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前言
这里就不介绍 git 了,表一看到命令行就怕怕,常用的命令也就这些,基本满足 99% 以上的项目需求,非常实用。
正文
一、常用 git 命令
1.1 git clone <url> [<directory>]
从远程库 clone 代码到本地,directory 用于指定一个新目录名
1.2 git status
检查本地状态,可以查看当前所在分支、新增或被修改的文件
1.3 git checkout <file>
还原某文件所作的修改,也可以 "git checkout ." 还原所有修改
1.4 git add <file>
添加文件到缓存,并追踪新的文件。也可以 "git add ." 添加所有文件到缓存
1.5 git commit -m "commit message"
提交代码到本地代码库,非常推荐做完一个小功能就 commit 一次,多次 commit 替代一次大 commit ,也便于后续代码合并和 review 。
1.6 git push
同步本地库代码到远程库。(push 失败后面会专门提到代码合并)
1.7 git branch
列出可用分支,git branch -a 列出本地和远程库所有分支
1.8 git checkout <branch>
切换分支
1.9 git log [-<number>]
查看本地 commit 记录,number 可用限制 log 显示条数
1.10 git diff [<file>]
比较当前文件和暂存区文件差异
1.11 git pull
从远程库提取更新代码到本地
二、代码撤销
2.1 撤销本地未 add、未 commit 的代码
git checkout <file> 撤销单个文件,或者 "git checkout ." 撤销本地所有修改。
2.2 撤销本地已经add、但未commit的代码
git reset <file> 撤销单个文件,git reset 撤销所有的
2.3 撤销本地已经commit、但未push的代码
git reset --hard HEAD~1 撤销最后一次 commit 并回退代码到上次 commit 的代码,注意代码就都丢弃了。(不加 --hard 可以只撤销 commit,不回退代码)
2.4 撤销已经 commit 并且已经 push 的代码
git revert <commit id>
2.5 修改已经commit的注释内容
git commit --amend,一般会用 vim 打开,修改完 :wq 退出即可。
三、同分支代码合并
适用场景:git pull 失败或者已知远程库有更新的情况下,注意本地先 commit,然后再 rebase 操作。
3.1 git pull --rebase
从远程库提取更新代码到本地,并尝试合并代码。与 merge 不同,不会产生新的 commit 记录,合并代码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不要把别的小伙伴的代码弄丢了!
3.2 git add <file>
遇到冲突解决冲突,解决完成以后git add
3.3 git rebase --continue
所有冲突都解决完并 add 完以后继续 rebase,不要 commit,可能需要多次 continue 和 add 操作,直至全部合并完。
3.4 git push
将本地代码库代码同步到远程库。
四、不同分支代码合并
适用场景:把代码从 develop 分支(开发)合并到 master 分支(生产)
4.1 git cherry-pick <commit id>
把另一个分支的 commit 修改应用到当前分支。commit id支持跨分支、短 commit id(前 8 位,例如 247d27c6),当然也支持用于同一分支。
4.2 git add <file>
遇到冲突解决冲突,解决完成以后git add
4.3 git rebase --continue
所有冲突都解决完并 add 完以后继续 rebase,不要 commit ,可能需要多次 continue 和 add 操作,直至全部合并完。
4.4 git push
将本地代码库代码同步到远程库。
五、代码暂存
适用场景:功能未完成又不想 commit,但是又急需还原代码到上次 commit(例如紧急bug修复)
5.1 git stash
暂存未 commit 的代码并还原所有修改
5.2 git stash pop
还原最后一次 stash 的代码
六、其他
6.1 Android
Android Studio 自带的版本管理非常好用,非常方便切换分支、对比修改、合并提交代码。
6.2 iOS
可以用 XCode 自带的版本管理检测对比,commit 到本地,然后通过命令行来合并。
也有不少同学用 SourceTree
6.3 Git 官方中文版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anghuaijun/p/580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