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微软必应词典客户端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6-09-24 19:10:53      阅读:12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微软必应词典客户端的案例分析:

整个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必应词典客户端IOS版

第一部分:调研 测评

Bug:

  1. 首先最严重的一个Bug就是摄像头翻译功能基本形同虚设,整个取景框里面没有说明需要把目标单词放在哪儿或者说明是整段翻译等。就算拍照清晰也一直返回错误信息
    技术分享技术分享
  2. 在相关单词推荐的功能中,经常会有单词没有翻译出现全空的情况出现
    技术分享
  3. 单词所对应的例句中,会有功能将翻以前的单词与翻译后的结果相对应,但是这个对应功能非常不准确,例如在这里,两个不同的单词都被翻译成了”点缀”,但是两个点缀都只对应第二个单词,第一个单词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
    技术分享
  4. (也许不算Bug)例句展示中,可以通过点击最底下的的“点击加载更多例句”来加载更多的例句,但是当所有的例句都已经加载完成之后这个按钮还是不会消失,这样会造成误会。
    技术分享

 

周边用户体验记录:

  1. 背景需求:解决日常英文阅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单词难题,翻译准确有效,发音准确,帮助日常的英文学习。客户端方面手机客户端就可以。如果有摄像机取词功能最好
    技术分享
  2. 使用过程:基本功能较为完善,日常需求也都可以得到满足,用户希望的摄像机取词功能也确实有,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量方面:比较丰富,满足日常的需求。至于专业词汇则稍有欠缺,一些新的专业词汇有些缺失。
    界面:干净清爽,绿色主色调看着十分舒服,也没有过多多余的内容,一贯微软的作风。界面方面没有什么缺点
    功能:方面,除了查询单词等基本功能,还有每日一句、今日热词、推荐阅读,还有一写帮助练习单词口语的内容,生词本功能也是支持的。翻译的英英翻译也是比较实用的功能。缺点也许拍照取词的功能不算完善吧
    准确度:基本满足一般人的日常需求
    用户体验较为不错,虽然其实主流的词典之间都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别。界面清爽是这款产品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优势。其他有一些功能其实并不实用,例如每次查询之后都会有相关的联想词汇,但这里的功能其实基本用不上,比较多余,而且按钮所在位置非常显眼,容易点错。
    综合下来的推荐程度是:一般

 

第二部分:分析

整体的软件按照软件排版的分类可以分成四大类:词典、翻译、学习、我的

词典方面包括基本的查单词、每日更新推荐内容、拍照翻译,在单词页面还有相关内容的显示。

翻译方面就是简单的输入以及对应单词的翻译

学习包含:生词库、经典词库、多个种类的单词挑战(连续的做完多个单词题后得到分析)、口语训练营(包含多个情景以及分难度的对话练习,模拟真实对话场景,录音并且对于录音内容进行评分)、口语挑战(同样是提供一段文字,要求用户朗读,进行录音并且打分)、必应电台(提供英文听力材料)提供离线功能

我的包括对于本地客户端的一些设置,登陆系统分享系统等。

 

整个软件抛开美工等UI方面不谈,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库的建立维护,这里有单词数据以及用户登录数据,此外还有一个难点在于语音识别,系统需要对用户的录音材料进行识别以及打分,还有图像识别以及处理等技术需要攻克。

 

假设由一个6人团队完成这样规模的工程的开发,并且所有人都处在大学毕业生的水平。首先核心的技术例如语音识别等就是很难处理的一部分。分工如下:1人负责所有的UI设计,1人负责了解并且学习语音处理图像处理这里的搭建,1人搭建并且管理数据库并且负责相关对接工作,1人负责框架设计以及整体的指导维护,其余两人负责主体非核心功能的实现。

 

开发流程参考瀑布模型:系统需求、软件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编码、测试、运行

其中前三个阶段为所有人共同参与,只要对整个软件的框架完成分析,定位,所可能涉及到的难点进行讨论分析即可,所以并不需要过长的时间,半个月就可以完成

程序设计阶段是难点,在这个阶段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以及整个软件所需要的基础雏形会形成,相关技术负责人也应开开始补充所需要的知识并且开始学习 所以这个阶段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编码阶段即根之前的设计完成编码即可,但考虑到所有的人都没有相关的开发经验,知识上都都有所欠缺,所有这一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需要2个月的时间

测试以及运行阶段只要前面工作 完成的比较好,就应该会比较轻松,相关的文档编写是重点,Bug的排除 以及优化同样是重点,但是一个月的时间应该也已经足够。

所以整个的项目工程需要花费五个半月,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半年内也是可以完成交付的。

 

这个软件木片与同类软件相比较,界面是优点,语音识别相关的是优点,没有多余的广告弹窗是优点,但是词库的完整性是缺点,自动翻译的正确性也是缺点。这样看整个软件在软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点,就是在后期的测试优化上花更多的功夫,虽然功能较为完善,但是单项功能的完成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设计好并不是最重要的,能把最好的设计完美实现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部分:建议和规划

目前就这个产品来看,最重要的可以提高的内容就是单项功能的完善优化了,此外可以另外增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亮点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主要有有道词典、金山词典等,例如有道词典的取词功能非常完善,这个也是目前必应词典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可以增加的功能就是由用户完善的数据库功能。例如可以允许用户对于缺失 的词条进行补充,并且许以相应的回报,例如一些特殊功能的使用权限等。这样就可以极大的丰富本产品最大的不足并且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如果这样的功能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想必必应将很快拥有最全面的词库。此外还可以增加核心竞争力的新功能例如社区功能

以NABCD这样的模型来分析的话

N:用户一定是有需求的,更庞大的数据库只会让更多人需要,同时补充内容所获得的奖励也可以看作动机之一,社区功能也是同样

A:新增词条功能的实现并不需要太复杂,社区可能麻烦一点,需要动态更新的环境给所有正在使用的客户,但是参考已有的更多成功案例,这是可以实现的

B:好处就是更稳定的用户群体,以及更加丰富以及准确的内容,这将造成一个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C:同类产品你中也有一切相似的功能,但是补充词条是我们仅有的,社区功能只要我们开发的更好就同样有竞争力

D:推广方面,基于必应词典本来的用户群体以及微软的影响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推广困难

 

假设我们的团队有5个人以及4个月的开发周期

1个人负责美工,3个人开发,1个人进行持续的测试

时间安排方面。其中前两周进行讨论分析产品定位等,3-5周进行新产品的设计,6-13周进行集中的开发, 毕竟有之前的基础,所以工作量并不会太高,其余的3周进行产品测试优化,这样就可以在第16周准时进行新产品的发布。

微软必应词典客户端的案例分析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urryK/p/Being_Dic_analysis.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