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该引导用户习惯,还是顺应用户的习惯? 这是很多产品汪纠结的问题。
不要轻易挑战用户的习惯,否则会被用户打脸!除非你的改版、“创新”带来的用户价值足够大。
QQ用户对于“在线状态”都很熟悉了,在多年的使用中养成了习惯。2013年,QQ for iphone 4.0正式上线,这个版本弱化了用户在线,将“在线状态”这一标志性设计放入“动态”入口,模仿微信主推联系人列表。既然微信成功了为什么手机QQ不可以这么做呢?然而结果却是收到了用户在App Store的五万多个一星差评。
2015年5月17日,豆瓣网将其特有的用户通信工具“豆邮”更名为“私信”,引发大量用户不满。
当日晚上,由用户自发组织发起的名为“还我豆邮!!!”的线上签名抗议活动,活动诉求为将“私信”改回“豆邮”。
后来豆瓣创始人阿北道歉,把豆瓣PC端的“私信”恢复成“豆邮”:
微信下拉可以拍小视频,你一定看过那个大眼睛。
下拉操作可以刷新内容,是用户在使用各种新闻类app养成的习惯,微信下拉拍小视频经常引起我的错愕,还好,现在微信新版本下拉时已经看不到这个大眼睛了。
产品设计不要轻易挑战用户的使用习惯,因为用户是懒惰的,改变习惯去学习新事物是有成本的。
当你的改版、“创新”带来的用户价值足够大,足以吸引用户去改变原有的习惯。
我认同一个观点:设计=有价值的创新。
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问用户想要什么,用户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而福特从用户价值出发,给了用户一辆车。
汽车刚出来时,你猜,哪个部件最容易坏?
方向盘。
用户的原有习惯是骑马,习惯在停车时像拉马的缰绳一样去拉方向盘。
开车要改变用户原来骑马的习惯,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学开车,但用户不会因为这个就去排斥汽车,因为汽车对用户而言是很有价值的,用户愿意为这个产品改变习惯。
另一个例子,大家熟悉的键盘。
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打字机之父,1868年发明了大家目前最熟悉的QWERTY键盘布局。这个键盘布局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它并不是最优的一种布局方法。
经过数据统计,在QWERTY这类布局上面,我们相对力量较小的左手(左撇子除外),要负担57%左右的工作量,而且小拇指的工作量也很大,力量较大的键盘中间区域平时只不过负担了30%左右的工作量,从这些数据上表明,QWERTY布局并不省力。甚至有人称:这是历史上最愚蠢的发明之一。
在1934年,德沃拉克(Dvorak)针对QWERTY键盘布局的缺陷发明了更加科学的DUORAK键盘,这类键盘在布局方面遵循了:尽量左右手交替击打,避免单手连击;越排击键平均移动距离最小;排在导键位置应是最常用的字母,这三大重要原则。这种键盘问世后可以让文字录入工作者提高了近1/2的工作时间。
还有这种ABCD布局的键盘,方便记忆,对刚学打字的人容易上手。
但是由于QWERTY键盘已经有百年以上的使用历史,这些改良的设计带来的价值,还不足以撼动用户的习惯,所以大家看到的最多的键盘还是QWERTY键盘。
但是,为什么语音输入法、手写输入法用户愿意为之改变使用习惯,愿意被引导?
因为语音输入法、手写输入法给用户带来的用户价值足够大。
当你的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足够大时,可以引导用户养成习惯。
当你的设计需要用户去改变习惯、需要被你“引导”时,你要思考:你的设计,值得用户为你改变习惯吗?
如果仅仅只是界面布局的调整、风格的变化,需要用户去学习、适应,而没有给用户更多的价值,那就不要轻易挑战用户的习惯。
当然,如果你足够牛x,能够像苹果的扁平化设计、微软的Metro设计一样,引领设计潮流与方向,那就另当别论。
a)加强新手引导,新手引导也要符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在用户需要用到某功能时才引导与提醒,没有用户会有耐心在软件一启动就看个几分钟的引导页面,也记不住。
b)尽量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步改变与改进,给用户一个过程去适应,慢慢养成新的习惯
c)如果一定要大改动,可以采用“灰度发布”、A/B测试的方式,先小范围试验,得到验证后再大范围推广
d)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如:android设计规范、iOS HIG等,会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应用商店在审核时也有这方面的要求。
本文作者:
张在旺,创业者、投资机构顾问,scrum中文网教练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hineshine/p/566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