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最近尝试了给一个英语小视频做翻译,随后想了解更多翻译知识,就入手了一本书——叶子南教授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这虽然是本教材书,但是语言简洁直白,读起来像小说般流畅。书中多次强调以译入语为归依的译法。本文是阅读过程中的摘录。
了解翻译或者尝试翻译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原文。本人的焦点是技术领域,所以摘录的内容也是围绕着科学技术翻译相关。
=============================================
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说出来。
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ill ask for help
形式对应 “他是我会要求帮助的最后一个人”。
功能对等,虽然在语言形式上完全和原文不同,但却在语言的功能上和原句对等 : “我是不会求他的。”
翻译过程中总的策略应该侧重内容,以传达信息为主要任务。在英汉翻译中,总的原则是以读者为中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英语讲究形合为主,音韵节奏为次。而汉语中音韵节奏就显得更为重要。
车未停稳,请勿上下
Never get on or off the bus before it comes to a standtill.
如果在汉语的句子中加入 before, 句子的意思虽然更清晰了,但是节奏也因此被破坏了:在车未挺稳之前,请勿上下。
由于汉语一字一音的特征,双音节和四字结构总能创造出更好的语感。“飞机小,便宜”就没有音乐感,改成“体积不大,造价便宜”节奏感就出来了。
现在科技大多起源西方,很多新的技术名词在汉语中均没有对应的词。结果,汉语中不得不造出一些新词,比如“搭桥术(bypass)”,“因特网(the Internet)”。
Don‘t come in until I call you. (不叫你不要进来。)
英语客观性强,汉语主观性强。贾玉新在他的《跨文化交际学》中概括为:“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和、轻分析”。由于英语重形合,句法结构严谨,所以表意就十分精确;而汉语重意合,句法结构松散,所以就使得词的在表达意思上担子更重些。
英语的定语从句都是放在所修饰的词的右边,而汉语的形容成分(定语从句),都是放在所修饰的词的左边。状语从句的情况和定语从句类似。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被动语态的对比。英语语法十分严谨,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语。但汉语则不然,不用主语是经常见到的。汉语既有被动结构,又不一定要用主语的特点,使得是否使用被动成为一种选择。此外,汉语的被动句不一定要用“被”字,还有“受”、"遭"、“为”、“挨”等都能起到被动的意思。
英语往往把最需要表达的东西放在一个句子的最前面,而汉语却往往把最需要说的东西放在句子的最右边。
印欧语 汉语
内 -> 外 外 -> 内
小 -> 大 大 -> 小
近 -> 远 远 -> 近
微观 -> 宏观 宏观 -> 微观
个别 -> 整体 整体 -> 个别
具体 -> 抽象 抽象 -> 具体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汉两种语言在书写姓名地址时的差异。用英语写书信的时候,总是先写个人的名字,然后是街、城市、州、国家。但汉语在写信封时却把这个次序完全颠倒过来:
John Smith 中国北京
389 Pine St. 黄河大道 11 号
Fresno, CA 90111 李海林先生 收
U.S.A.
大部分英语的段落总是以主题句开头,结尾处往往有结尾句。相比之下,汉语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句子则常常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末尾处。
博主字:挺喜欢英语这种主题句开头的风格,看这类文章段落的时候,只需要看前面几句就能判断是否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了。
表达人类最基本冲动和需求的说法在翻译上不构成多大困难,因为这类表达生理冲动或需求的语言(在他们没有被加入人文意思之前)在各个不同文化里没有什么不同的意思,人类在这方面的生理反应是相同的。科学语言的描述就是没有感情的描写。由于没有情感,因此各文化之间的差异就相对很小,语言间的冲突就不大。
人的很多生理行为以及风霜雪雨这些自然现象,只要一经作者打扮就可能一下子带上人文意义。气象预报中的雪是自然,“独钓寒江雪”中的雪是文化。婴儿的流泪是生理的,而成人回首往事时的流泪则是文化。对于泽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来自科学技术的翻译,而是来自最带人文色彩的文本的翻译。科技翻译描写客观现象,关键要解决词法统一的问题,同时译者要懂所译的内容。这些困难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刻苦学习而克服。
由于大多数高科技的发源地都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所以目前科技语言由英文一统天下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汉语受英语影响的局面也同样不可避免。我们经常可以提到“非常严肃的心智锻炼正在进行着”这类西化了的汉语。以西方文化为楷模的“地球村”文化在势不可挡的商业和科技交流的过程中登堂入室了。长此以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沉淀”便在潜移默化中被偷梁换柱。结果,中国人不再为“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样的语言所感动,他们将会忘记李白和杜甫,疏远了朱自清和谢冰心。在互联网上乐不思蜀的青年男女将没有闲情去欣赏余光中的诗句,也懒得踏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只要看看我们的出版社,就不难相信,中国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汉语——正经历着考验。
要想避免西化的汉语,首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翻译观,译文必须像中文,不带翻译腔,因为原文由原文读者度时并没有翻译腔。我们当前生活在一个西方文化主导地位的世界中,这种格局有其历史渊源。我们没有必要愤愤不平。保持自己文化和语言的特征,这样做当然如逆水行舟,困难一定很大。但唯有其如此,我们才能保持语言的独特性。一旦失去语言的独特性,也就失去了文化的独特性。
翻译过程存在为三个阶段:分析理解原文、头脑中图像的形成、在译入语中表达。
博主字:了解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原文,所以对我而言最后一步的要求可以低些,重点是前两步。
增词不增意,减词不删意。比如 presidential historian 这个词组译成“总统的历史学家”就不够清楚,用增词法译成“研究总统的历史学家”语义一下子就清楚了。
代词是经常被省略的词,因为不省略的话就会很累赘。
When the students finished all the books they had brought, they opened the lunch and ate it.(学生们看完了随身带的书,就打开饭盒吃起来。)
切分(division)、合并(combination)与移位(shifting)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
