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socket编程基础

时间:2016-08-07 01:03:28      阅读:26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网络编程之-socket(套接字)

TCP/IP、UDP

  •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它是为广域网(WANs)设计的。    

  • TCP/IP协议存在于OS中,网络服务通过OS提供,在OS中增加支持TCP/IP的系统调用——Berkeley套接字,如Socket,Connect,Send,Recv等

  •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如图:

技术分享

TCP/IP协议族包括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而socket所在位置如图,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

技术分享

socket套接字

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都可以用“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关闭close”模式来操作。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         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读/写IO、打开、关闭).
     说白了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套接字描述符

当应用程序要创建一个套接字时,操作系统就返回一个小整数作为描述符,应用程序则使用这个描述符来引用该套接字需要I/O请求的应用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打开一个文件。操作系统就创建一个文件描述符提供给应用程序访问文件。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看,文件描述符是一个整数,应用程序可以用它来读写文件。下图显示,操作系统如何把文件描述符实现为一个指针数组,这些指针指向内部数据结构。技术分享

对于每个程序系统都有一张单独的表。精确地讲,系统为每个运行的进程维护一张单独的文件描述符表。当进程打开一个文件时,系统把一个指向此文件内部数据结构的指针写入文件描述符表,并把该表的索引值返回给调用者 。应用程序只需记住这个描述符,并在以后操作该文件时使用它。操作系统把该描述符作为索引访问进程描述符表,通过指针找到保存该文件所有的信息的数据结构。

SOCKET接口函数

工作原理:“open—write/read—close”模式。

技术分享

服务器端先初始化Socket,然后与端口绑定(bind),对端口进行监听(listen),调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在这时如果有个客户端初始化一个Socket,然后连接服务器(connect),如果连接成功,这时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建立了。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处理请求,然后把回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读取数据,最后关闭连接,一次交互结束。

socket()函数

int  socket(int protofamily, int type, int protocol);

socket函数对应于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普通文件的打开操作返回一个文件描述字,而socket()用于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socket descriptor),它唯一标识一个socket。这个socket描述字跟文件描述字一样,后续的操作都有用到它,把它作为参数,通过它来进行一些读写操作。正如可以给fopen的传入不同参数值,以打开不同的文件。创建socket的时候,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参数创建不同的socket描述符,socket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protofamily:即协议域,又称为协议族(family)。常用的协议族有,AF_INET(IPV4)AF_INET6(IPV6)AF_LOCAL(或称AF_UNIX,Unix域socket)、AF_ROUTE等等。

  • type:指定socket类型。常用的socket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SOCK_PACKETSOCK_SEQPACKET等等。

  • protocol:故名思意,就是指定协议。常用的协议有,IPPROTO_TCPIPPTOTO_UDPIPPROTO_SCTPIPPROTO_TIPC等,它们分别对应TCP传输协议、UDP传输协议、STCP传输协议、TIPC传输协议(一般设置为0,让系统自动选择相应协议。)。

bind()函数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bind()函数把一个地址族中的特定地址赋给socket。例如对应AF_INET、AF_INET6就是把一个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号组合赋给socket。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为:


  • sockfd:即socket描述字,它是通过socket()函数创建了,唯一标识一个socket。bind()函数就是将给这个描述字绑定一个名字。

  • addr:一个const struct sockaddr *指针,指向要绑定给sockfd的协议地址。这个地址结构根据地址创建socket时的地址协议族的不同而不同,如ipv4对应的是: 

    struct sockaddr_in {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address family: AF_INET */
       in_port_t      sin_port;   /* port in network byte order */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nternet address */
    };

    /* Internet address. */
    struct in_addr {
       uint32_t       s_addr;     /* address in network byte order */
    };
  • addrlen:对应的是地址的长度。

通常服务器在启动的时候都会绑定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如ip地址+端口号),用于提供服务,客户就可以通过它来接连服务器;而客户端就不用指定,有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端口号和自身的ip地址组合。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服务器端在listen之前会调用bind(),而客户端就不会调用,而是在connect()时由系统随机生成一个。

注意:

网络字节序以大端模式传输。所以: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请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


listen()、connect()函数

作为一个服务器,在调用socket()、bind()之后就会调用listen()来监听这个socket,如果客户端这时调用connect()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端就会接收到这个请求。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listen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要监听的socket描述字,第二个参数为相应socket可以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socket()函数创建的socket默认是一个主动类型的,listen函数将socket变为被动类型的,等待客户的连接请求。

connect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为客户端的socket描述字,第二参数为服务器的socket地址,第三个参数为socket地址的长度。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来建立与TCP服务器的连接。

accept()函数

TCP服务器端依次调用socket()、bind()、listen()之后,就会监听指定的socket地址了。TCP客户端依次调用socket()、connect()之后就向TCP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TCP服务器监听到这个请求之后,就会调用accept()函数取接收请求,这样连接就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网络I/O操作了,即类同于普通文件的读写I/O操作。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 参数sockfd

    参数sockfd就是上面解释中的监听套接字,这个套接字用来监听一个端口,当有一个客户与服务器连接时,它使用这个一个端口号,而此时这个端口号正与这个套接字关联。当然客户不知道套接字这些细节,它只知道一个地址和一个端口号。

  • 参数addr

    这是一个输出型参数,它用来接受一个返回值,这返回值指定客户端的地址,当然这个地址是通过某个地址结构来描述的,用户应该知道这一个什么样的地址结构。如果对客户的地址不感兴趣,那么可以把这个值设置为NULL。

