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Window对象:
是整个BOM的核心,所有对象和集合都以某种方式回接到window对象。Window对象表示整个浏览器窗口,但不必表示其中包含的内容。
Document对象:
实际上是window对象的属性。这个对象的独特之处是唯一一个既属于BOM又属于DOM的对象。从BOM角度看,document对象由一系列集合构成,这些集合可以访问文档的各个部分。
Location对象:
它是window对象和document对象的属性。Location对象表示载入窗口的URL,此外它还可以解析URI.
Navigator对象:
Navigator包含大量Web浏览器相关的信息。各种浏览器支持该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不尽相同。
Screen对象:
通过其可以获取用户屏幕相关的信息
BOM是浏览器对象模型,用来获取或设置浏览器的属性、行为,例如:新建窗口、获取屏幕分辨率、浏览器版本号等。 DOM是文档对象模型,用来获取或设置文档中标签的属性,例如获取或者设置input表单的value值。 BOM的内容不多,主要还是DOM。 由于DOM的操作对象是文档(Document),所以dom和浏览器没有直接关系。
BOM 部分
BOM
的核心是window
,而window
对象又具有双重角色,它既是通过js访问浏览器窗口的一个接口,又是一个Global
(全局)对象。这意味着在网页中定义的任何对象,变量和函数,都以window作为其global
对象。
window.close(); //关闭窗口
window.alert("message"); //弹出一个具有OK按钮的系统消息框,显示指定的文本
window.confirm("Are you sure?"); //弹出一个具有OK和Cancel按钮的询问对话框,返回一个布尔值
window.prompt("What‘s your name?", "Default"); //提示用户输入信息,接受两个参数,即要显示给用户的文本和文本框中的默认值,将文本框中的值作为函数值返回
window.status //可以使状态栏的文本暂时改变
window.defaultStatus //默认的状态栏信息,可在用户离开当前页面前一直改变文本
window.setTimeout("alert(‘xxx‘)", 1000); //设置在指定的毫秒数后执行指定的代码,接受2个参数,要执行的代码和等待的毫秒数
window.clearTimeout("ID"); //取消还未执行的暂停,将暂停ID传递给它
window.setInterval(function, 1000); //无限次地每隔指定的时间段重复一次指定的代码,参数同setTimeout()一样
window.clearInterval("ID"); //取消时间间隔,将间隔ID传递给它
window.history.go(-1); //访问浏览器窗口的历史,负数为后退,正数为前进
window.history.back(); //同上
window.history.forward(); //同上
window.history.length //可以查看历史中的页面数
document对象
document对象:实际上是window对象的属性,
document == window.document为true,是唯一一个既属于BOM又属于DOM的对象
document.lastModified //获取最后一次修改页面的日期的字符串表示
document.referrer //用于跟踪用户从哪里链接过来的
document.title //获取当前页面的标题,可读写
document.URL //获取当前页面的URL,可读写
document.anchors[0]或document.anchors["anchName"] //访问页面中所有的锚
document.forms[0]或document.forms["formName"] //访问页面中所有的表单
document.images[0]或document.images["imgName"] // 访问页面中所有的图像
document.links [0]或document.links["linkName"] //访问页面中所有的链接
document.applets [0]或document.applets["appletName"] //访问页面中所有的Applet
document.embeds [0]或document.embeds["embedName"] //访问页面中所有的嵌入式对象
document.write(); 或document.writeln(); //将字符串插入到调用它们的位置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jiafengBlog/p/549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