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l-丙氨酸

时间:2016-07-19 09:45:46      阅读:20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结构式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名 l-丙氨酸 英文名 L-Alanine (2-13C, 15N)
CAS号 56-41-7 分子量 89.09320
密度 1,432 g/cm3 沸点 212.9º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3H7NO2 熔点 314.5 °C (dec.)(lit.)
 产品用途 
【用途一】
食品饮料方面用作防腐剂、风味调味料及氨基酸低度酒等,医药方面用于合成氨基酸输液
【用途二】
用作食品添加剂,饲料、医药中间体
【用途三】
更多

名称

[ 中文名 ]: L-丙氨酸
[ 英文名 ]: L-Alanine (2-13C, 15N)
[中文别名 ]: L-Α-丙氨酸 | L-初油氨基酸 | L-α-丙氨酸 | L-2-氨基丙酸 | α-氨基丙酸 | 氨基丙酸 | 2-氨基丙酸
[英文别名 ]: L-Alanine | Ritalanine | ALA | Alanin | L-ARANINE | L-alamine | H-L-ALA-OH | H-ALA-OH | Fmoc-L-Ala-OH | ALANINE | L-ALA

物理化学性质

[ 密度 ]: 1,432 g/cm3
[ 沸点 ]: 212.9ºC at 760 mmHg
[ 熔点 ]: 314.5 °C (dec.)(lit.)
[ 分子式 ]: C3H7NO2
[ 分子量 ]: 89.09320
[ 闪点 ]: 82.6ºC
[ 精确质量 ]: 89.04770
[ PSA ]: 63.32000
[ LogP ]: 0.11850
[ 外观性状 ]: 白色结晶粉末
[ 水溶解性 ]: 166.5 g/L (25 ºC)

MSDS

1.1 产品标识符 
: L-Alanine-12C3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2C3H7NO2 
分子式 
: 89.06 g/mol 
分子量 
无 

模块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沉浸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0,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 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 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5.5 - 7 在 89.1 g/l 在 25 °C 
e) 熔点/凝固点 
314.5 °C 
熔点/凝固点: 314.5 °C - 分解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89.1 g/l 在 20 °C - 完全溶解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看使用者自定的说明书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毒性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TECS NUMBER :
AY2990000
CHEMICAL NAME :
Alanine, L-
CAS REGISTRY NUMBER :
56-41-7
LAST UPDATED :
199701
DATA ITEMS CITED :
4
MOLECULAR FORMULA :
C3-H7-N-O2
MOLECULAR WEIGHT :
89.11

HEALTH HAZARD DATA

ACUTE TOXICITY DATA

MUTATION DATA

TYPE OF TEST :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TEST SYSTEM :
Human Lymphocyte
DOSE/DURATION :
50 mg/L
REFERENCE :
MUREAV Mutation Research. (Elsevier Science Pub. B.V., POB 211, 1000 AE Amsterdam, Netherlands) V.1- 1964- Volume(issue)/page/year: 280,279,1992 *** NIOSH STANDARDS DEVELOPMENT AND SURVEILLANCE DATA *** NIOSH OCCUPATIONAL EXPOSURE SURVEY DATA : NOHS - National Occupational Hazard Survey (1974) NOHS Hazard Code - 81817 No. of Facilities: 290 (estimated) No. of Industries: 3 No. of Occupations: 3 No. of Employees: 2729 (estimated) NOES - Nation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Survey (1983) NOES Hazard Code - 81817 No. of Facilities: 904 (estimated) No. of Industries: 2 No. of Occupations: 6 No. of Employees: 18364 (estimated) No. of Female Employees: 14698 (estimated)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 Xi: Irritant;
[ 危险类别码 ]: 36/37/38
[ 安全说明 ]: S24/25
[ WGK Germany ]: 3
[ RTECS号 ]: AY2990000
[ 海关编码 ]: 2930901000

合成线路

<上一页 1/81 下一页>

技术分享

100516-58-3

(3S,5S,6R)-4-(b...

~%

技术分享

56-41-7

l-丙氨酸

文献: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vol. 110, # 5 p. 1547 - 1557
技术分享

312-85-6

乳酸钠

~0%

技术分享

56-41-7

l-丙氨酸

文献: : Hatakeda, Kiyotaka; Sato, Osamu; Kanakubo, Mitsuhiro; Ikushima, Yutaka; Torii, Kazuo Patent: US2004/162434 A1, 2004 ; Location in patent: Page 6-9 ;
技术分享

1142-20-7

N-苄氧羰基-L-丙氨酸

~91%

技术分享

56-41-7

l-丙氨酸

文献: : Losse, Guenter; Stiehl, Hans-Ulrich Zeitschrift fuer Chemie (Stuttgart, Germany), 1981 , vol. 21, # 5 p. 188

制备

【方法一】
L-丙氨酸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酶转化法,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是国际上竞相开发的工艺路线。
酶转化法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催化下进行脱羧反应生产L-丙F氨酸;L厂天冬氨酸由富马酸经大肠杆菌ATCCll030和假单细胞NX-1发酵生产;天冬氨酸一p脱羧酶液由菌株筛选,两级菌种培养获得。转化液经杀酶、脱色、过滤、结晶、离心、洗涤、干燥得成品,L天冬氨酸的转化率高达99%,产品总收率为理论产率的80%。
【方法二】
方法一、酶法
应用酶工程技术,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 德阿昆哈假单胞菌的β-脱酸酶作用下生产L-丙氨酸

