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首先,我是在2015年9月开始备考803——也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现在捋一捋当时的计划安排,我是把每一科的复习都分成了三段:第一阶段,结合复习教材对所有的知识点全方位扫描,充分了解并且理解,实际上就是顺着复习教材把每个知识点都看一遍,并且把给出的例题都独立地做一遍(所谓独立,是指不看例题答案完全手写解题,即使不会做,在看明白例题的答案后,再次不看答案做,如果还是不会,再次循环);第二阶段,抛开知识点教材,开始做习题,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第三阶段,疯狂地刷试卷了,有些科目适合刷真题,而有些科目适合刷模拟题。
时间上的安排:在刚开始的时候双管齐下,上午效率高就复习高数(因为比较难),下午时间长就复习专业,到了晚上就是对白天的查漏补缺了。当时是对着复习教材规划了每一天的进度,然而常常会因为效率高低或者当前部分难易程度导致进度的过快或者过慢,所以需要晚上的时间来进行整理。等到高数和专业的复习进度到了第二阶段尾声的时候,我才把英语的复习提上日程(后来会证明这样做是不对的),而政治复习直接到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的。
其实上面的安排都还算是理想的了,因为我没有很强的自控和自律的能力来迫使我自己能够跟着安排的日程走,我自己实际上要糟糕得多。我当时的情况是高数滞缓在第二阶段里,只能草草结束,为第三阶段的不能按时完成试卷、经常模拟成绩低分等等各种苦头埋下伏笔; 专业课的复习量远远超出我的估计,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科目的要求是四门相关课的内容一起考(类似理综),所以正在复习的时候我是一遍焦虑高数,只能拼命的赶进度,很多小细节的往往忽略,这也是考试爱出题的地方;而英语只是开始时,每天背单词,刷几道阅读题,到后来只能让道给其它科目的复习了(没有办法的,英语只能靠日常的积累,到了最后的时间段我往往会腾出时间让给其他科目突击复习)。
现在回头想想,专业科目的复习应该提前的,毕竟四门课的总量太大了,而且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是需要时间来积累沉淀的,可能复习某一个知识点时并不觉得怎么样,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它,却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而高数的复习是不能够断的,一旦忘却,再捡起来的时候就会稍显困难,需要多耗费时间再次练出解题的感觉。而且从第一阶段一直到第三阶段,只有持续不断地练习和复习,才能保持较高的效率;英语应该更早的,趁着前面复习任务还不重的时候多积累,到后面真心是没有时间,更可能去占用原本属于英语的时间;政治只能是最后一段时间死记硬背了,太早复习到时候忙着其他科目的时候把背下来地知识点忘记就亏了,我也想不出其他好的复习方法,最后都是对着真题背答题的模式,对着名师压题的卷子背答案和要点。
考研是一件长时间的消耗战,人很难保持每天都是高效率地学习状态,所以需要想办法调整。首先,最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不是那种完全能自律的神人,一定要去找个经常复习的同伴,有人结伴一定是提高自己复习效率的好事,它能起到相互提醒和相互督促的效果;再碰到瓶颈的时候,自己实在是无法继续复习的进度了,不妨放慢一下节奏,不要去想学习进度的事儿,也不要再去学新的东西,可以做一些释放压力的活动或者运动,也可以静下心了去整理前面没有时间整理的一些笔记、体会什么的,但是要注意一点——调节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后不要超出两三天,避免让自己复习的规律打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无法在释放压力之后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
这是对我考研心得一个简单的整理吧,可能也是提醒自己的时间上或者流程的规划提个醒,让自己做的更加好。接下来就是对自己考研初试复习时候的专业课笔记整理一下。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profinder/p/586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