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linxu原则

时间:2016-05-09 19:02:24      阅读:18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linxu原则

linxu原则

1、一切皆文件

Linux系统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存为文件格式,一甚至于设备的访问入口都是文件的形式

2、有目的的单一的小程序组成,组合小程序完成复杂任务

使得我们要把许多的小程序融合到一起才能组成Linux整个复杂的系统

3、尽量避免捕获用户接口

尽量少和用户进行交互,一般用户只要发起一个任务进程之后,就不需要输入任何信息

4、配置文件保存为纯文本的格式

因此在Linux上想要配置服务的话,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就可以啦

Shell:Linux通过shell接口和用户进行交互


GUI: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鼠标点击等操作

    Gnome:c

    KDE:c++

    Xface:轻量级可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形界面

CLI: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interface) 命令行提示符(prompt)

    sh

    bash

    csh

    zsh

    ksh

    tcsh


在bash下,这个符号两种:

# 管理员(root)

$ 普通用户


在#/$后输入命令,敲击回车就可以执行。因为shell本身就是命令行接口,所以当我们输入一个命令敲击回车的时候,你输入的命令就被shell传给内核,由内核来判断这个程序是否有执行权限,以及能否执行,还包括从什么地方开始执行。


命令格式


命令格式: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命令 选项... 参数...

command opitions arguments


选项:修改命令的执行方式

    短选项:-char

多个短选项可以组合:-a -b = -ab,一般情况下前后顺序不影响结果

    长选项:--word

长选项不能组合使用,必须分开写


参数:命令作用对象。默认当前目录,否则就是指定的目录或文件。不过,参数也可以是多个,用空格分开,命令会分开作用于这些目录或文件

(1)ls 命令 (list)


列出,列表


作用: 可以列出文件与目录,也可列出指定路径下的文件与目录


详解:


ls    选项


-l      长格式显示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h      用"K","M","G"来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


-a      所有文件和目录


-A    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但不显示现行目录和上层目录


-d    显示目录自身属性


-i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inode编号


-r      逆序显示


-R    递归(recursive)显示


(2).cd 命令 (Change directory)


家目录,主目录, home directory


cd ~USERNAME: 进入指定用户的家目录


cd -:在当前目录和前一次所在的目录之间来回切换


例: cd /usr/local --->我们就可以进入/usr/local目录下,嘿嘿简单吧


(3).pwd 命令 (Printing Working directory)


Linux还存在一个虚拟终端(terminal):Ctrl+ait+F1-F6 可以切换,模拟多个用户的情况。


su:switch user 切换用户


su [-l] USERNAME 切换/半切换用户


passwd:修改密码,除了管理员(root)外的用户修改密码必须符合密码的复杂性原则


密码复杂性原则:

1.使用4中类别字符中的至少3种

2.大于7位

3.使用随机字符

4.定期更换

5.循环周期足够的长


login:

用户名:用户ID:Identity(计算机识别的是数,用户名不能作为认证标准)

认证机制:

    认证:Authentication

    授权:Authorization

    审计:Auditon(日志记录)

命令:可是二进制程序也可是脚本,一个可执行文件必须有执行入口,二进制文件开头有几个比较特殊的数叫做魔数(magic number),


shebang:

#!/bin/bash


Linux目录结构为倒置的树状,最上面的是根目录/,从根目录开始找的叫做绝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开始(working directory/current directory)开始找的叫做相对路径。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


Linux文件系统


rootfs:根文件系统


/boot: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kernel)、initrd、以及grub(bootloader)

/dev:设备文件

设备文件:

块设备:随机访问,数据块

字符设备:线性访问,按字节为单位

设备号:主设备号(major)和次设备号(minor)

/etc:配置文件

/home:用户的家目录,每个用户额家目录通常默认为/home/USERNAME 

/root:管理员的家目录

/lib:库文件

静态库:.a

动态库:.dll, .so (shared object)

/lid/modules:内核模块文件

/media:挂载点目录,移动设备

/mnt:挂载点目录,额外的临时文件系统

/opt:可选目录,第三方程序的安装目录

/proc:伪文件系统,内核映射文件

/sys:伪文件系统跟硬件设备相关的属性映射文件

/tmp:临时文件,/var/tmp

/var:可变化的文件

/bin:可执行文件,用户命令

/sbin:管理命令


/usr:shared,read-only

/usr/bin

/usr/sbin 

/usr/lib


/usr/local: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usr/local/lib


文件名命名规则:

1、长度不能超过255个字符

2、不能使用/当文件名

3、严格区分大小写


本文出自 “Linux”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whitley.blog.51cto.com/11489734/1771442

linxu原则

标签:linxu原则

原文地址:http://whitley.blog.51cto.com/11489734/1771442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