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saltstack安装配置

时间:2016-07-04 18:59:38      阅读:20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master   server   客户端   记录   start   

1. saltstack安装
前期准备:
准备两台机器,写hostname
10.10.13.239  master.river.com   
10.10.13.248    client.river.com

server上: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yum install -y salt-master  salt-minion

client上: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yum install -y salt-minion

启动
server上:
/etc/init.d/salt-master start
/etc/init.d/salt-minion start

client上:
vim  /etc/salt/minion   #指定server的ip
大概是16行,修改或增加
master: 10.10.13.239
说明,这个id虽然不定义也没有关系,如果不定义,那么master会以客户端的hostname来显示,一定定义了就按id定义的名字来显示了,这个id可以不和hostname一致,但定义了id后,也应该在/etc/hosts里面定义记录

/etc/init.d/salt-minion start

2. 认证
server上:
salt-key -a  client.river.com 

此时我们在client的 /etc/salt/pki/minion 目录下面会多出一个minion_master.pub 文件

可以使用 salt-key 命令查看到已经签名的客户端

salt-key  可以使用-A签名所有主机,也可以使用-d删除指定主机的key

3.  远程执行
示例1: salt ‘*‘ test.ping    这里的*表示所以已经签名的客户端,也可以指定其中一个
示例2:  salt ‘*‘ cmd.run   ‘df -h‘    

说明1: 这里的*必须是在master上已经被接受过的客户端,可以通过salt-key查到,通常是我们已经设定的id值。关于这部分内容,它支持通配、列表以及正则。 比如两台客户端  web10  web11, 那我们可以写成  salt ‘web*‘    salt ‘web1[02]‘  salt -L ‘web10,web11‘   salt -E ‘web(10|11) 等形式,使用列表,即多个机器用逗号分隔,而且需要加-L,使用正则必须要带-E选项。 它还支持grains,加-G选项,下面会介绍到。

4. grains 
grains是在minion启动时收集到的一些信息,比如操作系统类型、网卡ip等。 使用命令
salt ‘client.river.com‘ grains.ls 列出所有的grains项目名字
salt ‘client.river.com‘ grains.items 列出所有grains项目以及值
grains的信息并不是动态的,并不会时时变更,它只是在minion启动时收集到的。
grains可以做配置管理。

自定义grains #在客户端修改
vim /etc/salt/grains
添加:
role: nginx
env: test

重启minion服务

salt ‘*’ saltutil.refresh_pillar刷新salt配置
salt ‘*‘ grains.item role env
salt ‘client.river.com‘  grains.get  role

grains其实在远程执行命令时,很方便。我们可以按照grains的一些指标来操作。比如把所有的web服务器的grains的role设置为nginx,那这样我们就可以批量对nginx的服务器进行操作了:
salt -G role:nginx cmd.run ‘hostname‘
salt -G os:CentOS cmd.run ‘hostname‘

5. pillar
pillar和grains不一样,是在master上定义的,并且是针对minion定义的一些信息。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密码)可以存在pillar里,还可以定义变量等。

查看指定minion的pillar值(我测试的版本为空):
salt ‘client.river.com‘ pillar.items

配置自定义pillar
vim  /etc/salt/master#主配置文件
找到如下配置:
pillar_roots:
  base:
    - /srv/pillar
去掉前面的警号
mkdir /srv/pillar
vi /srv/pillar/test.sls  #自定义pillar配置文件
conf: /etc/123.conf

vi /srv/pillar/top.sls  #pillar总入口配置文件
base:
  ‘client.river.com‘: 
    - test

重启master
/etc/init.d/salt-master restart

当更改完pillar配置文件后,我们可以通过刷新pillar配置来获取新的pillar状态:
salt ‘*’ saltutil.refresh_pillar

验证:
salt  ‘*‘ pillar.item test

pillar同样可以用来作为salt的匹配对象。比如
salt  -I ‘conf:/etc/123.conf‘  test.ping 

6、saltstack配置apache

server上:
vim  /etc/salt/master   //搜索找到 file_roots
打开如下内容的注释:
file_roots:
  base:
    - /srv/salt

mkdir  /srv/salt
cd /srv/salt
vim /srv/salt/top.sls  //加入如下内容
base:
  ‘*‘:
    - apache
意思是,在所有的客户端上执行 apache模块

vim  /srv/salt/apache.sls  //加入如下内容,这个就是apache模块的内容
apache-service:
  pkg.installed:
    - names:
      - httpd
      - httpd-devel
  service.running:
    - name: httpd
    - enable: True

说明,该模块调用了pkg.installed 函数,下面是要安装的包的名字。service.running也是一个函数,来保证指定的服务启动,enable表示开机启动。
执行: salt ‘client.aming.com‘ state.highstate

7. 文件和目录管理
/srv/salt/filetest.sls

file_test:

  file.managed:

    - name: /tmp/12345.txt

    - source: salt://test/12345.txt #这个salt://test目录是指/srv/salt/test/所以事先在要创建test这个目录

    - user: root

    - group: root

    - file_mode: 600

file_dir:
  file.recurse:  
    - name: /tmp/testdir
    - source: salt://test/123 
    - user: root
    - group: root
    - file_mode: 644
    - dir_mode: 755
    - mkdir: True

  -clean:True#这个参数表示当目录在源服务器被删除后客户端也允许删除
 8、远程执行命令

cat /srv/salt/cmdtest.sls
cmd_test:
  cmd.run:

    - onlyif: test f /tmp/111.txt #onlyif表示判断只有当文件或目录不存在时才执行,unless表示判断文件或目录存在时执行

    - onlyif: test d /tmp/1233.txt
    - names:
      - touch /tmp/111.txt
      - mkdir /tmp/1233
    - user: root

cat /srv/salt/top.sls
base:
  ‘*‘:
    - cmdtest

9、远程执行脚本


本文出自 “愺艮搥豩” 博客,谢绝转载!

saltstack安装配置

标签:master   server   客户端   记录   start   

原文地址:http://riverxyz.blog.51cto.com/533303/1795699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