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信钱包内的58到家全新首页已经上线,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在微信中打开“我的->钱包->58到家”查看。
58到家全新首页提出重构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58到家目前两年左右的发展期,整个技术生态还不完善。以上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创业初期遗留的历史原因造成,比如代码写死和粗糙的配置后台;而有的问题是由落后的开发模式和协作模式造成的,比如前后端分工不明确、首页加载速度慢。
基于上文提到的问题,重构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配置后台可以理解为一个简易的CMS系统,配置的内容是一些量化的字段,比如图片地址、链接、价钱等等。此项目中本人并不负责配置后台的开发,所以不再班门弄斧。
下面详细描述重构过程中前端的解决方案。
根据上文提到的问题,此项目中前端的技术选型如下:
看到以上的技术选型,可能会有读者疑惑:不就是一个前端模板+模块化方案吗,有什么值得介绍呢?
首先,以上的技术选型的背景如下:
目前58到家的前后端协作模式仍然很原始,本次重构采用的前后端分离方案并非是最优解,只能算是一种折中的过渡方案。总结有以下几点:
下面分别简单描述以上的几点。
tpl的内容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user-scalable=no">
<title>58到家</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 "http://static.daojia.com/assets/project/wx_index/style/main.wx-index.css?2016082001">
</head>
<body>
<div class="window">
<app :data="data"></app>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initial page data
var pageData = {};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or traker
var bi_params = {pagetype:‘activity‘};
</script>
<script src="https://static.daojia.com/bi/buried_point/js/tracker.js"></script>
<script src=‘http://static.daojia.com/assets/common/js/zepto.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static.daojia.com/assets/common/js/vue.min.js‘></script>
<script src = "http://static.daojia.com/assets/project/wx_index/js/main.wx-index.js?2016082001"></script>
</body>
</html>
tracker.js
、zepto.min.js
、vue.min.js
是依赖的第三方文件,全局变量bi_params
是bi统一用的初始字段;
<app :data="data"></app>
是vue组件的容器;main.wx-index.js
和main.wx-index.css
的时间戳;pageData
。这是首屏的初始数据,之所以选择以全局变量的方式暴露,而不是请求api,是为了减少一次http请求,尽快渲染首屏。tpl轻量化是为了减少FE和RD的耦合,当然最佳的方式是tpl交由FE维护,但是目前58到家的开发模式并不适合。所以采用了折中的过渡方案。
使用url query作为js和css文件的缓存策略也并非最优解,理想的方案是使用hash指纹。但是hash指纹需要FE在编译完成之后将hash值告知RD,而时间戳可以任意修改成与当前不同的值即可,减轻了沟通成本和失误率。
选择客户端渲染有以下几个优点:
当然客户端渲染也有一些缺点,比如:
具体到客户端渲染的技术选型,其实从实现功能上来讲随意选用一种js模板工具即可,比如artTemplate。最终选择vue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此次重构采用的缓存策略仍然比较原始,比如前文提到的url加query的方式。这也是后续有待优化的一个重点。
58到家首页的内容非常多,大部分尺寸的手机需要三屏才能加载完成。一次性加载的用户体验肯定不太顺畅,按照主流的手机尺寸,将整站分成三部分:首屏+次屏+尾屏。基本的加载流程如下图:
简单概括如下:
main.wx-index.js
根据首屏json渲染首屏;wx-index.themes.js
的加载;wx-index.themes.js
加载成功后发起jsonp请求次屏和尾屏数据;wx-index.tail.js
的加载;wx-index.tail.js
加载成功后渲染尾屏;次屏的wx-index.themes.js
和尾屏的wx-index.tail.js
是按需加载的,是为了减少首屏的请求数和数据体积。
按需加载功能使用require.ensure
API实现。之所以选择使用它有以下几点考虑:
require.ensure
API的支持,不需要额外的模块化工具;wx-index.themes.js
的themes
,wx-index.tail.js
的tail
),而require.ensure
则可以定义模块名称,使文件名更语义化;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结合vue和require.ensure
实现按需加载和动态组件。
require.ensure
实现按需加载和动态组件回顾上文的tpl代码可以看出,页面整体是一个vue组件。顶层组件是<app></app>
。首屏组件是第一级子组件,次屏是第二级子组件,尾屏是第三级子组件。整体结构如下图:
vue实现按需加载动态组件要考虑以下几点:
对比上图可以看出子组件容器的位置:
Themes组件作为第一级子组件App的一个子组件,容器位置如下代码:
<div class="main">
<!-- activity banner -->
<wx-activity v-if="data_activity" :data="data_activity"></wx-activity>
<!-- nav -->
<wx-nav v-if="data_nav&&data_nav.length!==0" :data="data_nav"></wx-nav>
<!-- headline -->
<wx-headline v-if="data_headline&&data_headline.length!==0" :data="data_headline"></wx-headline>
