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分析愚公移山这个工程
原始的需求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项目沟通的基本方式
聚室而谋曰
项目的目标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技术方案
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项目,动用了三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程管 理人员: “(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并获得了一名力量较弱,但满富工作激情的外协: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实现方案
“ 虽 我 之 死 , 有 子 存 焉 ”, 这 里 描 述 了 可 能 存 在 的 分支结构,即“IF”条件判断。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这里描述了完成这个工程所必须的循环结构。
作为优秀的程序分析师,愚公论述了这个循环的可 行性:由于“山不加增”,所以条件“山平”必将成立 (“何苦而不平”),所以这不会是一个死循环。
伪代码部分:
import.java.大道至简.*;
import.java.愚公移山.*;
public class YuGongYiShan
{
if(愚公死)
有子存焉,子孙去完成移山的任务;
else
愚公自己完成移山的任务;
while(子孙存在)
{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这个工程实现LE,结束;
}
END;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cj20153188/p/587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