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界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勤奋的,懒惰的……
我们也大可不必带任何有色眼镜看待这好像站在对立阵营的两类人。事实上对这个世界,谁都有谁的贡献。
当然我这里说的懒惰并不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愚公马不停蹄叩石垦壤,当然兢兢业业勤奋非常。
很多时候,我们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重复一个动作上,却不敢花费一点时间停下来思考。
但有时候,这种勤奋反而是一种荒芜,因为除了那个重复的动作,我们很可能一无所获。
就愚公移山事件而言,故事的开头自然很好,善心非常,恒心非常。愚公的决心我们似乎不用再考究了,他一定是要把自己的一生投献给移山这个伟大的工程。但谁又能保证,愚公之后的子子孙孙都肯拥此初心,无怨无悔继续凿山。所以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说白了,光有美好的开头,结局却无疾而终了。
相较之下,李冰“蜀守冰凿离堆”,算得上善始善终了。
正如书中所言,倘使李冰如同愚公一般勤快,甚至可能为“吾今胜昨倍许,明胜今倍许,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这样的进步而喜悦自得,那么李冰也就不是李冰了。
李冰之所以能用冰凿的方法,也是丢下了成百上千人的团队在那里瞎忙活,自己跑去厨房浪了。
这不可谓不懒,但也是这懒让他误打误撞,琢磨出了冰凿这样创世纪的方法。
同样的,也是因为一个懒程序师,编程出现了“单元文件(Unit)”这种开发方法。而这我们是不能指望勤快人创造的,因为这些勤快人对于找一个函数都要在编辑器里按五千次PageDown/PageUp键这种事热衷非常,因为这样紧凑的工作让他们心安理得,而人往往心安理得的时候就不怎么思考了。
知识的大量汲取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各类知识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频度,这有利于我们知道更该注重于什么方面。只有真正知道它是什么,可以干什么,我们才能真正的去干些东西。而不是装了一肚子墨水,却一脸懵逼。
面向对象的出现当然是一个进步,虽然书中说它有很多局限性:面向过程是对“流程”、“结构”和“编程方法”的高度概括。而面向对象本身只解决了“结构”和“编程方法”的问题,而并没有对“流程”加以改造。就好像在说它是换汤不换药,关于CPU的本质的东西根本就毫毛都没动上一根。
但事实上没有哪场变革是一蹴而就的,不管OO究竟是否有解决一切的能力,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给编程带来了便利。
至于未来如何,未来才知道。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第二章读后感---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6354-aa/p/590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