工艺过程:
L-天冬氨酸 [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脱羧)]→[37℃, pH6.0] 脱羧 [浓缩、结晶]→[减压,5℃] 结晶 [精制]→[5℃] L-丙氨酸粗品
菌种培养 德阿昆哈假单胞菌(Pseudomenas daconhae) 68 种异株的培养, 采用斜面培养基, 组成为蛋白胨0.25%, 牛肉膏0.52%, 酵母膏0.25%, NaCl 0.5%, pH7.0, 琼脂2.0%。 种子培养基与斜面培养基相同, 但不加琼脂, 250mL 三角烧瓶中培养基装量为40mL. 摇瓶培养基的组成为古氨酸3.0%, 蛋白胨0.9%, 酪蛋白水解液0.5%, 磷酸二氢钾0.05%, MgSO4.7H2O 0.01%, 用氨水调pH为7.2, 500ml三角瓶中培养基装量为80ml, 将培养24h的新鲜斜面菌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 30℃振摇培养8h, 再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 30℃振荡培养24h, 如此逐渐扩大至1000-2000ml的培养罐中培养。 培养结束后用1mol/L HCl 调pH到4.75, 30℃ 保温1h。 用转筒式离心机离心, 收集菌体备用(含L-天冬氨酸-β-脱羧酶)。 
细胞固定 取上述湿菌体20kg, 加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并稀释至40L。 另取溶于生理盐水的50g/L (5%) 角叉菜胶溶液85L, 两液均保温45℃后混合, 冷却至5℃成胶, 浸于600L含20g/L (2%) KCl和 0.2mol/L己二胺 0.5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 5℃搅拌10min, 加戊二醛至0.6 mol/L, 5℃ 搅拌30 min, 取出切成 3-5mm3小块, 用20 g/L KCl 溶液充分洗涤后, 滤去洗液即得, 备用。 
生物反应器的制备 将固定化假单胞菌装入 1.515×107 Pa压力的填充床式反应器 (30 cm×180 cm) 中即成, 备用。 
脱羧 取保温37℃ L-天冬氨酸溶液 (1mol/L), 加入磷酸吡哆醛至0.1 mmol/L 浓度, 调pH6.0, 调pH6.0, 保温37℃,按一定空间速度流入固定化假单胞生物反应器, 进行脱羧反应, 控制其达到最大转化率(>95%), 收集脱羧液即得粗L-丙氨酸液。 
精制 取澄清脱羧液, 于60-70℃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醇, 5℃结晶, 放置过夜, 过滤取结晶, 用少量冷甲醇洗涤, 抽干, 80℃真空干燥, 得粗品L-丙氨酸。 再将粗品加入3倍体积去离子水, 于80℃搅拌溶解, 加5 g/L (0.5%) 活性炭, 70℃搅拌脱色1h, 过滤取滤液, 冷却, 加等体积甲醇, 5℃结晶, 滤过取结晶,于80℃真空干燥, 即得精品L-丙氨酸。
方法二、固定化酶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 先与NH3在天冬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L-天冬氨酸, 然后和上述酶法一样, 在固定德阿昆哈假单胞菌的β-脱羧酶作用下脱羧, 即得L-丙氨酸。 

工艺过程:延胡索酸 [固定化天冬氨酸酶(转化)]→[37℃, pH8.5] 转化液[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37℃, pH6.0] 脱羧液[浓缩、结晶]→[减压,5℃] 结晶 [精制]→[5℃]L-丙氨酸
天冬氨酸酶固定化细胞种子培养、固定化、生物反应器的制备。详见天冬氨酸酶转化工艺。
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脱羧, 精制参考上述酶法工艺过程。
方法三、化学合成法
Strecker法

Bucherer法

然后进行光学拆分, 即得L-丙氨酸精品。
【方法三】
由绢丝之类L-丙氨酸含量较多的蛋白质水解后分离而得。
由L-天冬氨酸为原料经酶处理而得。
【方法四】
以含L-丙氨酸较丰富的蛋白质如丝蛋白、酪蛋白为原料,经酸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
【方法五】
1.丙酸氯化氨化法由丙酸为原料,在105℃温度和3%赤磷催化剂存在下,通入液氯进行氯化,生成2-氯代丙酸,然后进入氨水溶液中,以乌洛托品为催化剂,在60℃温度下进行氨化,即生成2-氨基丙酸。最后将反应物送入甲醇溶液中进行结晶,经离心、干燥制得α-丙氨酸成品。2.α-溴丙酸氯化法将α-溴丙酸、氨水、碳酸氢铵混合搅拌回流7h,然后蒸发至干,再用乙醇浸泡洗去溴化铵,过滤出结晶,再经脱色过滤,加入乙醇得结晶,过滤干燥得成品。3.氰醇法乙醛与氢氰酸反应生成氰醇,再与氨反应得到氨基腈;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丙酸钠,经离子交换而得α-丙氨酸。

海关

[ 海关编码 ]: 2930901000

l-丙氨酸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uqiang/p/56834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