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你的经验正在蒙蔽你的双眼

时间:2016-06-17 19:22:20      阅读:14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现在有很多有趣的文章,都在向你生动地讲述,如何使你成为一名最优秀的人:最高效的人,最具创造力的人,最佳倾听者,最睿智的自我营销人士。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就自我,而且我们还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能够做得更好,那怕更好的程度只有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二。

  我们阅读,我们试验,我们不断地从我们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担忧额外的那几个百分点,以至于让它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无法看到更大变化的潜力。

  因此,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法。

  与其挣扎努力只是为了争取那么一丁点儿的优势,为什么不能打破常规,一切都从新再来呢?

  为什么你应该抛弃一切

  我是恰克·帕拉尼克的忠实信徒,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生活经验都可以从其所著的《搏击俱乐部》一书中获得:

  “只有当我们失去一切的时候,我们才有了做任何事情的可能。”

  你也许觉得,你目前的生活,自我感觉还是挺自由的。但是我认为,公正地说,我们都已经多多少少地陷入了某种困境。所谓困境,不仅是指我们承受的来自财务和社会方面的压力,更主要的是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构建起来的精神围墙和偏见。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一书中,罗伯特·波西格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南印度捉猴子”的故事 – 把一只掏空的椰子和一个固定的木桩连在一起,然后放一些米饭在这个空椰子里面,要想拿到这些米饭,只有通过椰子壳上的一个小洞。当猴子伸手进入这个小洞,然后抓住尽可能多的米饭,这时候,猴子的手就再也不能从椰子中抽出来了,因为一个攥着米饭的拳头无法通过那个小洞,所以就被逮着了 – 猴子之所以能被逮着,并不是因为任何物理的原因,而是因为猴子自己不愿意放弃(已经拿在手里的米饭)。

  

技术分享

 

  Monkey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遭遇诸如手握米饭这类事情 – 无论是思想上的、情感上的、还是价值观念上的 – 即使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对我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在我们应该选择放手的时候,经验束缚了我们。

  这种现象有一个更科学化的名字,叫做“定势效应” – 其意思是说,一些偏见和过往经验可以蒙蔽我们的双眼,其结果就是,我们无法看到那些更好的选择。

  为了证明这个效应的影响程度,奥地利心理学家 Merim Bilalic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她给一些国际象棋大师展示了一盘棋局,并且给出如何获胜的两种方法:一个是众所周知的五步法,另一个却是少有人知的古怪下法,实际上该方法只需三步即可获胜。

  几乎每一位象棋大师都选择了那个众所周知的五步法,但最终却是一种较慢的获胜途径。正如 Bilalic 事后解释的那样:

  “即使是这些象棋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也不能看到赢得胜利的最佳途径,因为那个他们熟知的解决办法已经控制了他们的思想和大脑。”

  经验带给你的阻碍与其给予你的启发一样多。

  如何拿掉“障眼物”

  在所有与此相关的事情当中,最难的一件就是“你几乎没有可能看到你无法看到的事物”。我们通过我们过往的经验和经历构建我们的世界观,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设想未来所有发生的事情只是过去经历的映射或镜像。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过往的经验和经历将会很容易让我们一叶障目,阻碍我们发现无穷无尽的(可能是更好的)选项和可能,因为它们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视野范围。

  因此,为了让我们重新看到这些,我们应该如何训练我们自己呢?

  忘掉自我(小我)

  这似乎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佛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放手或放下的关键性见解 – 忘掉你经过多年经验构建起来的“小我”。

  佛法中的一项核心信条大致是这样说的:放下我们的欲望、对物质的依恋以及不健康的关系(工作和生活)。可问题是,如果我们把它们从我们的大脑中硬推出去的话,出于对取而代之的“空”或“无”的担忧,我们对这些欲望和关系已经变得非常沉迷。

  “人们很难放弃那些让他们备受煎熬的东西和欲望。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他们宁愿选择承受这些已经熟知的痛苦。” 一行禅师

  但是,就像很多优秀的人告诉我们的那样,“空”或“无”并不是什么值得害怕的事情,相反,它是一个可以让你以崭新的眼光,在你没有过往经验束缚的情况下,重新面对这个世界的机会。

