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关键字:层高随机
跳跃表支持平均O(logN)、最坏O(N)复杂度的结点查找,还可以通过顺序性操作来批量处理结点。
在大部分情况下,跳跃表的效率可以和平衡树相媲美,因为跳跃表的实现比平衡树来得更为简单,所以不少程序都使用跳跃表代替平衡树。
Redis使用跳跃表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之一,如果有一个有序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比较多,或有序集合中元素的成员是比较长的字符串时,Redis就会使用跳跃表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
Redis只在两个地方用到了跳跃表,一个是实现有序集合键,另一个是在集群结点中用作内部数据结构
Redis的跳跃表由redis.h/zskiplistNode和redis.h/zskiplist两个结构定义:
/*
* 跳跃表节点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成员对象
robj *obj;
// 分值
double score;
// 后退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层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前进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跨度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zskiplistNode结构包含以下属性:
层(level)数组可以包含多个元素:每个层带有两个属性:前进指针和跨度。前进指针用于访问位于表尾方向的其他结点,而跨度则记录了前进指针所指向结点和当前节点的距离。当程序从表头向表尾进行遍历时,访问会沿着层的前进指针进行。层的数量越多,访问其他结点的速度就越快。
后退(backward)指针:结点中用BW字样标记结点的后退指针,它指向位于当前节点的前一个结点。后退指针在程序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时使用。与可以一次跳过多个结点的前进指针不同,每个结点只有一个后退指针,所以每次只能后退至前一个结点
分值(score):一个double类型的浮点数,跳跃表中,结点按各自所保存的分值从小到大排列
/*
* 跳跃表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表中节点的数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表中层数最大的节点的层数
int level;
} zskiplist;
zskiplist结构用于保存跳跃表结点的相关信息,如结点数量,指向表头结点和表尾结点的指针等:
表头结点和其他结点的构造是一样的:表头结点也有后退指针、分值和成员对象,不过表头结点的这些属性都不会被用到。
关键字:升级规则
整数集合(intset)是集合键的底层实现之一,当一个集合只包含整数值元素,并且这个集合的元素数量不多时,Redis就使用整数集合作为集合键的底层实现。
typedef struct intset {
// 编码方式
uint32_t encoding;
// 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
uint32_t length;
// 保存元素的数组
int8_t contents[];
} intset;
整数集合(intset)是Redis用于保存整数值的集合抽象数据结构,可以保存类型为int16_t、int32_t或int64_t的整数值,并且保证集合中不会出现重复元素。
contents数组是 整数集合的底层实现:整数集合的每个元素都是contents数组的一个数组项,各个项在数组中按值的大小从小到大有序排列,并且数组中不包含任何重复项
length属性记录了整数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即contents数组的长度
encoding属性:虽然intset结构将contents属性声明为int8_t类型的数组,但实际上contents数组并不保存任何int8_t类型的值,contents数组的真正类型取决于encoding属性的值
当将一个新元素添加到整数集合里面,并且新元素的类型比整数集合现有所有元素的类型都要长时,整数集合需要先进行升级(upgrade),然后才能将新元素添加到整数集合里面。
升级整数集合并添加新元素共分为三步进行:
因为每次向整数集合添加新元素都可能会引起升级,而每次升级都需要对底层数组中已有的所有元素进行类型转换,所以向整数集合添加新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引发升级的新元素长度总是比整数集合现有所有元素的长度都大,所以这个新元素的值要么大于所有现有元素,要么小于所有现有元素:
整数集合的升级策略有两个好处:
提升整数集合的灵活性,可以随意将int16_t、int32_t或int64_t类型的整数添加到集合中,不必担心出现类型错误
节约内存,这样做可以让集合能同时保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值,又可以确保升级操作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
整数集合不支持降级操作,一旦对数组升级,编码就会一直保持升级后的状态。
关键字:连锁更新
压缩列表(ziplist)是列表键和哈希键的底层实现之一。当一个列表键只包含少量列表项,且每个列表项要么是小整数值,要么是长度比较短的字符串,那么Redis就会是一压缩列表来做列表键的底层实现
压缩列表是Redis为了节约内存开发的,是由一系列特殊编码的连续内存块组成的顺序型(sequential)数据结构。一个压缩列表可以包含任意多个结点(Entry),每个结点保存一个字节数组或一个整数值。
/*
空白 ziplist 示例图
