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while data ... 操作 扫描 one 邻接表 链表 ons
1、定义
A graph consists of a set of vertices V and a set of edges E.
Each edge is a pair (v, w), where v,w belong to V.
路径 A path in a graph is a sequence of vertices w1, w2, ... ,wn.
长度 The length of such a path is the number of edges on the path, which is equal to N-1.
权 Sometimes an edge has a third component, known as either a weight or a cost.
Spanning tree 生成树
假设一个连通图有N 个顶点和e条边,其中n-1 条边和n个顶点构成一个极小连通子图,称该极小连通子图为此树的生成树
2、图的储存表示
1)邻接矩阵表示法
顶点表:记录各个顶点信息的一位数组
邻接矩阵:一个表示各个顶点之间的关系(边或弧)的二维数组。
const MAX_NUM=20; //最大顶点数 typedef int AdjMatrix[MAX_NUM][MAX_NUM]; //邻接矩阵 typedef struct { VertexType vexs[MAX_NUM]; //顶点表 AdjMatrix arcs; //邻接矩阵 int vexnum, arcnum; //图实际顶点数与弧数 }MGraph;
在无向图中,第i行(列)1的个数就是顶点i的度。
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
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可能是不对称的。
在有向图中,第i行1的个数就是顶点i的出度,第j列1的个数就是j的入度
如果有权值的存在,则也可以在邻接矩阵上加上
2)邻接表
以一种链式结构形式的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ArcNode { int ajdvex; //该弧所指向结点的位置 ArcNode* nextArc; //指向下一条弧指针 InfoNode info; //弧所带信息,可以是权值 }ArcNode; typedef struct VNode { VertexType data; //顶点信息 ArcNode* firstArc; //指向第一条依附该结点的弧的位置 }VNode, Adjist[MAX_NUM][MAX_NUM]; typedef struct { Adjist verties; //邻接表 int vexnum, arcnum; int kind; //图的种类 }ALgraph;
带权图的边结点中info保存改变上的权值。
顶点Vi的边链表的头结点存放在下标为i的顶点数组中。
在邻接表的边链表中,各个边结点的链入顺序任意,视边结点输入次序而定。
设图中有n个结点,e条边,则用邻接表表示无向图时,需要n个顶点结点,2*e个边结点;
用邻接表表示有向图时,若不考虑你邻接表,只需n个顶点结点,e个边结点。
建立邻接表的时间复杂度为O(n*e),若顶点信息为顶点的下标,则时间复杂度为O(n+e).
3、图的遍历
从图的某一个顶点出发访问遍图中其余顶点,且使每个顶点仅被访问过一次,就叫做图的遍历。
为避免重复访问,可设置一个表示顶点是否被访问过的辅助数组visited[],它的初始状态设置为0,一旦某个结点被访问过则立即让对应的visited[i]=1
1)DFS 深度优先搜索
算法思想:
从图的某一结点v开始,由v出发,访问它的任一邻接顶点w1;再从w1出发,访问与w1邻接但还没有访问过的顶点w2;再从w2出发,进行类似的访问,…… 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到达所有的邻接顶点都被访问过的顶点u为止。接着,退回一步,退到前一次刚访问过的顶点,看是否还有其他没有访问过的邻接顶点。如果有,则访问此顶点,之后再从此顶点出发,进行与上述类似的访问;如果没有,就在退回一步进行搜索,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连通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贪心算法?)
进一步描述:
(1)从图中某个顶点v出发,访问之;
(2)依次从顶点v的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出发,深度优先遍历图,直到图中所有和顶点v有路径相同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3)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到,则另选一个未被访问过的顶点作起始点,重复上述(1)(2)的操作,直到图中所哟的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DFS //遍历算法 void Graph_Traverse(AdjGraph G) { int* visited = new int[NumVertices]; for(int i=0; i<G.n;i++) visiter[i]=0; //访问数组visited初始化 for(int i=0;i<G.n;i++) if(!visited[i])DFS(G, i, visited); delete[] visited; } void DFS(AdjGraph G, int v, int visited[]) { cout<<GetValue(G,v)<<" "<<endl; //访问顶点v visited[v]=1; int w=GetFirstNeighbor(G,v); //取v的第一个邻接顶点w while(w!=-1) { if(!visited[w])DFS(G,w,visited); //若顶点w未访问过,递归访问顶点w w=GetNextNeighbor(G,v,w); //取顶点v排在w后下一个邻接顶点 } }
图中有n个顶点,e条边。
如果用邻接表表示图,沿Firstarc->nextarc 链可以找到某个顶点v 的所有邻接顶点w。由于总共有2e个边结点,所以扫描边的时间为O(e),而且对所有顶点递归访问1次,时间复杂度为O(n+e)
如果用邻接矩阵表示图,则查找每一个顶点的所有的边,所需时间为O(n),则时间复杂度为O(n^2).
2) 广度优先搜索BFS
算法思想:
访问了起始顶点v后,由v出发,依次访问v的各个未被访问过的邻接顶点w1, w2, w3,..., wt, 然后在顺序访问w1, w2, ... ,wt的所有还未被访问过的邻接顶点。再从这些访问过的邻接顶点出发,再访问它们的所有还未被访问过的邻接顶点,……如此做下去,直到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进一步描述:
(1)从图中的某个顶点v出发,访问之;
(2)依次访问顶点v的各个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将v的全部邻接点都访问到;
(3)分别从这些邻接点出发,依次访问它们的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并使“先被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点” 先于“后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被访问,直到图中所有已被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点都被访问到。
//BFS void Graph_Traverse(AdjGraph G) { int* visited = new int[NumVertices]; for(int i=0; i<G.n;i++) visited[i]=0; for(int i=0;i<G.n;i++) if(!visited[i])BFS(G,i,visited); delete[] visited; } void BFS(AdjGraph G, int v, int visited[]) { cout<<GetValue(G, v)<<" "<<endl; //访问结点 Queue<int>q; //用队列来储存着一层正在访问的结点 InitQueue(&q); EnQueue(&q,v); //进队列 while(!QueueEmpty(&q)) { Dequeue(&q,v); int w = GetFirstNeighbor(G,v); while(w!=-1) { if(!visited[w]) { cout<<GetValue(G, w)<<" "<<endl; visited[w]=1; EnQueue(&q, w); } w=GetNextNeighbor(G,v,w); } } delete[] visited; }
算法分析:
如果使用邻接表表示图,则循环的总时间代价为d0+d1+d2+ ... +d(n-1)=O(e),其中的di是顶点i的度。
如果使用邻接矩阵,则对于每一个被访问过的顶点,循环要检测矩阵中的n个元素,总的时间代价为O(n^2).
标签:while data ... 操作 扫描 one 邻接表 链表 ons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KennyRom/p/611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