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ginx.conf的组成模块如下:
events{
.................
}
http{
...............
Server{
................
}
Server{
................
}
...............
https{
...............
}
}
二nginx.conf文件详解
user nginx nginx;
定义nginx运行的用户及用户组
worker_processes 2;
nginx进程数,根据硬件调整,建议设置为等于CPU总核心数或2倍于CPU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错误日志,存放路径
pid logs/nginx.pid;
pid(进程标识符),存放路径
worker_rlimit_nofile 204800;
指定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描述符:数目。
这个指令是指当一个nginx进程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数目,理论值应该是最多打开文件数(ulimit -n)与nginx进程数相除,但是nginx分配请求并不是那么均匀,所以最好与ulimit -n 的值保持一致。在linux 2.6内核下开启文件打开数为65535,worker_rlimit_nofile就相应应该填写65535。这是因为nginx调度时分配请求到进程并不是那么的均衡,所以假如填写10240,总并发量达到3-4万时就有进程可能超过10240了,这时会返回502错误。
##配置事件
events
{
use epoll;
使用epoll的I/O 模型,linux建议epoll,FreeBSD建议采用kqueue,window下不指定。
补充说明:
与apache相类,nginx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事件模型
A)标准事件模型
Select、poll属于标准事件模型,如果当前系统不存在更有效的方法,nginx会选择select或poll
B)高效事件模型
Kqueue:使用于FreeBSD 4.1+, OpenBSD 2.9+, NetBSD 2.0 和 MacOS X.使用双处理器的MacOS X系统使用kqueue可能会造成内核崩溃。
Epoll:使用于Linux内核2.6版本及以后的系统。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每个工作进程的最大连接数量。根据硬件调整,和前面工作进程配合起来用,尽量大,但是别把cpu跑到100%
keepalive_timeout 60;
keepalive超时时间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4k;
客户端请求头部的缓冲区大小。这个可以根据系统分页大小来设置,一般一个请求头的大小不会超过1k,不过由于一般系统分页都要大于1k,所以这里设置为分页大小。
分页大小可以用命令getconf PAGESIZE 取得。
[root@web001 ~]# getconf PAGESIZE
4096
但也有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超过4k的情况,但是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该值必须设置为“系统分页大小”的整倍数
open_file_cache max=65535 inactive=60s;
这个将为打开文件指定缓存,默认是没有启用的,max指定缓存数量,建议和打开文件数一致,inactive是指经过多长时间文件没被请求后删除缓存。
open_file_cache_valid 80s;
这个是指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缓存的有效信息
open_file_cache_min_uses 1;
open_file_cache指令中的inactive参数时间内文件的最少使用次数,如果超过这个数字,文件描述符一直是在缓存中打开的,如果有一个文件在inactive时间内一次没被使用,它将被移除。
}
##设定http服务器,利用它的反向代理功能提供负载均衡支持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设定mime类型,类型由mime.type文件定义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log_format log404 ‘$status [$time_local] $remote_addr $host$request_uri $sent_http_location‘;
日志格式设置。
$remote_addr与$http_x_forwarded_for用以记录客户端的ip地址;
$remote_user:用来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time_local: 用来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
$request: 用来记录请求的url与http协议;
$status: 用来记录请求状态;成功是200,
$body_bytes_sent :记录发送给客户端文件主体内容大小;
$http_referer:用来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记录客户浏览器的相关信息;
通常web服务器放在反向代理的后面,这样就不能获取到客户的IP地址了,通过$remote_add拿到的IP地址是反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反向代理服务器在转发请求的http头信息中,可以增加x_forwarded_for信息,用以记录原有客户端的IP地址和原来客户端的请求的服务器地址。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404.log log404;
用了log_format指令设置了日志格式之后,需要用access_log指令指定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
sendfile on;
sendfile指令指定 nginx 是否调用sendfile 函数(zero copy 方式)来输出文件,对于普通应用,必须设为on。如果用来进行下载等应用磁盘IO重负载应用,可设置为off,以平衡磁盘与网络IO处理速度,降低系统uptime。
tcp_nopush on;
此选项允许或禁止使用socke的TCP_CORK的选项,此选项仅在使用sendfile的时候使用
keepalive_timeout 120;
keepalive超时时间
gzip on;
本文出自 “真水无香”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hengyanli.blog.51cto.com/11399167/1789729
原文地址:http://chengyanli.blog.51cto.com/11399167/178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