area |<---- ziplist header ---->|<-- end -->|
size 4 bytes 4 bytes 2 bytes 1 byte
+---------+--------+-------+-----------+
component | zlbytes | zltail | zllen | zlend |
| | | | |
value | 1011 | 1010 | 0 | 1111 1111 |
+---------+--------+-------+-----------+
^
|
ZIPLIST_ENTRY_HEAD
&
address ZIPLIST_ENTRY_TAIL
&
ZIPLIST_ENTRY_END
非空 ziplist 示例图
area |<---- ziplist header ---->|<----------- entries ------------->|<-end->|
size 4 bytes 4 bytes 2 bytes ? ? ? ? 1 byte
+---------+--------+-------+--------+--------+--------+--------+-------+
component | zlbytes | zltail | zllen | entry1 | entry2 | ... | entryN | zlend |
+---------+--------+-------+--------+--------+--------+--------+-------+
^ ^ ^
address | | |
ZIPLIST_ENTRY_HEAD | ZIPLIST_ENTRY_END
|
ZIPLIST_ENTRY_TAIL
*/
/*
* 保存 ziplist 节点信息的结构
*/
typedef struct zlentry {
// prevrawlen :前置节点的长度
// prevrawlensize :编码 prevrawlen 所需的字节大小
unsigned int prevrawlensize, prevrawlen;
// len :当前节点值的长度
// lensize :编码 len 所需的字节大小
unsigned int lensize, len;
// 当前节点 header 的大小
// 等于 prevrawlensize + lensize
unsigned int headersize;
// 当前节点值所使用的编码类型
unsigned char encoding;
// 指向当前节点的指针
unsigned char *p;
} zlentry;
每个压缩列表结点可以保存一个字节数组或者一个整数值,其中,字节数组可以是以下三种长度的其中一种:
整数值则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
每个压缩列表结点都由previous_entry_length、encoding、content三个部分:
结点的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以字节为单位,记录了压缩列表中前一个结点的长度。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的长度可以是1字节或5字节
若前一结点的长度小于254字节,那么previous_entry_length的长度为1字节:前一结点的长度就保存在这一个字节里面
如果前一结点长度大于等于254字节,那么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的长度为5字节:其中属性的第一字节会被设置为0xFE(十进制254),而之后的四个字节则用于保存前一结点的长度
因为结点的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记录了前一个结点的长度,所以程序可以通过指针运算,根据当前节点的起始地址计算出前一个结点的起始地址
压缩列表的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操作就是使用这一原理实现的,只要拥有一个指向某个结点起始地址的指针,那么通过这个指针以及这个结点的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就可以一直向前一个结点回溯,最终到达压缩列表的表头结点。
encoding属性记录了结点的content属性所保存数据的类型以及长度:
content属性保存结点的值,结点值可以是一个字节数组或整数,值的类型和长度由节点的encoding属性决定
压缩列表的添加新节点操作和删除结点操作都可能会引发连锁更新:
连锁更新在最坏情况下需要对压缩列表执行N次空间重分配操作,而每次空间重分配的最坏复杂度为O(N),所以连锁更新的最坏复杂度为O(N^2)
尽管连锁更新的复杂度较高,但它真正造成性能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字:编码转换,多态命令,内存回收与共享,LRU
Redis基于以上数据结构创建了一个对象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字符串对象、列表对象、哈希对象、集合对象和有序集合对象这五种类型的对象,每种对象都用到了至少一种以上数据结构。
使用对象的好处:
Redis使用对象来表示数据库中的键和值,数据库中新创建一个键值对时,至少会创建两个对象:键对象,用作键值对的键,值对象,用作键值对的值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
// 类型
unsigned type:4;
// 编码
unsigned encoding:4;
// 对象最后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用于计算对象的空转时长
// 当服务器占用的内存数超过了maxmemory选项设置的上限时,空转时长高的那部分键会优先被服务器释放,从而回收内存
unsigned lru:REDIS_LRU_BITS; /* lru time (relative to server.lruclock) */
// 引用计数
int refcount;
// 指向实际值的指针
void *ptr;
} robj;
