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读《浪潮之巅》

时间:2014-08-13 18:52:37      阅读:21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浪潮   互联网   华尔街   科技   网络   

Ebook

 http://liantze.penguinattack.org/ebooks.html


近一百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的、有意识或着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上。一旦处在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这科技的浪潮,知道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 AT&T

1、为什么成功
(1)电话的发明和AT&T的建立实现了人类的远程实时的交互通信。(虽然电报比电话出现的早,但它不是事实交互通信)
(2)AT&T成立之初,它的电话技术受专利保护,它前十几年的发展一帆风顺。
(3)1925年,它将出加拿大以外的电信业务分离,专注于美国市场。这反而帮助了它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存活下来。
2、为什么失败
(1)1984年,根据联邦发垄断法,AT&T的市话业务分出去,根据地区划分成7个小的贝尔公司。AT&T公司从事长途电话业务和通信设备的制造。贝尔实验室划给AT&T,从贝尔实验室分出一部分成为贝尔核心(Bell Core),划给7家小贝尔公司。
(2)2000年前后的网络革命,和从九十年代中期延续至今的无线通信的飞跃,AT&T不仅没有利用好这2次机会,反正在这2场变革中丢了性命。
(3)AT&T分为了三个部分,从事电信业务的AT&T,从事设备制造业务的朗讯Lucent和从事计算机业务的NCR。Lucent也只是昙花一现。
(4)AT&T再次分拆为长途电话,移动电话,企业服务和宽带四个公司。
(5)如果说终结AT&T的内因是华尔街(一次次上市和分拆)和AT&T的贪婪和短见,那么互联网的兴起从外界彻底击垮了这个帝国。
3、影响
(1)贝尔实验室和香农实验室。
4、总结
(1)在工业史上,一种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上个世纪90年代,AT&T已经不属于一个人,一个机构,没有人对它的十年百年后的发展着想。(当一个公司没有人对它有控制时,它的长期发展就会有问题)

第二章 蓝色巨人 IBM

1、为什么成功
(1)赶上了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锁定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要客户。
(3)机械时代的末期,正值二次世界大战,以制造精密机械见长的IBM马上把它的生产线从民用转成了军用。IBM和军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4)二战后,有大量的统计工作需要制表机等机械,这对IBM的核心业务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5)二战是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IBM正确的选择了电子工业。
(6)二战中军方需要计算弹道轨迹,需要通用计算机。IBM投资发展了计算机,并把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了技术支持。
(7)在IBM快要破产时,Louis Gerstner出任IBM的首席执行官。他成功的将IBM从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公司到一个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的服务性公司的转变。
(8)IBM是一个专利大户,每年从专利费上挣来的钱都在十亿美元左右。
(9)固守自己的核心业务。客户主要是美国政府部门、军队、大公司和银行。
(10)内部优胜劣汰。淘汰掉不挣钱或者挣钱少的部门。
2、影响
(1)将计算机从政府部门和军方推广到民间,将它的功能由科学计算变成商用。(IBM最先研制出今天的通用个人电脑)
3、失利
(1)IBM推出个人电脑舞台的原因:
a、保守的基因。个人电脑业务的利润还不如谈下一个大合同。
b、反垄断的后遗症。IBM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达成和解的一个条件就是IBM允许竞争对手发展。IBM PC很容易被仿制。
c、微软的崛起。比尔盖茨将买来的DOS转手卖给IBM,并从每台IBM PC中收一笔很少的版权费。
4、总结
(1)保守使得IBM失去了无数发展的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并因此利于不败之地。
(2)一个公司创始者的灵魂常常会永久的留在这个公司,即使他们已经离去。
(3)社会的需求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要超过十所大学。
(4)大公司对付小公司的办法: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如果小公司利用新技术成功了,那么大公司可以依靠自己强大的技术储备后发制人。

第三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1、为什么成功
2、失利
3、影响
4、总结

读《浪潮之巅》,布布扣,bubuko.com

读《浪潮之巅》

标签:浪潮   互联网   华尔街   科技   网络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kibaamor/article/details/38538685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