  “无处可去意味着随处可去。所以你只需游走在星空下。”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

  里奥·巴伯塔的博客 Zen Habits 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面对“空”或“无”问题以及怎样为你所用的重要建议。 如果你能仔细阅读这篇名曰《空杯心态》的文章以及这篇关于坦然放手的文章,你就算初步“遁入空门”了。

  破除偏见

  当我们创建我们独特的世界观时,我们向里面填充了许多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各种偏见以及道德伦理标准。当然,它们都非常重要,但是它们也是蒙蔽我们双眼的巨大障碍。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会在和别人见面之前,就开始不知不觉地判断一个人。对我们而言,由此方式形成的“先见”也最容易得到再次“验证”。我们不愿意敞开心扉,接收新的想法和新的事物,因为我们的经验大多来自我们过去的经历和偏见。我们不欢迎随机、混乱和无秩序的生活状态。

  你要知道,正是由于这种混乱和无秩序状态,才使得我们变得极具创造力。就像 Brain Pickings 的创办者 Maria Popova 女士说的那样,创造力是一种连接未连接事物的能力。

  破除你的偏见,让你自己对随机的想法和连接完全开放。

  再次成为一名初学者

  “在一名初学者的大脑中,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是在一名专家的思想里,就要少很多。” 铃木俊隆

  禅宗原则里的“初心”探讨了再次作为一名初学者体验生活的优势。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曾经看到一名婴儿学习走路:他们站起来,摇摇晃晃,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但是他们会坚定自信地继续站起身来。

  当你第一次学习一种新技能时,即使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你都会非常注意。你完整地体验了每一个瞬间,而且你始终处于一种专注和干劲十足的状态。

  我们一旦成为专家,我们就会失去这种清晰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的洞察力,并且在心理上进入一种类似自动驾驶的状态。

  表现的像初学者一样并不是说,为了保持你天真的心态,你需要抛弃过去的经验,与之相反,你应该把你的经验和天真看成用来构筑你自身优势的有效工具。

  “初心并不是要否定经验。它的意思是说,在如何将我们的经验应用于每一个新的环境这件事上,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思维。” Mary Jaksch

  思想漫步

  让你的思想随意畅想和游荡。不要只是一个下午,或者一个周末,最好是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

  思想漫步(Mind wandering)已经得到证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未雨绸缪,而且还可以借助思想在空间自由移动和关联,激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神奇方案似乎都是突然间“灵光乍现”的原因(想想艾萨克·牛顿和那棵苹果树的故事)。

  

技术分享

 

  Mind Wandering

  你正在试验和尝试各种解决办法的同时,你“错失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你预期所能得到的回报。

  对复杂事物的反思

  反思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对其加以运用,它会变得更加强大。

  以一名旁观者的心态回忆一下你自己的既往经历,想想自己做过的事情和决定。为什么你会那样做?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这项选择?

  反思也会影响到我们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哈佛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利用“双系统”学习(译注:一种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组合学习方式)的人,在其成绩的提高方面,无论试验场所是在实验室,还是真实世界,都比那些只利用单一方式学习的人高出23%。

  对你的偏见进行反思。反思那些看似会伤害你的事情,对此要自问为什么。不要一味地反思那些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你应该把反思看作一种工具或手段,真正将其用于深度探索和发现 – 究竟是哪些因素无形中影响了你的行为方式。

  ~~~

  如果我们确实需要从以上所述中汲取一定教训的话,我认为这个教训就是:我们过去的经验可能会让我们带上有色眼镜,阻碍我们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机会。

  我们之所以赋予过去如此大的权重,是为了帮助我们快速地作出反应和决策,但它也会让我们陷入一轮又一轮的重复循环之中。

  你必须打破这种循环。退一步就会给你一次客观看待世界的机会,没有偏见,放下成见,无需判断。

  当你停止依据你的过去定义你的未来时,你对你所能看到的事情,将会大为惊讶。

你的经验正在蒙蔽你的双眼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iwsonioo/p/559470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