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家长通常用学习成绩来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学校倡导的应试教育也只是看分数,高考,则是中国以分数定高下的应试教育体制最直接的体现。每年的6月,全国千万学子统一参加高考考试,940万考生的命运会在这一天的被决定。有竞争自然就有淘汰,于是,就有数以万计的考生会被分数线冠以“不优秀”的标签而被淘汰掉,他们或者被迫直接就业,或者因大学无门而对未来不知所措。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被淘汰掉的所谓成绩不好的“坏孩子”、“学渣”真的都不优秀、不是可塑之才么?出国留学只是“好学生”的专利么?
自然是否定的。首先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在中国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整套评价标准和国外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人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智力开发上,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业、事业表现及其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而事实上,一个孩子学业表现、事业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决于智商,其余绝大部分是由情商决定的。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让孩子接受的都是被动的、灌输式的知识学习,并不在乎培养情商的重要性,导致中国孩子一旦走入社会,做事死板不灵活,缺乏创造创新能力。于是大家又开始指责孩子情商太低,试问我们又何时培养过孩子的情商?
美国的一位大学录取官曾谈到:"成绩出色是不够的。我们的想法是,如果你每天回家除了学习,别的什么都不做,那么理所当然地你应该得到A。相比之下,另一个学生跟你成绩一样,但是却参加了许多重要的课外活动,很明显,我们会偏爱后者"。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任何一位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必须有面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所有态度里面的一部分,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全部标准。
除此之外,在中国偏科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归类到成绩差的学生里,而在美国,则非常重视孩子兴趣的养成和专项特长的培养。如果孩子有哪怕一方面的专项能力很优秀,那么学校会让孩子的这项能力更优秀,而不是去强制的开发孩子不擅长的短板。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的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可以说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孩子不是成绩差,而是缺少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和升学的途径和机会。
在中国13亿人口,只有1300所高校,而在美国,3亿人口,4000所高校。从数量上看,这意味着中国的孩子上大学比美国孩子要难上16倍。偏科砍掉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教育资源的稀缺环境又砍掉一部分有潜力可开发的学生。
再从质量上来看,在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200名中,中国大陆共有7所高校入选,美国有50多所;在国内排名前10的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其世界排名还不如美国排名一百以外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这意味着,在美国一个普通大学和中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其教育质量和水准是同等的。也就是说,在国内考不了本科的学生是可以去美国上本科;而可以上本科的可以去美国读一流大学了。
所以,不得不承认,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相比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差距。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在教育领域视野的开阔,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留学成为了一个新的选择。那么,对于成绩一般的中国学生怎样的留学途径比较适合他们呢?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内的国际教育领域逐渐向产业化过渡,涌现了一些新型的比较优秀的留学服务模式,准确的说,应该叫学业与就业的规划模式。较为典型的代表是森润教育开创的一个称为课后国际中学的概念。
森润课后国际学校正是包含了美式教育课程里我们所缺乏的关于情商、态度培养模块:批判思维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公共演说能力、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等。值得一提的是,学习这种先进教学内容的同时,不需要放弃国内中学的学习机会;一年的课后学习毕业后就可得到中美两国高中毕业证书,并且课程的收费标准远远低于国内国际学校的费用。原汁原味的美国课程和低廉的价格,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将国内高中留学教育做了更进一步的普及。
除此之外,鉴于近年来国内就业环境越加激烈的形势,森润教育还将课后国际学校的学习模式与美国名校及海外高端高薪行业实现了人才出口的对接,首次将美国高中课程和就业规划结合起来,全套的学生服务体系很好的解决了国内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压力大的窘境。
所谓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只是在不同的认同标准下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近年来的国内留学人数趋势及仍在上升,并越来越趋于低龄化走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将出现更多像森润课后国际学校这更优秀的培养模式,留学及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将会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出更多潜在的优秀的人才,而不是让这些人才因为高中时代的成绩就被扼杀掉。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enrunedu/p/575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