<!-- service -->
<wx-service v-if="data_service" :data="data_service" :test="test"></wx-service>
<!-- fresh -->
<wx-fresh v-if="data_fresh" :data="data_fresh"></wx-fresh>
<!-- banner -->
<wx-banner v-if="data_banner&&data_banner.length!==0" :data="data_banner"></wx-banner>
<!-- themes -->
<div class="wx-index__themes">
<themes></themes>
</div>
<wx-footer :notice="data.showReddot"></wx-footer>
</div>
Tails组件作为第二级子组件Themes的一个子组件,容器位置如下代码:
<template>
<template v-for="theme in data.themes">
<slider v-if="theme.type===‘slider‘" :data="theme"></slider>
<single-slider v-if="theme.type===‘singleSlider‘" :data="theme"></single-slider>
<list v-if="theme.type===‘list‘" :data="theme"></list>
<grid v-if="theme.type===‘grid‘" :data="theme"></grid>
</template>
<div class="tail">
<tail></tail>
</div>
</template>
wx-index.themes.js
加载成功,在渲染Themes组件之前需要请求次屏的数据,jsonp请求放在vue组件的activate
钩子函数内:
activate: function(done) {
let _this = this;
let _url = ‘/home/ajaxGetSecondIndexPage‘;
let _cityId = pageData.cityId||$.fn.cookie(‘comm_cityid‘);
let _openId = pageData.openId||‘‘;
$.ajax({
url: _url,
data: {
cityId: _cityId,
openId: _openId
},
dataType: ‘jsonp‘,
success: function(res){
if(!res||!res.data){
return;
}
_this.data = Object.assign({},res.data);
// 将底部固定模块的数据写入全局变量,以便懒加载所需
window.dj_index_data_tail = Object.assign({},{
layidle: _this.data.layidle,
recommend: _this.data.recommend
});
},
complete: function(){
done();
}
});
}
vue组件在
activate
钩子函数返回done()
之后才会继续执行后续工作。
请求成功之后将返回的数据赋值给vue组件的data
,然后vue根据data
渲染UI。
上述代码有一点需要注意。大家看到代码将一些数据赋值给了全局变量window.dj_index_data_tail
,这些数据是尾屏的数据。由于尾屏的数据量比较小,所以与次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API。这个全局变量是为了尾屏的Tail组件渲染使用。这就是上文提到的“组件数据如何传递”。
使用全局变量传递数据的方式固然不是很优雅,但是不失为一个适合快速开发的方案。这也是后续迭代的优化点之一。
次屏渲染完毕之后触发尾屏的加载,这个行为实在Themes组件的ready
钩子函数内进行,如下:
ready: function(){
let loadTail = function() {
if(!window.isTailLoaded){
// 主题推荐位渲染完成之后加载底部模块
require.ensure([], function(require) {
require("../../_tail.js");
}, ‘tail‘);
window.isTailLoaded = true;
}
};
loadTail();
}
由于之前将Tail组件的数据储存在全局变量中,Tail组件的activate
钩子函数内可以直接读取次全局变量:
activate: function(done){
this.data_layidle = window.dj_index_data_tail.layidle&&Object.assign({},window.dj_index_data_tail.layidle);
this.data_rec = window.dj_index_data_tail.layidle&&Object.assign({},window.dj_index_data_tail.recommend);
done();
}
以上,便完成了整个页面的按需加载流程。当然,每种方案都不是最优解,但都是适用于目前状态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案,后续迭代中持续优化。
开发环境的模块化方案比较随意,借助于boi框架中的babel模块,可以将新规范的语法编译为浏览器适用的语法。
此次重构的开发环境的模块化开发使用的是ES6 Modules,语法简洁易懂,并且开发环境没有加载动态模块的需求,静态的ES6 Modules完全适合。
插播广告:58到家前端工程框架boi支持多种模块化方案,包括ES6 Modules、CommenJS和AMD。
依前文所述,本次重构中的仍然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后续迭代中急需解决的。总结如下:
58到家微信钱包重构项目告一段落,其中采用的诸多解决方案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过总体来说,此次重构中58到家技术团队向前端工程化、前后端分离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后续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论从项目本身,还是从团队整体架构的角度,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也欢迎各位同行提出意见和建议。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eo_wl/p/582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