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由于本人是这方面的小白,所以很多都是最基础的,可以自行决定。
环境:Ubuntu
su - root 切换到root
之后回要求你输入rootPassword: (安装Ubuntu14.04后默认是没有主动设置root密码的,也就无法进入根用户)
设置密码:
注意:这个新密码就是root的密码,可以与当前用户的密码不同。
在终端中输入 su root,然后输入root的密码,验证成功即可切换到root用户。在root用户下做完操作后,用exit命令即可退出root用户,退回当前登陆用户。
复制命令:
删除命令:
最后是mv移动命令:
下载源码和编译:
sudo git cone git://git.videolom.org/x264.git //下载git包的源码,如果是root用户可以去掉"sudo"
./configure 或者 ./config
vi/vim/gedit三种模式:
x 删除光标当前位置处的1个字符
[n]x 删除从当前光标所在位开始处的n个字符
dd 同1)处解释
[n]dd
u
[n]yy 将光标所在行下的n行(n包括自己)拷贝
p 将拷贝的内容粘贴到光标所在行的下面
HOME 行首
END 行尾
shift+^ 行首
shift+$ 行尾
shift+g 最后一行
[n]shfit+g 第n行
[1]shfit+g 第1行
PageUP 向前翻1版
PageDown 向后翻1版
gg 第1行
[n]gg 第n行
/keyword n后一个 N前一个
?keyword n前一个 N后一个
1):set number|nu 显示行号 :set nonumber|nonu 取消行号
2):w 保存
3):w filename 保存到文件filename
4):wq 保存并退出
5):q! 强制退出,不保存
6):wq! 强制保存并退出,用于对没有权限的文件提取权限
7):1,100w file2 将1-100行保存到文件file2
8):r /etc/passwd 从/etc/passwd读取内容,插入到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
9):%s/this/that 将每一行的第一个this替换成that
10):%s/this/that/g 将每行的所有this替换成that
11):!command [option]
创建目录:
mkdir [选项] 目录...
mkdir test 空目录
mkdir test test1 test2 多个目录
mkdir -p test/lala 创建子目录,如果没有test则先创建test目录在创建子目录
命令参数:
-m, --mode=模式,设定权限<模式> (类似 chmod),而不是 rwxrwxrwx 减 umask
-p, --parents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v, --verbose 每次创建新目录都显示信息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
查找命令:
find ~ -name "*.log" -print
想要在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中查找所有的‘ *.log‘文件,可以用:
find . -name "*.log" -print
想要的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中查找文件名以一个大写字母开头的文件,可以用:
find . -name "[A-Z]*" -print
想要在/etc目录中查找文件名以host开头的文件,可以用:
find /etc -name "host*" -print
想要查找$HOME目录中的文件,可以用:
find ~ -name "*" -print 或find . -print
要想让系统高负荷运行,就从根目录开始查找所有的文件。
find / -name "*" -print
如果想在当前目录查找文件名以一个个小写字母开头,最后是4到9加上.log结束的文件:
命令:
find . -name "[a-z]*[4-9].log" -print
命令:
find test -path "test/test4" -prune -o -print
如在当前目录下查找文件权限位为755的文件,即文件属主可以读、写、执行,其他用户可以读、执行的文件,可以用:
[root@localhost test]# find . -perm 755 -print
还有一种表达方法:在八进制数字前面要加一个横杠-,表示都匹配,如-007就相当于777,-005相当于555,
命令:
find . -perm -005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ouDanDan/p/555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