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时间:2016-06-24 01:40:39      阅读:13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不得不说,这本书真是比学校发的教程《软件工程导论》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就是黑,不服憋着。

     首先,《构建之法》这本书整体给我的感觉便是平易近人,没有了平日里教材的过度严谨到不近人情,也不会像各类导论书籍那样过于泛化而最后几乎没有深入剖析了解的地方;再配合了作者诙谐幽默的语气,读起来仿佛便正和一位朋友探讨软件工程行业的种种,时而有会心一笑,时而有引人深思。

     在《构建之法》中,一开始作者便表述了自己对于当下软件工程教授方法道路的探索和尝试,并给任课老师、助教提供了十分多的建议。详尽的表格计划与分析,看起来十分完善的介绍文字,但其实也正如他自己所写,在中国,软件工程的教育改革道路还十分漫长,不提我们投入时间可能根本无法达到国外一流大学工作量水平(国内课程量多且均有硬性指标),普遍缺少最基本的项目开发素质才是很难在一个学期内追赶上来的,据我自己的体验就是每一次要交文档时,都是要先现上网搜索下一个范例模板,然后发现这模板太过于专业和详尽,自己根本不需要也写不来这么些条目,便各种删改,结果就是又太过于简陋,如果想要依靠自学习得这种软件工程开发的素质,我觉得一个学期的时间远远不够,上赶着进度来也只会是连半成品也算不上的东西。

     关于模拟实战和用客观数据来评分,我看到比拼博客阅读量和下载量的办法时,联系到自己作为一个业余RM小游戏制作爱好者的现实,这俩个数据真的没有任何用处,而且还能通过第三方刷;而且国内使用博客的已经比较少了,纯技术向的博主一般只喜欢去找更加技术向的博文,而非技术向的根本不会看这些东西;软件成品也很难打出知名度,首先不提现在非认证软件会被各类安全软件拦截删除,许多领域均已经有了成熟的软件,要吸引用户来使用,软件素质固然重要,宣传又必不可少。不过这样说似乎太悲观,毕竟也有过很多大学时期软件研发并成功收获第一桶金的例子。

     《构建之法》中还用了许多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例子,当看到“A公司要挟用户必须卸载B公司的软件,然后A公司的软件才能运行”时,真的笑了出来,不过职业道德规范什么的,在中国还依旧是摆设啊,毕竟这A公司依旧在大摇大摆抄袭并依旧成为了龙头老大,而我也是在一边骂它一边用着它,甚至还在它的辣鸡平台里充了钱。

     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类比、对比举例,不仅帮助记忆了部分概念,还能更加直观表现各自的特点。而从开头的序开始贯穿全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我感觉很适合用来作为自学教材,不过可惜的是其中部分例子引用了c#编程及其思想,如果要真正掌握还需得去稍加学习下c#和visual studio。

     关于书中讲到的注释方面的内容,原文“注释(包括所有源代码)应该只用ASCⅡ字符,不要用中文或其他特殊字符,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程序的可移植性”,果然我也一直觉得写代码时总是切换输入法来输入中文注释十分繁琐,还容易出现保存时忘记加入gbk编码规则导致中文乱码,可惜自己英语水平还不足以完全用英语清晰表现各类注释内容,不过以后也可以尽量尝试阅读英语注释并写英语注释。

     这本书着重点在于讲授实际软件工程开发中会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对应解决思想,的的确确都是“干货”,都能在以后参与工作时也能受用的。不过很可惜的感觉是,现实点来说,对于这门课的考试,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考试内容是学校统一的教材所写东西,枯燥死板一堆定义概念还要求记忆的那些一个暑假后就忘光的知识。

     最后,想要更加详细的系统的学习好软件工程,对于我这种懒癌来说果然还是要等到真正去实习了啊,那时估计就又是各种恶补各种哭丧了。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oneeyedeagle/p/561286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