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用户 driver 活动 好处 发布 size tar 过程 自我管理
敏捷软件开发VS传统软件工程
通过课后对论文的阅读,对敏捷软件开发与传统软件工程有了简单的理解。本文主要谈谈敏捷软件开发和传统软件工程的对比。
随着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的工程化,基于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的过程模型逐渐丰富起来,如迭代、瀑布模型等。软件工程模型特指在软件的生产与使用、退役等各个过程中的参考模型的总称。诸如需求开发模型、架构设计模型等都属于软件工程模型的范畴。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一个项目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者发现了问题,那么最好“返回”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项目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这也是瀑布模型名称的由来。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敏捷开发由几种轻量级的软件开发方法组成,包括极限编程、Scrum、精益开发(Lean Development)、动态系统开发方法、特征驱动开发(Feature Driver Development)、水晶开发(Cristal Clear)等等。所有这些方法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它们也是敏捷开发的原则:
1. 迭代式开发。即整个开发过程被分为几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较短,通常为1到6周。
2. 增量交付。产品是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时被逐步交付使用,每次交付的都是可以被部署、能给用户带来即时效益和价值的产品。
3. 开发团队和用户反馈推动产品开发。敏捷开发方法主张用户能够全程参与到整个开发过程中。这使需求变化和用户反馈能被动态管理并及时集成到产品中。
4. 持续集成。新的功能或需求变化总是尽可能频繁地被整合到产品中。有些是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的时候集成, 有些则每天都在这么做。
5. 开发团队自我管理。人是敏捷开发的核心。敏捷开发总是以人为中心建立开发的过程和机制,而非把过程和机制强加给人。
传统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从它遵循的过程,我总结出了以下问题。首先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然后开发是按步骤的,只有到了最后一步才能看到开发成果,增加了开发风险,万一哪一步出问题了需要从最后一步一步往前调试,耗时耗力。接着是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需求只要一改变,整个工程都需要改变。最后是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以上种种说明了瀑布模型已经跟不上软件开发的步伐,所以出现了敏捷开发,来弥补瀑布式开发的弊端。
敏捷方法主要有两个特点,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方法,尤其是重型方法的最主要特征:
(1)敏捷开发方法是“适应性”(Adaptive)而非“预设性” (Predictive)。
这里说的预设性,可以通过一般性工程项目的做法理解,比如土木工程,在这类工程实践中,有比较稳定的需求,同时建设项目的要求也相对固定,所以此类项目通常非常强调施工前的设计规划。只要图纸设计得合理并考虑充分,施工队伍可以完全遵照图纸顺利建造,并且可以很方便地把图纸划分为许多更小的部分交给不同的施工人员分别完成。
然而,在软件开发的项目中,这些稳定的因素却很难寻求。软件的设计难处在于软件需求的不稳定,从而导致软件过程的不可预测。但是传统的控制项目模式都是试图对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做出详细的计划,然后依计划进行开发。所以,这类方法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下,很难适应变化,甚至是拒绝变化。
与之相反的敏捷方法则是欢迎变化,目的就是成为适应变化的过程,甚至能允许改变自身来适应变化。所以称之为适应性方法。
(2)敏捷开发方法是“面向人” (people oriented)而非“面向过程”(process oriented)。
Matin Flower认为:“在敏捷开发过程中,人是第一位的,过程是第二位的。所以就个人来说,应该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过程。”这与软件工程理论提倡的先过程后人正好相反。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工作中,项目团队分配工作的重点是明确角色的定义,以个人的能力去适应角色,而角色的定义就是为了保证过程的实施,即个人以资源的方式被分配给角色,同时,资源是可以替代的,而角色不可以替代。
然而,传统软件开发的这些方法在敏捷开发方式中被完全颠覆。敏捷开发试图使软件开发工作能够利用人的特点,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敏捷开发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项目团队全员参与到软件开发中,包括设定软件开发流程的管理人员,只有这样软件开发流程才有可接受性。同时敏捷开发要求研发人员独立自主在技术上进行决策,因为他们是最了解什么技术是需要和不需要的。再者,敏捷开发特别重视项目团队中的信息交流,有调查显示:“项目失败的原因最终都可追溯到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应该接受它的人。”
那么敏捷开发能给企业和用户带来哪些好处呢?
1. 精确。瀑布模式通常会在产品起点与最终结果之间规划出一条直线,然后沿着直线不断往前走。然而当项目到达终点时,用户通常会发现那已经不是他们想去的地方。而敏捷方法则采用小步快跑,每走完一步再调整并为下一步确定方向,直到真正的终点。
2. 质量。敏捷方法对每一次迭代周期的质量都有严格要求。一些敏捷方法如极限编程等,甚至使用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即在正式开发功能代码之前先开发该功能的测试代码。这些都为敏捷项目的整个开发周期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3. 速度。敏捷团队只专注于开发项目中当前最需要的、最具价值的部分。这样能很快地投入开发。另外,较短的迭代周期使团队成员能迅速进入开发状态。
4. 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功能总是被优先开发,这样能给客户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5. 高效的自我管理团队。敏捷开发要求团队成员必须积极主动,自我管理。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每个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交流、社交、表达和领导能力也都能得以提高。
如何选择一种敏捷方法:
选择一种合适的软件开发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以下这些方面:
1. 方法的复杂度。确保你的团队或组织能够应付这种复杂度。
2. 社区和业界支持。有较多的社区及行业支持可以使你受益匪浅。
3. 实用工具。一个良好的软件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促进团队协作,并减少管理成本。
4. 对敏捷方法的认识程度。选择一些与你当前开发方式比较接近的敏捷方法将有助于推动该方法的实施。
5. 你的团队规模。较小规模的团队最好从简单的方式入手。
6. 你不需要只遵从一种方法。你可以为团队选择一个主要的方法(如Scrum),然后借鉴其他方法。
参考资料:
敏捷开发的特点—百度文库
瀑布式模型—百度百科
瀑布模型—智库百科
传统软件工程与面向对象、构件软件工程的比较分析—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韩沁轩
敏捷开发—百度百科
标签:用户 driver 活动 好处 发布 size tar 过程 自我管理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bh14061127/p/598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