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李华《灵武二孝赞并序》中之“灵武”系指何地?

时间:2016-12-08 21:30:05      阅读:35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多个   bsp   学生   爆发   应该   没有   十分   center   mda   

李华《灵武二孝赞并序》文中之“灵武”系指何地?

杨森翔

 

《新唐书》是唐代国史。在这部书的“列传第一百二十·孝友”部里,收有“灵武二孝”侯知道和程俱罗的传记。这是宁夏本土普通老百姓首次上国史。追根溯源,功劳还得归于唐代大文学家李华。

 

李华(715年~766年),字遐叔,唐代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既是著名的散文家,又是著名的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 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天宝十一载(752)迁监察御史,因弹劾当朝权相杨国忠而遭排挤,徙为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从此因自惭而淡于宦进。肃宗上元中,召为左补阙、吏部司封员外郎,称病不拜。764年,李岘领选江淮,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不久即因风湿症辞官。隐居于山阳(今江苏淮安县)郎,率领子弟务农为生。晚年崇信佛法,不甚著述。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李华文词工丽,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又与韩衢、何长师、卢东美为友,江淮间号为“四夔”。当时士大夫多求他作家传、墓碑。他为著名循吏元德秀所作的墓碑,颜真卿书写,李阳冰篆额,被称为“四绝碑”。李华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天宝十一年(752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三年,李华曾经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西行,来到朔方军驻地灵州(灵武郡,址在今吴忠),听到当地人传颂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灵武”有两个孝子,一个叫侯知道,一个叫程俱罗,他们虽生活在偏僻的蛮荒之地,既没有见过世面,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見戎馬旃裘,參於夷狄”,却能对父母生能尽养,殁能尽哀,在坟塚筑庐守孝,“号泣无节”,侯氏坚持了七年,程氏坚持了三年。多年下来,尘土与污垢积满了脸面,头发上都生出了野草(“埃垢积首,草生发间”)。每当大漠的早晨和夜晚,四野空寂,人烟绝无,只有虎豹与其为邻。侯、程二人“拥坟椎膺,声气咽塞,下入九泉,上彻九天”,草木为其动容,鸟兽助其悲号。世上万物都有终极,但此二孝的悲痛却是没有穷尽的。……李华听后十分感动,他认为,人都说孔子的学生曾参是大孝子,但也比不过灵武二孝。于是他便撰写了《灵武二孝赞并序》。这篇文章借助作者李华的声名,传遍华夏,后来被欧阳修收入《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孝友》部,流传至今。

最近,在阅读中发现,人们对《灵武二孝赞并序》中的“灵武”理解不一,这就牵涉到对“二孝”籍贯的定位。

《灵武二孝赞并序》中的“灵武”,究指何地?历来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说,此“灵武”就是今天的灵武市,因此,侯知道、程俱罗是今灵武市人。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今“灵武”是明朝宣德年间修建的“新城”,“灵武”之名,是1913年才有的。唐代时,此地还无名。这怎么可能是侯知道、程俱罗的家乡呢?第二种理解是说,此“灵武”应该指灵武郡,也即灵州。但问题是,唐代(特别是天宝年间)的灵武郡(灵州)辖地甚广,包括了今宁夏的大部和甘肃、陕西、内蒙的许多个县。面积如此之大,你说,侯知道、程俱罗究竟是哪个地方的人?能说清楚么?所以,第三种理解就来了:此“灵武”是指唐代的灵武县,其址在今青铜峡市的邵刚镇。因此,程俱罗、侯知道应该是今青铜峡市邵刚人。此说较为合理。但,苦于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来。

前几天,与几位学者讨论此事。大家又查阅了李华的《灵武二孝赞并序》,惊喜的是,不期然找到了此“灵武”就是唐代灵武县的证据!这证据就在李华的序文中——

《灵武二孝赞并序》说的明白:李华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朔陲”,来到灵州之后,听说了侯知道、程俱罗的事迹,决定亲自前往吊祭并实地考察(“欲亲往弔焉”)。但是,当时正值寒冬(“冬十一月”),黄河里的冰凌堵塞了河道(“河凌絶渡” “浮冰塞津”),想吊唁却无法渡河(“愿言不果”;“吾將唁之,其路無因”),于是,只好坐在车上,手扶着车前的横木,隔着黄河(“凭轼隔川”)写就了这篇“二孝赞”并朗读之(“寄声二孝,因為赞一章),希望用这篇赞文表彰好人好事,为有德行的人记录言行(“敢旌善人,以附惇史”)。其时,李华是怀着一片感动和赞佩的诚心写作的,赞文写完了,李华也泣不成声,泪洒河滨(“寄诚斯文,挥涕河滨”)……

很明显,《灵武二孝赞并序》这篇文章是李华在灵州城至侯知道、程俱罗的家乡——“灵武”的黄河渡口(“河滨”)写成的。我们知道,灵州城在黄河的东岸,与回乐县同址而治,因此,也就知道,李华是在黄河东岸写成的这篇文章,所以,也就证明了程俱罗、侯知道的家乡——“灵武”在黄河以西。其具体位置就在贺兰山的灵武口(今称“柳木高”)附近,也即今天的邵刚堡以西。

——这样,我们就确定了《灵武二孝赞并序》中的“灵武”,是指唐代的灵武县(今青铜峡市邵刚镇),而非指灵武郡(灵州);侯知道、程俱罗的家乡也不在河东,而是在河西。

——难道这还有什么疑问么?!

李华《灵武二孝赞并序》中之“灵武”系指何地?

标签:多个   bsp   学生   爆发   应该   没有   十分   center   mda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sx4221/p/614627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