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浅谈《公司关键岗位人员更换的成本》——关彦明(2016-08-29)
就在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收购优步中国之后不久,8月4日上午易到用车创始人兼CEO周航发布公开信喊话,邀请优步中国的小伙伴加入易到用车,一起“创造奇迹”;当天下午,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也在朋友圈高调挖人,称“两家合并,裁员不可避免。我一直很欣赏uber的年轻人,真诚的邀请你们,加入神州专车,成为我们的战友!uber人才直邮: uber@ucarinc.com,现在加入,神州也将提供6个月薪资+员工期权(注意: 我们的期权现在就可以变现哦)”。
各大公司到处想办法挖人,足以说明企业的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力,这类大话就不必再多说,今天我只想分析分析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以及关键岗位人员更换的成本和影响。
企业人才不流动就像一盘死水,没有新鲜活力,但人员变动太快则不利于团队建设,稳定性和战斗力都会减弱;关键岗位人员的变动更加影响企业的发展,比如产品经理、运营主管、研发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有的企业一直在纠结:一直想招人用人培养人,怎么就是招不到好用的人,招的后又留不住人?深层次来说,是企业的《团队建设指南-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不合理或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接地气,没有和人才的自身目标相融合,往往是把人招进来,就让员工在公司里自生自灭,承带和关怀,帮助和支持,培养和提拔这些保障性的措施力度远远不够,怎么可能留住人才?
对于企业来说把人配齐,好不容易熟悉了业务,相关业务和技术都搞清,人员配合也磨合的默契了,做事效率提高了,关键人员出现离职变动,直接影响团队的运作。先是业务相关的人员对接问题,协作卡壳,本来各司其职,顺利地运转,现在缺了一环,项目进度深受影响;或许大家都会说,不就是换个人吗?有人接上不就得啦?要是这样就简单了,我们来分析分析啊,先说这招人吧,招个合适的人选,少说得1到3个月或更长时间,再说这新人,从一个外行进入这一行,进入这个新环境,要熟悉业务的来龙去脉,熟悉公司人员结构,比如做技术的,要熟悉承接负责的项目代码,前后调用关系,出了问题找谁调试,要是之前的人写的代码风格很烂,做技术的都可以想像这种痛苦;期间还要进行培训,相关人员配合新人熟悉业务也要花时间,适应环境和熟悉业务的周期一般要三个月到半年,还是建立在新人能力相当强,能匹配岗位要求的情况下;再再说老员工交接期的并行人力成本,老员工一但决定离职,心情多少都会受点影响,工作上不出成绩也是常见的,基本上最后一个来月公司是工资照发,只要老人把项目交接好就很高兴啦;这半年左右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项目进度影响和业务衔接风险都是企业应考虑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上面说到的,同行业对手把人挖走了,公司的技术和业务渠道以及客户市场资源都可能流到对手那里,这部分成本又怎么算?
总结——更换关键岗位人员的成本:
直接时间成本:3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直接经济成本:老人一到三个月的工资(离职交接期)+ 新人3个月的工资 + 业务培训成本
间接时间成本:项目延期成本
其他间接成本:团队成员负面影响、资源的流失(技术、渠道资源)
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不管结论如何,最终留给我们的是思考,如何利用与改善;
更换人员成本高吗? 该如何控制人员变动带来的风险?如何降低企业成本?
欢迎各路大神一起来探讨交流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浅谈《公司关键岗位人员更换的成本》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uanym/p/581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