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精益创业》读后思考 2

时间:2016-05-12 21:23:49      阅读:13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4.你的“vison”不重要

以前常说顾客是上帝,在软件行业,更明确的说,应该是一定要搞清楚用户需求。
不说别的,在我们这里,可能有以下层次的阻碍因素:
公司文化,HQ要做什么,高层因素影响很大,有可能涉及竞争保密,更希望在底层员工面前树立“总是伟大正确”的形象
不确定性/信息过滤,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庞大组织,层级,加剧了信息耗散
“顾客”角色,某种意义上,HQ是从各海外组织购买产出物/技术等,扮演的是“买家”

这要求我们要找到一些合适的方法来测试我们提供的“服务”的质量。

接下来,我们从需求的角度来分类软件,

  • 一个极端是成熟的大众产品,
    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例,它满足了最公共的需求,换个语言版本的XP也能稍微操作一下。
  • 另一个极端是就给极少数人用的,
    例如在实验室里,自己开发一个软件,验证一个feature,自己怎么方便怎么写,如果失败了,可能以后都不会再运行这些代码。

但是更普遍的一种情况是,软件产品供一个团体使用,比如ERP,这更多的涉及到定制化,顾客偏好,以及实际的业务流程。

技术分享
(这里产品指的是像微信、微博、XP操作系统,这样的产出物,已经被市场接受,吻合用户习惯。但是数量是非常少的。
数量最多的,是为了某个目的做的原型,如演示某个功能,测试某个feature的性能,或为了研究开发的一个小系统。这样的产出物,使用者较少,以众多的开源产品/组件为基础,目的性强。)

可以明确的是,我们这些团队的产出物,或者 模块,是交付给另一个团队,或者少数人使用的。

你的“vision”不重要,最快速最低成本的找到“客户”需求最重要

5.增长引擎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精益创业提到了两个基石,
认知循环,显而易见,这个可以被我们吸纳。
增长引擎,这点在书中,大部分情况下,是和广大的未知顾客联系在一起的,隐含因素是:数据很大,相对独立。因此,有试错的空间。

在公司的实际环境中,HQ的人员数目总是有限的,能够影响最终决议的人数更是廖弱晨星。

大部分的测试方法,针对的都是“一定数量的顾客“,如A/B测试(对比测试)

这样看下来,以下两种沟通方式更适合:

  • 贵宾式 MVP?
  • 顾客访谈?

《精益创业》读后思考 2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xuyongshi02/article/details/51355220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