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跨专业考研学生的三个问题

时间:2016-06-24 10:55:40      阅读:27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来信】
  我是一名准备升入大四的学生,目前在一所普通的化工院校就读,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期间挂了好多门课,基本和化学有关的专业课都有补考重修的记录。本人确是学渣无疑,不过绩点尚不至于低到不能毕业的地步,感觉自己还有选择的余地,所以打算跨专业考研,考计算机。
  我为什么会选择计算机,这段故事得从我小时候说起。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在学校见到了所谓的“微机”,当时确实是被Windows的图形界面惊艳到了,由于那时也不知道Linux,Mac之类的,所以一度觉得计算机就是盖茨家的那些东西。因为当时学校资源有限,小学那会儿排不到几节微机课,讲的也只是一些基本的认识计算机之类的东西,所以很自然地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有机会能够好好地玩一玩计算机。
  上了初中后,情况好了很多,几乎每周都有信息技术课,不过那会儿讲的只是Windows的一些基本操作,还有Word啥的。当时觉得这些东西可无聊了,就经常在课上偷偷地玩一些扫雷,纸牌之类的游戏。记得当时一些思想品德课还总讲一些什么网瘾少年怎么怎么着了的故事,而且我那时成绩还不错,年级前几,所以很自然地觉得不应该玩计算机这种害人的东西。但的的确确是非常渴望能够有一台计算机的,自己的潜意识里知道,这是最强的科技力量,通过它可以触摸到未来,虽然当时不知道怎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后来和爸妈商量,想要签个“约法三章”之类的,买台计算机来,学点东西,不玩游戏。但爸妈觉得计算机对我当时的学习没有多大用处,而且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几乎没有考虑就否决了我的提议。
  后来上了高中,舅舅从单位带来了一台淘汰的台式机给我,算是圆了童年的一个梦。后来我通过这台计算机,认识了互联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高二高三时,还通过学而思的网络课程,自学了物理竞赛,后来也通过了中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这段经历,让我后来好几年里对在线教育都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可惜高中最后一战高考却没考好,成了学生生涯的败笔。报志愿时,其实挺想报物理之类的偏理论研究的学科的,因为这比较符合我的性格,但家里人说物理不好找工作,于是就推荐我报石油化工类的院校,出来后像父辈那样,在所谓吃香的能源行业发展。由于当时自己的状态很差,也没有很清晰的计划,想要以后做什么,就没怎么坚持,便选择了妥协,来到了化工大学。
  到了化工大学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门口的报刊亭看到了《大学生》杂志上推广MOOC的文章,当时冥冥之中感觉到,一场教育革命的风暴就要来临了。于是立马注册了Coursera,学堂在线等诸多课程平台,开始疯狂刷MOOC。还记得当时各大课程Forums讨论的盛况,赶着deadline做作业的兴奋,以及收获课程证书时的欣喜,那种感觉让我卸掉了逃课的思想包袱,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在线课程上。
  初期学习MOOC时曾大量涉猎,学着各种各样看起来不错的课程。那会儿几乎总有十几门课程在同时学习,最初出现的所有台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课程以及部分国外名校的课程我都学过几周。但因为没有确定方向,所以总是在不断地切换,也经常退课,直到后来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计算机类的课程上,才开始有计划地去学习。在完成了浙大的C语言课程,刷了几十道OJ题后,我找到了这一学科最有趣的部分,那就是编程。之前一直以为学计算机就是学习一些什么Office,Adobe系列的软件使用,直到真正学了一下正规的课程后,才发现能够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才是计算机最有趣的地方,而不是在别人写好的软件上,点来点去,永远只是做一个User。
  因为网上资源便利,可以满足学习的需要,所以当时没有下定决心转到本校的计算机专业。现在自然是非常后悔,因为本专业的课程,每学期要做的实验是在是太多了。抄预习报告,做实验,熬时间,记录实验现象,写实验报告,做各种分析计算,几乎成了每周必做的事情。大学的专业学习磨灭了我对化学仅存的好感。在其他同学眼里,化学似乎可以让他们成为“魔法师”,而在我眼中,化学只是化学,我找不到那属于我的“兴奋点”。因为老逃课,所以免不了会挂科,有些东西考前看两天还真的是学不会。挂第一科有机化学时,感觉蒙受了莫大的耻辱,作为一个曾经的“好学生”,这是一件不容易接受的事情。但很快我就找到了心理平衡,因为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处在迷茫与平庸的边缘。“考出了好成绩,能找到好工作吗?成绩好,能代表一切吗?”在大学里,可以比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长相,身高,文艺特长,甚至家庭出身。
  很幸运的是,虽然我成绩很差,但并没有选择沉沦,和很多同学那样沉迷游戏。大学里,为了弄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尝试做过晚会主持,参加过主席竞选,管理过社团,甚至尝试做了创业项目。最终发现自己最最喜欢做的事,既不是主持,也不是管理,而是学计算机,编程。这是我能够一想到便觉得兴奋的事,也是我愿意在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去奋斗的事。把自己的兴趣转变为事业应该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目前我学过的计算机课程也有不少了,网易云课堂的计算机专业体系中的一半以上的课程我都学过了,加上其他平台学习的课程,其实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相比,除了没做过诸多的课程设计外,专业知识方面差别并不算很大。由于对计算机的喜爱,为了弥补这几年对梦想的亏欠,我打算考计算机,再读研深造几年。上面说了很多自己的情况,我想问老师的问题是:
  1. 目前人工智能非常火,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我感觉人工智能60年,虽然有了一些成绩,但也是机器学习等比较成熟的分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总体来看,人智的发展道路一直都很曲折,又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形成风口?很多大咖说互联网的狂热已经退潮,人工智能时代马上就要来了,依我目前的学识,不太清楚人智技术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为何李开复等名人如此自信地预言人智在近几年内会迅速发展。其实之所以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之前也听了一些讲座啥的,打算读研时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应用方向,不太喜欢软理,系统之类的,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想探测一下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内得到多大的发展。老师您可能做的不是这个方向,但接触的信息应该比我多一些,您是怎么看的呢?
  2. 之前考研复习了一小段,最近我打算再提升一下编程能力,做一两个项目,或者课程设计作业啥的,或许复试时有用,老师有什么推荐么?如果是报应用方向的话,哪一类的项目既不会超出本科的水平范围,以至于太耗费时间精力,又容易引起老师的兴趣呢?
  前几天考期末试,确实挺闹心的,没有转专业最吃亏的一点就是大把的时间得花在自己专业的课程上,因为时间有限,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莫名其妙就矮了半截。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选择了消极应对,所以也挂了好多课,现在基本都修过了。然而每次到考试,依然很头疼,感觉自己要挂,因为考前突击,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其实学得也挺痛苦的,这也加深了我对本专业的厌恶,但平时确实不愿意花时间去学这些自己未来估计用不到的东西,光做实验就已经备受折磨了。
感觉我目前正在经历自己之前所造就的困境,虽然各种鸡汤段子也都听过,但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每映入脑海的两个字就是“放弃”,不就是挂科吗,谁怕谁。所谓能够平衡对待,其实只不过是做出了一些退让罢了,而我并不愿意退让。
  3. 如上,想问老师的是,您是否也曾经历过这种困境,您觉得该如何静下心来去做一件自己不愿意做,而且在除了能够保证我毕业之外,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意义的事。虽然我大概也能给自己一个回答,但还是觉得这个过程无法让自己欣然接受,确实挺痛苦的。有人说过“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我觉得目前我无法做到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而且最可悲的是,这一困境是自己造成的。从一个长者的角度,您觉得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度过这一时期呢?
  期望您能给我一些联系,谢谢!

