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没开始学软件工程之前,我对软件工程这门课抱有很大期望,觉得会是一门彻底改变我编程能力的导向课程,就像滑铁卢战役注定了拿破仑的失败,我坚信软件工程这门课会注定我编程能力的突破。成为我人生的一季成功秀。
开始学软件工程,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洪亮而高昂的声音,我暗自庆幸终于遇到一个讲话干净利落直击要害的好老师,我立志要学好这门课,要好好编程。前几周我认真的写着老师布置的若干博客,并在Github上发表了第一个自己做得程序,感觉小有成就,每天沉浸在编程的欢乐中,感觉到生活过的好充实。就这样,我坚持着,时常翻阅邹新老师写的《构建之法》,不知不觉中被书中的代码规范,代码优化等思想所触动,不由自主的注意起这方方面面应该遵守的某种规则,代码有了必要的缩进,有特殊意义的代码段加上必要的标注,循环语句的空间分配占用内存,语法语义的错误,变量的使用和无用的变量造成空间的浪费,bug的调试及必要的解决。但是渐渐的后面的作业越来越多,团队项目的开始,各科的做业和大作业逼近,作业巨多,这种身负重担的感觉持续,蔓延,最后将我淹没。留给软件工程的时间越来越少,恰相反,软件工程的作业一天天逼近,一天天增加,一天天无情将我抛弃,我就想要不先放下软件工程作业,将其他的考试,作业先完成。之后,再将软件工程作业补上,这种想法很快就被一个个最后期限给打断。所以一边是考试,一边是其他科的作业,还有期限将近的软件工程的作业。一天就这三种任务。起先软件工程的作业质量还是挺高的,但是越到后面巨量的作业让我妥协,意识中“偷工减料”,不然作业考试都要泡汤了放松时间就更别提了(由于自己基础比较差,编程时间是出奇的长,效率是出奇的低),可喜的是我发现我每次为了写软件工程这门课的作业,就去图书馆借书,很长时间没去的图书馆突然在这个学期变得这么有价值,激发了我的学习欲望,重新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结果是我为了软件工程的作业读的书对其他作业的完成起了极大的作用,让我对整个培养计划的体系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当我做其他科作业的时候,编程速度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也渐渐爱上了Android课程、JavaEE课程、图像处理Matlab,在那时我的心情难以言表,明白了老师的用心良苦,苦多到我们满脑子都是“苦”。软件工程真是一门可以有这么大辐射力的学科,可以将它的周边学科串联成珠,连成线,造成塔,铺成路。真所谓软件工程给我们关掉了“拿来主义”好逸恶劳,这种普遍的大学生学风不正现象。却给我们打开了把住问题自己探索,自己研究,总结提高这扇满是草原的大门。软件工程这门课不仅涉及到知识层面,更多的给予我们这些当下沾沾自喜享受生活的大学生给以强烈的精神教育,求知欲是当代大学生紧缺的精神食粮。
学到的知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解问题,过滤掉非核心的信息,抽象出关键信息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和算法,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这要依赖于数学原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能给予软件初期设计的真确的指导,一个项目的开头和基础都是源于软件的需求分析。要认真的理解用户所需的功能框架,并结合实际有效地建立框架,做必要的删减。
团队合作对于整个项目的推进有着主导的作用,每个人必须为了团队而牺牲自己的时间来确保项目的整体运行。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不了了之。
开发中有时遇到无法解决的关系问题,可以将问题放入到用户场景中进行必要的分析,再将问题抽出来,解决并整理。
软件工程这门课给了我们极大的发挥空间,激励着我们重拾以前的知识,将编程化敌为友,不断地汲取别人的优点,摒弃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一直在路上,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名言警句。在软件工程中不断出现他们的影子,教导我们要摆正态度,要向他人学习。坚持改正自己,清者自清。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jj123456/p/560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