学博士毕业。在熟悉的5位同学中,居然在这一年里无一例外地“婚了过去”。
 
对于奔三的大龄研究生群体来说,带着孩子参加毕业典礼算是“高配”;学位证结婚证一起拿算是“标配”;单身出门也算是“低配”了。
 
 
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婚龄普遍较晚。特别是女生往往都是“熬”到了高龄产妇才完整了自己的人生。
 
 
这其中,既有无奈,也有必然。
 
 
对于研究生群体,特别是博士生,往往自己的事业、收入等都没有成形,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走入婚姻,往往会面临诸多问题。“贫贱夫妻百事哀”,极少有博士生能否在未毕业之前就扛起“育儿”的重担。
 

 

另外,对于未走出校园的群体来说,“就业”永远是一道坎。所以,很多没有理想结婚对象的博士生,如笔者的同桌,更简单地选择了“先立业,后成家”。而这种策略其实是一种最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投入产出回报的方式。当事业的地点、收入、生活状态稳定之后,谈婚论嫁会更加的具有可预期性。

 
 
但是,当面对“男人对恋爱过于理性是否一定表示他不够爱一个女生?”这样的问题时,博士葛葛又会给出什么答案呢?
 
 
正如知乎所说,人感性和理性的程度不一,但是感觉大部分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都理性不起来。但是,对于在其他方面,比如学术,有所专注的研究生同学,确实可以做到能非常理性地对待感情和自己交往的对象,比如几乎不吃醋(或者就算吃醋也不表现),不做或很少做浪漫的事,要求“即使恋爱彼此仍然是独立的个体”这样的空间,遇到矛盾不会和对方争吵,而是要求双方先冷静一下再沟通。这只是性格使然,而不是感情投入的问题。
 
 
而这种看似“绝对理性”的情况却呈现出一派研究生婚姻的独特风景——大部分研究生结婚后仍然保持着婚前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婚礼往往只通知小范围,多年的老同学只是在偶然间得知某某已经结婚了,在就业时往往后就业的一方会为了避免异地而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
 

也许,这份校园里的平淡才是值得他们守护一生的爱情。

 

 
 
 
末 · 此间的少年
 
 
 

 

夜色已深,当笔者敲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接到了室友让帮忙联系他女友的室友——我社工的学妹,听起来他们是因为吃完饭回学校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而吵架了。这算是个不错的消息吗?

 
 
终究,我还是拨通了电话帮忙。
 
 
想想每年光混节,多少少男少女打着光混节的旗号开始了自己猛烈的爱情攻势,如果说能在研究生阶段多过几次光混节也算是一种美满的话,那么面临学业压力和未知未来少男少女们有何必在乎几个“春宵一刻值千金”呢?
 
此时,实验室外,热闹都是TA们的热闹,唯有抛光机在试样间那柔和的摩擦声陪伴着我——这“浪漫”的博士生活。
 

光棍节,如何理性地聊“研究生单身问题”?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huanbao/p/546833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