Redis中的每个对象都由一个redisObject结构表示,该结构中的type属性、encoding属性和ptr属性与保存数据有关:
对于Redis数据库保存的键值对来说,键总是一个字符串对象,而值则可以是字符串对象、列表对象、哈希对象、集合对象或者有序集合对象的一种
type命令的实现方式也类似,对一个数据库键执行type命令时,命令返回的结果为数据库键对应的值对象的类型。
encoding属性记录了对象所使用的编码,即对象使用了什么数据结构作为对象的底层实现
通过encoding设定对象所使用的编码,使得Redis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为一个对象设置不同的编码,从而优化对象在某一场景下的效率
字符串对象的编码可以是int、raw或embstr。
如果一个字符串对象保存的是long类型的整数值,那么字符串对象会将整数值保存在字符串对象结构的ptr属性里(将void*转换成long),并将字符串对象的编码设置为int。
如果字符串对象保存的是一个字符串值,并且这个字符串值的长度小于等于32字节,那么字符串对象将使用embstr编码的方式来保存这个字符串值。
可以用long double类型表示的浮点数在Redis中也是作为字符串值保存的。
对于int编码的字符串对象,如果我们向对象执行了一些命令,使对象保存的不再是整数,而是一个字符串值,那么字符串对象的编码将从int变为raw。
embstr编码的字符串对象实际上是只读的。对embstr编码的字符串对象执行任何修改命令时,程序会先将对象的编码从embstr转换成raw,然后再执行修改命令。所以,embstr编码的字符串对象在执行修改命令后,总会变成一个raw编码的字符串对象
列表对象的编码可以是ziplist或Linkedlist。
ziplist编码的列表对象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实现,每个压缩列表结点(Entry)保存了一个列表元素。
Linkedlist编码的列表对象使用双端链表作为底层实现,每个双端链表结点(Node)保存一个字符串对象,而每个字符串对象保存一个列表元素。
当列表对象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列表对象使用ziplist编码:
否则使用linkedlist编码。
哈希对象的编码可以是ziplist或hashtable。
ziplist编码的哈希对象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实现,每当有新的键值对要加入到哈希对象时,程序会先将保存键的压缩列表结点推入到压缩列表表尾,然后再将保存值的压缩列表结点推入到压缩列表表尾:
hashtable编码的哈希对象使用字典作为底层实现,哈希对象中的每个键值对都使用一个字典键值对来保存:
当哈希对象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哈希对象使用ziplist编码:
否则需要使用hashtable编码。
集合对象的编码可以是intset或hashtable。
intset编码的集合对象使用整数集合作为底层实现,集合对象包含的所有元素都被保存在整数集合里。
hashtable编码的集合对象使用字典作为底层实现,字典的每个键都是一个字符串对象,每个字符串对象包含一个集合元素,而字典的值则全部被设置为null.
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使用intset编码:
否则使用hashtable编码。
有序集合的编码可以是ziplist或skiplist。
ziplist编码的有序集合对象使用压缩列表作为底层实现,每个集合元素使用两个紧挨在一起的压缩列表结点保存,第一个结点保存元素的成员(member),第二个元素则保存元素的分值(score)。
压缩列表内的集合元素按分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分值较小的元素靠近表头的方向,分值较大靠近表尾。
skiplist编码的有序集合对象使用zset结构作为底层实现,一个zset结构同时包含一个字典和一个跳跃表:
/*
* 有序集合
*/
typedef struct zset {
// 字典,键为成员,值为分值
// 用于支持 O(1) 复杂度的按成员取分值操作
dict *dict;
// 跳跃表,按分值排序成员
// 用于支持平均复杂度为 O(log N) 的按分值定位成员操作
// 以及范围操作
zskiplist *zsl;
} zset;
有序集合每个元素的成员都是一个字符串对象,而每个元素的分值都是一个double类型的浮点数。
虽然zset结构同时使用跳跃表和字典来保存有序集合元素,但这两种数据结构都会通过指针来共享相同元素的成员和分值,所以同时使用跳跃表和字典保存集合元素,不会产生重复成员和分值,不会因此浪费额外内存。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对象使用ziplist编码:
否则有序集合对象使用skiplist编码。
Redis中用于操作键的命令可分为两种类型:
在执行一个类型特定的命令之前,Redis会先检查输入键的类型是否正确,然后再决定是否执行给定的命令。
类型特定命令的类型检查是通过redisObject结构的type属性来实现的:
Redis还会根据对象的编码方式,选择正确的命令实现代码来执行命令。
Redis通过引用计数技术实现内存回收机制。
对象的引用计数信息会随着对象的使用状态而不断变化:
基于引用计数的对象共享机制使Redis更节约内存。
Redis的共享对象包括字符串键,以及那些在数据结构中嵌套了字符串对象的对象(linkedlist编码的列表对象、hashtable编码的哈希对象、hashtable编码的集合对象,zset编码的有序集合对象)也可以使用这些共享对象。
Redis只对包含整数值的字符串对象进行共享。
《Redis设计与实现》[第一部分]数据结构与对象-C源码阅读(二)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ymrfzr/article/details/5153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