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TCP的连接建立与连接释放

时间:2016-05-15 19:55:47      阅读:19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一.TCP的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假定主机A运行的是TCP客户程序,而B运行的是TCP服务器程序。最初两端的TCP进程都是CLOSE(关闭)状态。A主动打开连接,而B被动打开连接。

    B的TCP服务器进程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P,准备接受客户进程的连接请求。然后服务器进程就处于LISTEN(收听)状态,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如有。即作出相应。

    A的TCP客户进程也是首先创建传输控制块TCP,然后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这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x。TCP规定,SYN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要消耗掉一个序号。这时,TCP客户进程进入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

    B收到连接请求报文后,如果同样建立连接,则向A发送确认。在确认报文中应把SYN位和ACK位都置为1,确认号ack=x+1,同时也为自己选择一个初始序号seq=y。这个报文段也不能携带数据,但同样要消耗掉一个序号。这时TCP服务器进程进入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

    TCP客户进程收到B的确认后,还要向B给出确认。确认报文段的ACK置去,确认号ack=y+1,而自己的序号seq=x+1。TCP的标准规定,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但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个数据报文段的序号仍是seq=x+1.这时,TCP连接已建立,A进入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状态。

    当B收到A 的确认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

    A还要发送一次确认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B,因而产生错误。

    (1)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的正常情况

            A发出连接请求,但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于是A再重传一次连接请求。后来收到了确认,建立了连接。数据传输完毕后,就释放了连接。A共发送了两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其中第一个丢失,第二个到达了B。没有“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2)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的异常情况

            A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些网络结点长时间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后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B。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B收到此时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A又发出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A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定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有B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

            由于现在A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B的确认,也不会向B发送数据。但 B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 已经建立了,并一直等待A发来数据。B的许多资源就会被浪费。

        采用三次握手的方法就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产生。

二.TCP的连接释放(四次挥手

    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双方都可释放连接。现在A 和B都处于ESTABLISHED状态。A的应用进程先向其TCP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接。

    A把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的FIN=1,其序号seq=u,等待B的确认。

    B发出确认,确认号ack=u+1,而这个报文段自己的序号seq=v。TCP服务器进程通知高层应用进程。

    从A到B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了,TCP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B若发送数据,A仍要接收。也就是说,从B到A这个方向的连接并未关闭,这个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若B已经没有要向A发送的数据,其应用进程就通知TCP释放连接。

    A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在确认报文段中ACK=1,确认号ack=w+1,自己的序号seq=u+1。TCP连接必须经过时间2MSL后才真正释放掉。

    其中A必须等到2MSL的时间的原因:

    (1)为了保证A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B;

    (2)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A在发送完最后一个ACK报文段后,再经过2MSK,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就可以使下一个新的连接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本文出自 “zwy”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0548195.blog.51cto.com/10538195/1773660

TCP的连接建立与连接释放

标签: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原文地址:http://10548195.blog.51cto.com/10538195/1773660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