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再论读书顺驳读书无用论

时间:2016-07-22 21:33:45      阅读:19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日志,但年久忘了放在哪居然没找到,故而在此用“再论”修饰。

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虽然说着简单但真能做到实践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何?不少人读书读傻了,人称书呆子,如孔乙己之流。也有不少读书人读完了书混到文凭后和那些自小辍学但后来当老板的同学比起来事业不如意,于是乎,读书无用论大有一展拳脚之抱负。

其实事物本来就是千态万化的,如果想从这一千态万化的事物中找几个个别案例做典型也并非不可能。读书读傻得人确实很多,但因为读书而后来能力挽狂澜扭转时局的人更比比皆是。科举制想必各位都耳熟能详吧?虽然历史上很多状元榜眼探花没有名载青史,但唐如韩愈柳宗元,宋如苏轼王安石,明如王守仁张居正,这些对后世影响不浅的牛人都是从老老实实读书起家的。诚然确有一些张角黄巢之流没读过书或科举没中,但那是身逢乱世或一朝代已腐朽不堪了,故而自当别说。至于说那些混到文凭过的不如辍学同学的案例,或许强调这个现象的人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具体的概率。读书辍学的人不少,但读书不好甚至辍学的人最后能混到当老板甚至风生水起的又有几何?想想隔壁李四家的李小四也读书很烂,但人家正在工地上打工呢。说远了,天朝自邓以降(毛爷爷虽然不是北清交复毕业,但他读书科读得可不少了)那几位经常上新闻联播露面的,有多少是没混到本科或者小学辍学的?说近了,百度腾讯阿里的老大又有哪个是读书读的一塌糊涂的?

书是个好东西,培根就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攫取方式无外乎书本和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百里路。确实生活中有很多是书上无法学到的,但这并不是对读书的否定,而是告诉人们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如事凡是以书为标准,书上说的都是对的,书上没说的都是错的,那只是因为读书读得不够透彻,或者根本不算读书而叫翻书。就像对抗美援朝这件事吧,南北高丽各有说辞。如果把南北高丽关于抗美援朝的书都拿来看,估计对喜欢死读书的同学是一种折磨。但真善于读书的人往往不在乎书上对于抗美援朝这件事谁是谁非的结论,而是注重于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看待编书的人对这件事是如何剖析反思的过程,学会了发生类似事件时候对方会如何判断决策,进而提升自己的博弈水平。所以,会不会读书很重要,能否批判的吸收书上的知识,进而和实践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书是知识的载体,如果没有书,现代人的文明水平很可能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候的印第安人一样,呵呵,印第安人的结局知道吧?或许有人会说天朝的晚清也读书人一抓一大票那,但最后甲午海战还是连鬼子都打不过。但如果用脚趾头想想,当时晚清那读得是啥书?鬼子读的又是啥书?如果当时鬼子不读书能完成当时他的工业化么?恰恰相反,鬼子在明治维新后那是拼了命的从欧美那边进口各种记载先进知识的书籍那。而当时天朝呢?恰恰宣传的是迂腐不堪的假道学,甚至连这类书都不给客观的读,还动不动搞点文字狱啥的。最后实力能在一个档次上吗?在博客上唠嗑,就拿网络这事来说吧,如果没有那么多牛人把自己的知识用书本记载下来让后来的人踩着他们的尸体翻着他们的书继续前进,现在会有这么发达的网络技术吗?更别提炒的火到快糊了的vr技术和3d打印了。

唐太宗在评价魏征是顺便提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确实如此,李世民他老人家在玩政治时候往往以夏桀殷纣为鉴,身边也聚集着一堆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读书人给他打工,所以才能搞出个贞观之治。上至秦汉魏晋,下至民国本朝,一个兴兴向荣的王朝往往是读书人的天下,而一个轻视读书的王朝,呵呵,离乱世已经不远了,这时候读书人如果不想凭着平生所学凭自己或帮助更牛的人物去改朝换代以使事成之后出将入相,那就想办法别被拉去当壮丁充炮灰吧。

有点扯远了,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吧,读书并不是光能顶个鸟用,书读好了能顶上颜如玉黄金屋等等一大堆东西。读书,思考,实践这三样东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成长起来缺一不可的三驾马车。

再论读书顺驳读书无用论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angyixin1222/p/569700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