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听说「学生会」水很深,你准备「趟」么?

时间:2016-09-08 14:45:29      阅读:21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只有经历过大学,才能学会「成长」。

  不少人感慨,真正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这是和想象中,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大学绝非旁人口中的「象牙塔」,没有多得压死人的作业,可以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这里,成绩虽不再是评判高低的「唯一标准」,但在此基础上增添的人际交往、实践经验「考核」,往往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压力倍增。

  学生会,作为大学校园的「缩影」,一个一向被定义为:积累经验和人脉,教会你成长的绝佳地方,每年都备受新生们的推崇。挤破脑袋,各种交报名表,想要争取在学生会的一席之地。

  没参加过学生会的大学,真的不完整么?

  很多人的开学第一课都是在「学生会」里学到的——成功学。

  一开学,数不清的「洗脑会」迎面而来,无数的学长学姐告诉你:坚持,是第一要义,坚持到最后,就是成功,这是对你的一种锻炼。

  因而,你需要本着「哪里没人愿意去,自己就要出现在哪里」的原则,被拉去活动现场充数,搬桌椅、打杂,累死累活。无数次周六周日的早晨无奈贡献给了各种会议,自费参加了一场又一场无聊的部门聚会。重复枯燥而简单的「打杂」工作,一晃一学期过去了,感觉自己一无所获。

  更让人无奈的是,「会做人」和「有关系」似乎比「有能力」有用得多。明明有些人什么都没做,一旦要开会,要办活动,他们就会请假,理由还都相当充分:我要赶作业,我找了份家教兼职走不开,我报了高顿CPA周末班要上课,我英语四六级要备考。但凭着他们和上级的良好关系,大二还是能直接升部长,甚至升主席。

  趟一趟学生会的浑水,你到底能得到什么?

  参加学生会,一开始,很多人只是冲着那光辉的名字去的,满足自己在学校最大的组织里,占有一席之地的自豪感,美其名曰,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

  如果仅仅是抱着这个目的而在学生会中插科打诨,那一年后的你将会徒留「大一就这么混过去了」的遗憾。要参加学生会,先想清楚,你应该从中获得些什么。

  譬如活动中结识来自各个学院的朋友,譬如从学生会大神身上学到策划、找赞助等等的经验知识,譬如学会如何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甚至,那些在你看来累死累活的工作,熬夜写策划稿、和精明商家协商赞助等等,都是对你能力的最佳锻炼,甚至以后将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而只有付出,才意味着收获。有人说,大学里最坑的就是学生会了,干着累死人不偿命的活儿,根本学不到什么。却从没想过,管理经验、人际沟通能力、组织技巧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在学生会中一点点积累提高起来。

  在HR眼中,在学生会的工作经验重要么?

  应届生,找工作时往往难逃「经验缺乏」的短板。因而,在新生眼中,参加学生会锻炼一下,丰富一下自己的在校实践经验,往往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可HR真的看重应届生在学生会的工作经验么?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资深HR发的帖子,提到了她曾面试过的几个学生会主席。「有想法,却不实际」,是她最大的感触。有的学生会主席,第一次面试就提出公司的地方办事处需要改变运营模式,甚至对公司目前的运营状况大放厥词。但谈及他们简历中的相关实习,甚至是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时,他们却失去了一开始的那种神气。

  对企业而言,最看重的,还是你真正的能力如何,能够为企业带来些什么。在学校的头衔再多,没有能力,照样还是白搭。并不是说,有学生会经验就能加分多少,关键还是在于你是否曾有过相关的实习经历,专业知识基础是否扎实,真才实学有多少,面试中表现出的性格,是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参加学生会是否有用,说到底,还是看你到底能收获些什么。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那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头衔,能在保研、奖学金、找工作中加分,那还不如踏踏实实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多考几张高含金量的证书,多读几本好书,争取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

听说「学生会」水很深,你准备「趟」么?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vicky12-13/p/585284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