【回复】
  邮件标题中“学渣”一词误导了我。一名算是走了弯路的青年,抓住信息时代的馈赠,随自己心,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仍然是一件可喜的事,尽管后面的挑战,需要你花大力气用心对待才能应对。
针对你的直接问题说说我的观点。
  人工智能的前景问题,我不打算说,因为我说不好。这几年,我在计算机学科的前沿上没有进展,我实际上已经在转向教育学及教育技术学了。当我们对一个方向不明确时,听听大咖的,当然听多个,然后有自己的思考即可。再者,现在什么事情都发展这么快,我们不要怕快,怕的是头脑僵化、方法单一。外部起阵小风,自己就东倒西歪,这是要避免的。从你的学习历程看,不会这样。这件事涉及你的考研选方向问题,既然现在喜欢这些,就往这方面努力就行。一方面,(算是我的立场了)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另一方面,其中的很多内容,无论是学术的,还是工程的,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一是随着发展你可以跟着走,二是即使转其他方向,学过后留给你自己的东西,可以迁移。我现在的研究由计算机转教育了,是我的计算机背景和教育学方面纯野路子的积累,让我能够应对现在的工作,并且显得独特。
  考研要报哪个方向的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过我的观点:按你的兴趣来。难道你还会再为了好考,而上自己不喜欢的方向吗?大多学校的人工智能方向就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专业中的。计算机专业是全国统考,考的也就是那几科,都在本科范围之内。当然,不同学校的分数线有差异。基于面试的准备,就围绕你选定的方向,从入门级的开始做起,尽可能有个敲门砖为好。这块砖不见得需要,以及有机会拿出来示人,但做的过程会体现在面试中。
  最后,就是应对所谓不愿意做的事。这是个修炼人生智慧的过程。你的当前处境,化工专业取得毕业证,这不是你不愿意做的事,是你必需做的事,所以这个保底的事,看清楚了也就行了。我从来不认为某件事会白做,这将成为你未来可能的交叉点,至少很传统的化学学科中的思维,会让你独特。随着长大,我们都会进入到一个从自由,到必须同时处理好多件事情的时候,过了一个峰值,年龄大了,手里抓得多了,开始松手,逐渐变得再自由起来。你正在往高峰走的时候,从某种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接受你还不到“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事实,给自己定好节奏,按节奏走即可。你的“想”和“做的提法,激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也许哪一天都可以直接以我为原型出小说。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是一个坎,绕不过,那就接受并应对吧。
  用自己的努力,先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机会,相信你!

跨专业考研学生的三个问题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51749782

(0)
(1)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