  • 参数len

    如同大家所认为的,它也是输出型参数,用来接受上述addr的结构的大小的,它指明addr结构所占有的字节个数。同样的,它也可以被设置为NULL。


如果accept成功返回,则服务器与客户已经正确建立连接了,此时服务器通过accept返回的套接字来完成与客户的通信。

注意

      accept默认会阻塞进程,直到有一个客户连接建立后返回,它返回的是一个新可用的套接字,这个套接字是连接套接字。

read()、write()等函数

  • read()/write()

  • recv()/send()

  • readv()/writev()

  • recvmsg()/sendmsg()

  • recvfrom()/sendto()

我推荐使用recvmsg()/sendmsg()函数,这两个函数是最通用的I/O函数,实际上可以把上面的其它函数都替换成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声明如下: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ssize_t send(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ssize_t recv(int sockfd,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ssize_t sendto(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const struct sockaddr *dest_addr, socklen_t addrlen);
      ssize_t recvfrom(int sockfd, void *buf, size_t len, int flags,
                       struct sockaddr *src_addr, socklen_t *addrlen);

      ssize_t sendmsg(int sockfd, const struct msghdr *msg, int flags);
      ssize_t recvmsg(int sockfd, struct msghdr *msg, int flags);

这几个函数比较简单,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close()函数

在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之后,会进行一些读写操作,完成了读写操作就要关闭相应的socket描述字,好比操作完打开的文件要调用fclose关闭打开的文件。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close一个TCP socket的缺省行为时把该socket标记为以关闭,然后立即返回到调用进程。该描述字不能再由调用进程使用,也就是说不能再作为read或write的第一个参数。

注意:close操作只是使相应socket描述字的引用计数-1,只有当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才会触发TCP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终止连接请求。

示例:

TCP通信

服务器

//sev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handler_data(void* arg)
{
    int sock = *((int*)arg);
    printf("connect a new client    %d\n", sock);

    char buf[1024];
    memset(buf, ‘\0‘, sizeof(buf));
    while(1)
    {
        ssize_t _s = read(sock, buf, sizeof(buf)-1);
        if(_s > 0)
        {
            buf[_s] = ‘\0‘;
            printf("client[%d] # %s\n", sock, buf);

            write(sock, buf, strlen(buf));
        }
        else if(_s == 0)
        {
            printf("client[%d] is closed...\n", sock);
            break;
        }
        else
        {
            break;
        }
    }

    close(sock);
    pthread_exit(NULL);
}

int main()
{
    int listen_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listen_sock < 0)
    {
        perror("socket");
        return 1;
    }

    struct sockaddr_in local;
    local.sin_family = AF_INET;
    local.sin_port = htons(8080);
    local.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if(bind(listen_sock, (const struct sockaddr*)&local, sizeof(local)) < 0)
    {
        perror("bind");
        return 2;
    }

    if(listen(listen_sock, 5) < 0)
    {
        perror("listen");
        return 3;
    }

    struct sockaddr_in peer;
    socklen_t len = sizeof(peer);
    while(1)
    {
        int new_fd = accept(listen_sock, (struct sockaddr*)&peer, &len);
        if(new_fd > 0)
        {
            pthread_t id;
            pthread_create(&id, NULL, handler_data, (void* )&new_fd);
            pthread_detach(id);
        }

    }

    return 0;
}

客户端

//clie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argc != 3)
    {
        printf("error argv\n");
        return 1;
    }

    int conn_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conn_sock < 0)
    {
        perror("socket");
        return 2;
    }

    struct sockaddr_in remote;
    remote.sin_family = AF_INET;
    remote.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remote.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if(connect(conn_sock, (const struct sockaddr*)&remote, sizeof(remote)) < 0)
    {
        perror("connect");
        return 3;
    }

    char buf[1024];
    memset(buf, ‘\0‘, sizeof(buf));
    while(1)
    {
        printf("please enter# ");
        fflush(stdout);
        ssize_t _s = read(0, buf, sizeof(buf)-1);
        if(_s > 0)
        {
            buf[_s-1] = ‘\0‘;
            write(conn_sock, buf, strlen(buf));

           read(conn_sock, buf, sizeof(buf));
           printf("sever echo# %s\n", buf);
        }
    }

    return 0;
}

程序演示:

运行服务器后,服务器等待TCP连接,这里可以用三种方式测试:Telnet、浏览器、客户端。

Telnet测试:

技术分享

浏览器测试:

技术分享

客户端测试:

技术分享

注意:在启动服务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如下的情况:

技术分享

现在用Ctrl-C把client终止掉,等待大约30秒后,服务器又可以启动了。

原因分析:

虽然server的应用程序终止了,但TCP协议层的连接并没有完全断开,因此不能再次监 听同样的server端口。

client终止时自动关闭socket描述符,server的TCP连接收到client发送的FIN段后处于TIME_WAIT状态。TCP协议规定,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要处于TIME_WAIT状态,等待两个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的时间后才能回到CLOSED状态,因为我们先Ctrl-C终止了server,所以server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TIME_WAIT期间仍然不能再次监听同样的server端口。MSL在RFC1122中规定为两分钟,但是各操作系统的实现不同,在Linux上一般经过半分钟后就可以再次启动server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setsockopt()设置socket描述符的选项SO_REUSEADDR为1,表示允许创建端口号相同但IP地址不同的多个socket描述符。在server代码的socket()和bind()调用之间插入如下代码:


技术分享

setsocketopt这个函数这里不作详细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询一下。


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技术分享


本文出自 “11408774”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1418774.blog.51cto.com/11408774/1835148

socket编程基础

标签:网络编程之-socket(套接字)

原文地址:http://11418774.blog.51cto.com/11408774/1835148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