1. And a growing minority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agreed.
(越来越多的西方知识分子当时接受这种看法,虽然从数量上说,他们仍是少数。)
2. My father was not wrong in judging me too young to manage business of importance.
(我父亲认定我太年轻,办不了大事,他算是没有说错。)
3.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and counsel.
(谢谢您的忠告)
翻译中的许多问题并不出在句子内,而是存在于句子和句子之间,甚至段落与段落之间。
词素(morpheme)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词素都有意义,而且一个词素只有一个意义。比如说,waling 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词,但是它有两个词素。walk 是一个词素,表示一个动作,ing 也是一个词素,表示前面那个词素的状态正在进行中。词素作为翻译单位的机会极少,因此其意义也就相对不重要了。
句子(sentence)是作家写作时的基本单位,因此它也是译者翻译的基本单位。句子作为翻译单位可谓是翻译的“中流砥柱”。
在汉语中,套语可以理解为成语、谚语,是文化的结晶。科技等领域中的套语本身和文化套语有差异。文化套语可以小到一个词,大到数个句子,甚至更大。打电话时的一套礼貌对话就是一个套语。而科技领域中的固定说法则往往以词或词组为单位。
下面是文化套语的翻译例子
1. Your guess is as good as mine.
2. If you ever think he is lazy, think again.
3. When I say Chinese food, I mean Chinese food.
可以翻译成:
1. 你的猜想和我的猜想一样好。
2. 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在想一想吧!
3. 当我说中国菜时,我是指中国菜。
这样的翻译表面上可谓十分忠实原文,但却完全没有将原文的真正意思译出来。如果我们将他们看成固定表达法或者套语,可参看下面例子
1. 我和你一样不知道。
2. 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那你就错了。
3. 我说的是正宗的中国菜。
只有当表达同一概念时,源语(如英语)与译入语(汉语)的表达有差别,才会出现西化。西化是由译文中引进的异质成分造成的。流行时尚话语中涌入汉语的西化表达较多,特别是网络用语。
文人落笔,千面千腔,色彩纷呈,风格迥异。但需要标准化的文本却截然不同。
标准化主要锁定的目标应该是专业术语,特别是名词。近几十年类,以科技、商业、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标准化语言已经显得各位重要,翻译这类文本已经成为当今翻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从事翻译实践的人把以译入语为归依的归化译法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尽力避免西化译发。归化法虽然容易“懂”,却可能丢失不少东西,甚至歪曲原文的意义。
博主字:归化法容易丢失原文的意义,直译法容易使译文变得生涩难懂。无论哪种翻译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点缺陷,这也是我尽量尝试阅读原文的原因。
中国的译论往往三言两语(如“信达雅”),根本缺乏理论的基本架构。反观西方翻译理论,概念定义清晰,架构框架完整,论说逻辑严谨,铺陈条例有序。
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不在形式而在神似”,认为“理想的翻译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对等理论分“一对一”(one-to-one)和“一对多”(one-to-several)。一对一的特点是在源语和译入于之间可以反复翻译而不会走样,如 hard-drive 翻译成“硬盘”,无论你反复多少次,都不会变换。而一对多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它是以不对称为基础的,其特点是单方向。也就是说,你只能从一个方向翻译到另一个方向,却无法返回到原点。一对多是以选项为基础的(choice-based)。
博主字:之前看过评论说,验证机器翻译效果的方法,就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反复翻译,看看是否会走样。如果是一对多的情况,那么无论是机器还是人,翻译结果走样也是难以避免的。
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去翻译一篇文章,所以译者要为那个目的服务。
奈达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尽管对等参照的对象是文本,但是觉得是否对等的是读者。在奈达看来,翻译就是要在接受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要让译文自然,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对译者的束缚。在奈达看来词只是标记而已。如果标记阻碍了交流,就有必要调整和改变。
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是否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
核心句就是最简单的句子。一个有经验的译者在解释原文时常常会在心中将一个复杂的句子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句子,然后重建译入语的表层结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onyYPZhang/p/563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