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很快就是学期末尾,一个学年来了,然后又过去。我们的课本呼啦呼啦的又翻了一圈,这也是目前大学的常态了。这几天师弟们也在忙碌着他们的课程设计,帮他们修改了一下。自己也回味起当年事,借此反思,同时也确定当下需要做好的事情。
以前上学时候,学点知识,看书本总觉得这样应付考试就够了,所谓及格万岁。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门课程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是,时下教育总是有着各种怪品味:‘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上学时候不要谈恋爱’不外如是,捎带着学习都成了贬义词。可是事实呢,离开了校园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所谓学习,还是把握住当下吧。
也就是做好眼前应该做的事情:课程设计。
一份完美的课程设计是对整个学期一门课程的整体总结,在课本上或者有重点,或者没有重点,都是跟输出的具体成绩关联。做课程设计,也是从一个大的角度上俯瞰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
因此,对于课程设计要认真对待,是实践,是经验积累,是查缺补漏。
想起来还是之前太贪玩了,好多事情上心了,却没有实际行动跟随,比如大一时候的校外实践,数据库的课程设计。总想着做到很好,结果是没有开始。
总结一下上学时候尚有印象、学期末尾的课程设计
如果还有机会再来一次呢?不求完美,先干起来。其实现在就是在争取机会呀,要把握住哈。
能说的上里程碑一样的课程设计经历,C++的,数据结构的,其他的也就没有了。
还是××管理系统这老一套,不过大家的代码,确实值得看。 两份,一份是Java,一份是C++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能设计好数据结构。毕竟大一,经验还差很多。当然,那时候我还只是会抄写代码呢。
编码问题
主要都是是工具问题导致的吧。对于自己的开发环境,文件编码问题是首先要确认的步骤。无论是C++,还是Java,都遇到了GB2312需要转为UTF-8的情形。
eof问题
C++的eof问题,也实在是坑了。居然花费了我好多时间去调试,修改这个问题。eof,说白了就是后知后觉,先读取,然后判断,由此也就带来了各种问题。判断文件是否为空,可以试一下peek函数。
选择数据结构
这个就不多说了
工具
这一次基本上都是在用编辑器在查看、调试,真是费了老劲。还想起当年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在教室里面用记事本装逼(大神都是用记事本写代码嘛),然后被老师K了一顿。选择好用的工具,也要在工具上下功夫去总结。好的工具事半功倍呀。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ireboss/p/567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