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幻影书》的卷首,引用了夏多布里昂的一段话:“人不止有一次生命。人会活很多次,周而复始。”
咀嚼了很久之后,我才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人生不是太短了,而是太长了;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必须经历无数次的重新开始。
我的朋友M女士的生平,似乎可以作为这段话的注解。20年前,她从一所很普通的大学的美术系毕业,毕业前的聚餐中,这些豪情万丈的年轻人说,为什么不开个公司?大家立刻攒了一个设计公司,选她做头。
公司刚建起来,就听说有一件工程即将开始招标。她年轻、胆气豪,怕对方质疑公司的资历,谎称自己35岁,和业主大谈育儿心得。招标那天,她发烧,还是强撑着去了会场。
出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她穿着一身华丽的旗袍,戴着一架嫩黄的眼镜,故意去晚了一点,在全场到齐后推门进来,旋风般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上还扎着针,身后跟着一个神情冷漠的护土举着吊瓶。
这苦心经营出的强悍、嚣张、怪异的气场,让她赢得了这项工程,赚到第一桶金。第二项工程是城市沿河大道的景观设计,但合同里的疏忽,让公司赔得血本无归,伙伴们四散而去。
她振作精神,重新开始,和同样学美术的妹妹在繁华路段租了一间十平米的小铺面卖服装。
她在短期内学会了踏缝纫机,所有的衣服一律重新改造,铺子里经常被女人们挤满,每上新货,大客户会激动得要求关店服务。她又胜了。
有了资金在手,文艺青年的细胞开始蠢蠢欲动,她决定开一家可以放电影的咖啡馆。
选地方,投巨资装修,就要开业的时候,住在楼上的一位女高官嫌吵怕乱,出面阻挠,咖啡馆开不了了。但租约已经签了三年,只好把豪华装修的咖啡馆改做超市。一个超市里有多少件商品?四万件。每天盘货都让人精疲力竭,还要和门口占道的摊贩恶斗、和城管智斗,还得睡在超市值班,婚姻差点出现危机。
一年之后,超市关门。这一次赔得更多。
重新开始接设计的活儿,挺过艰难时期。听说母校有意开设分校,上门商谈,遭拒,反而激发出她的斗志。
她的信念是,层次更高的人,更宽容和容易沟通,于是她直接去某所著名的学府谈分校事宜,一举成功。学校开在市中心一所四面都是玻璃窗的大楼里,孩子们笑颜纯真,她度过了两年最美好的时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桩万年基业的时候,业主违约,决定拆楼,她往返奔波,找新的校址,重新开始。
青年时代,我在面对那些得意者时唯有羡慕和谦卑。多年以后,我才豁然明白,先发制人者未必占尽先机,后起之秀也不必含恨吞声,人生原来会不断地重新开始。
因为,不断地重新开始,是生命最基本的规律。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enzhangzizhuan/p/614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