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文链接:http://blog.jeoygin.org/archives/477
Actor这个模型由Carl Hewitt在1973年提出,Gul Agha在1986年发表技术报告“Actors: A Model of Concurrent Computation in Distributed Systems”,至今已有不少年头了。在计算机科学中,它是一个并行计算的数学模型,最初为由大量独立的微处理器组成的高并行计算机所开发,Actor模型的理念非常简单:天下万物皆为Actor。
Actor之间通过发送消息来通信,消息的传送是异步的,通过一个邮件队列(mail queue)来处理消息。每个Actor是完全独立的,可以同时执行它们的操作。每一个Actor是一个计算实体,映射接收到的消息到以下动作:
以上三种动作并没有固定的顺序,可以并发地执行。Actor会根据接收到的消息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一个Actor系统中,包含一个未处理的任务集,每一个任务由以下三个属性标识:
简单起见,可以把一个任务视为一个消息,在Actor之间传递包含以上三个属性的值的消息。
Actor模型有两种任务调度方式:基于线程的调度以及基于事件的调度:
综上,我们知道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事物都抽象成一个Actor:
那么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将一个大规模的任务分解为一些小任务,这些小任务可以由多个Actor并发处理,从而减少任务的完成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要在3台物理节点上运行一个WordCount作业,可以将这个作业细分为Split、Count和Merge三种任务(任务的target是物理节点的地址,communication可能包含文本、单词及计数等),根据需求要有Split Actor、Count Actor和Merge Actor。整个作业的处理流程以下: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Actor系统跟数据驱动系统比如数据流相近,可以自定义任务的流向及其处理过程。Actor模型被广泛使用在很多并发系统中,比如Email、Web Service等等。
参考资料
(1) G. Agha, Actors: A Model of Concurrent Computation in Distributed Systems. Cambridge, MA, SA: MIT Press,1986.
(2)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or_model
(3) ActorLite:一个轻量级Actor模型实现(上)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angren1992/p/556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